20多家上市公司扎堆跨界醫美 券商分析師也"轉行"

(原標題:徹底火了!20多家上市公司扎堆跨界醫美,連券商分析師也跟着“轉行”,看上去很“美”的這次轉型卻……)

“最近我經常收到上市公司的請託,要我幫忙物色醫美標的。”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機構分會副會長田亞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醫美概念火爆,上市公司紛紛涉足醫美產業。申萬行業分類甚至新增了“美容護理”行業,一些跟蹤零售紡織服裝等行業的券商分析師也轉型成爲醫美行業分析師。

前景廣闊、利率高,讓醫美行業看上去確實很“美”。不過,與“躺着賺錢”卻門檻極高讓人望而卻步的上游賽道相比,上市公司退而求其次、扎堆切入的醫美機構賽道僅僅是一個“美麗傳說”——儘管毛利率很高,淨利率卻極低,也讓眼下這場如火如荼的跨界轉型成爲了一場“美麗冒險”。

行業分析師也轉型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已有20餘家上市公司宣佈跨界進軍醫美產業,主要採取併購方式快速切入。6月,奧園美谷更是宣佈準備通過掛牌轉讓方式剝離房地產資產,全面轉型醫美產業。

隨着涉足醫美產業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大量原來跟蹤零售、紡織服裝,甚至一直是大熱賽道的食品飲料行業的券商分析師,搖身一變成爲醫美行業分析師。6月發佈的2021版申萬行業分類,甚至新增了一個一級行業——美容護理。

來源:東吳證券研報

在跨界轉型熱潮的背後,醫美產業看上去確實很“美”。

Frost&Sullivan預測,2024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相比2019年翻倍。“綜合對比海外醫美市場滲透率和消費額等指標,中長期看我國醫美行業仍有5倍以上成長空間。”中信建投指出。

來源:中信建投研報

特別是最近兩年,被稱爲“玻尿酸巨頭”的昊海生科、華熙生物、愛美客先後登陸A股,並以高速增長的業績和超高的毛利率引發市場矚目。其中,愛美客更是以逾90%的毛利率被稱爲“女人的茅臺”,市場熱情被迅速點燃。

來源:Wind

不過,田亞華髮現,不少宣佈跨界進軍醫美產業的上市公司,之前並沒有進行過詳盡調研,準備很不充分,甚至談不上了解。“我問一家前來諮詢的上市公司高管,尋找醫美資產的目的是什麼,他說先裝進去再說,因爲事實擺在眼前。”

所謂“事實”便是醫美產業太火了。今年以來,醫美指數大漲55.27%,上市公司沾醫美就火:融鈺集團13天收穫11個漲停,金髮拉比10天收穫9個漲停,奧園美谷今年以來更是大漲145.79%。

來源:Wind

不過,這種急功近利的跨界轉型受到了監管機構的重點關注。今年5月底宣佈擬以39倍高溢價跨界投資醫美的尚國潮,在被上交所問詢後,不到一個月就草草終止了交易,原因是“標的公司處於初創期,未來經營發展不確定性較高。”

而一些主營業務“靠近”醫美的上市公司,面對誘惑卻選擇了謹慎。

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的重心還是各類眼病的診療服務,雖然眶周的整形美容需求也很大,我們也在積極探索,但不會爲了追逐熱點而急功冒進。跨界進入陌生領域風險本來就夠大,更不要說大幹快上了。前些年資本市場掀起過多次跨界併購熱潮,到最後‘一地雞毛’。”

當心蜜糖砒霜

田亞華髮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急於跨界的上市公司視醫美資產爲“香餑餑”,但在一些醫美機構眼中卻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在上市公司苦苦尋覓醫美資產的同時,不少醫美機構也想趁着這波併購熱潮趕緊脫手。”

“醫美產業鏈包括耗材器械以及醫美機構等環節。上游的耗材、器械環節可以說是‘躺着賺錢’,比如‘玻尿酸三巨頭’,而醫美機構卻多數虧損。但市場往往不加區分,一聽醫美就以爲是暴利。”田亞華表示。

來源:中信建投研報

中信建投指出,醫藥監管政策很嚴,目前國內獲批的玻尿酸產品僅40個,肉毒毒素產品僅4個,加上技術研發要求很高,因此上游門檻高,競爭格局好,盈利能力強。比如,愛美客2020年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達92%和62%。

