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經濟有何“新意”:點題全過程創新鏈,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

“預測未來通用大模型的數量和佔比會越來越小,行業大模型會越來越多。”近日的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上,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如是說。

這一表述的背景是,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熱潮已悄然生變——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應用的緊密結合,成爲當前各界的廣泛共識。

事實上,如何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正是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一道重要發展命題。

2024年初,廣東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即聚焦“產業科技互促雙強”這一主題,進行系統性謀篇佈局。過去這一年,以此爲核心路徑,廣東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2024年廣東省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連續5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位。

但是,廣東經濟的“新意”還不止於此。12月30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面向2025年,廣東明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這無疑表明,隨着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模式迭代邁向縱深,而且面對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的諸多機遇,廣東堅定將科技創新作爲重構動力、重塑優勢的關鍵抓手,同時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紙上落到地上”,從實驗室闖入了大市場。

受訪專家認爲,廣東加快科技創新強省建設,不僅有力支撐自身的“製造業當家”戰略獲得更好實施,同時也將爲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探索,這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大省挑大樑”的表現。接下來,廣東應更加聚焦關鍵技術、突出重點領域,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好支撐廣東高質量發展,既要大力推進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創新平臺建設,努力攻克更多“卡脖子”技術,也要統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疏通對接融合的堵點、卡點、斷點,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讓科技與產業“齧合”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的強勁動能,是提升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新引擎。

日前,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毫無疑義,科技創新對千行百業都具有強大的支撐性作用