相較而言,醫美機構雖然毛利率也很高,但由於獲客成本極高,所以淨利率極低。以去年年底赴港上市的瑞麗醫美爲例,2017年-2020年,公司毛利率分別高達66%、58.2%、52.9%、48.72%,淨利率卻相應只有15.4%、11.6%、5.4%、2.98%。

醫美機構的獲客成本到底有多高?湖南老牌美容機構雅美集團董事長肖徵剛爲中國證券報記者算了一筆賬:

“早期通過傳統媒體投放廣告,獲客成本在2000元以上;後來是百度競價排名,獲客成本上升到3000元以上;再後來隨着立體化營銷模式的發展,成本進一步上升;現在出現了渠道模式,返點高達70%。”

中信建投梳理髮現,在醫美機構的總成本中,營銷渠道和銷售費用分別佔50%和20%,加上耗材、運營、人工等支出,全部扣除後,醫美機構的淨利率普遍只有1%-10%。

來源:中信建投研報

“在高速增長中慘淡經營。”田亞華如此描述醫美機構的現狀。

但想跨界切入醫美產業的上市公司,多數卻只能選擇醫美機構。“上游基本上被巨頭壟斷,可供併購的標的鳳毛麟角。自建的話,除了需要資金,更需要長達數年的技術積累,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肖徵剛表示。

以漢商集團爲例,公司於6月24日宣佈擬投資1950萬元設立孫公司研發醫美產品,但短短一週就宣佈作罷,原因是“相關產品研發需要一定週期,可能遇到研發不及預期,拿不到相關臨牀批件或臨牀試驗失敗等風險。”

而醫美機構雖然看上去門檻很低,實際上也是進入容易做好難。吳士君表示,“醫美機構除了賺錢難,還面臨不小的潛在醫療風險。如果沒有高水準的醫生和系統培訓,貿然上手的話蜜糖也可能變成砒霜。”

找準切入點關鍵

波醫美跨界熱潮,讓人很容易聯想到2013年、2014年的影視遊戲跨界熱潮。

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勞志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兩波跨界熱潮的內在邏輯都是向成長性好的產業轉型。不同點在於,醫美比影視產業現金流好,比遊戲產業穩定性強,而且前景更加廣闊。”

但他同時提醒,“併購本身就很難,跨界併購更難,因爲併購只是開始,整合纔是關鍵。特別是醫美行業除了具備消費屬性,還兼具醫療屬性,相比影視、遊戲等純消費的行業要更加專業化。從這個角度看,併購後的整合會更具挑戰。”

某通過跨界切入醫美賽道的上市公司高管李明(化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承認,醫美機構目前確實不是一門好生意。不過,他指出,“醫美機構存在‘小、亂、散’的問題,長遠看給資本提供了介入整合的機會。”

目前,國內醫美機構呈現區域化競爭態勢,且集中度很低。以瑞麗醫美爲例,其在浙江省市場份額約爲1.9%,排名第五,而浙江省前五名品牌機構合計市場份額僅爲17.5%。

從全國來看,醫美機構“小、亂、散”的問題更加突出。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19年國內具備資質的醫美機構約13000家,僅佔醫美機構總量的14%。其中,大型機構僅佔6%-12%,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機構,行業集中度非常低。

來源:中信建投研報

“上市公司介入後,藉助資本市場平臺進行整合,發展成全國性、連鎖化的大型醫美機構,通過品牌打造和效率的提升,長期看能夠提升醫美機構的盈利能力,所以未來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李明表示。

田亞華則指出,上市公司進軍醫美機構領域,切入點很重要。“醫美機構同質化嚴重,而一些深耕單品類的醫美機構未來有希望跑出來。比如植髮,對醫生的要求不高,可以標準化,複製能力強,且醫療風險小。”

以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植髮龍頭雍禾醫療爲例,其治療的患者總人數從2018年的3.5萬人增至2020年的9.1萬人,雖然2020年淨利率只有約10%,但有望“薄利多銷”,依靠迅猛的發展勢頭帶動業績快速增長。

肖徵剛認爲,醫美機構要更好地與資本市場對接,當務之急是樹立行業標準,規範發展。“很多醫美機構發展不規範,一旦裝入上市公司,規範化發展就會付出很高代價,比如直接由盈轉虧,這也讓很多上市公司不敢輕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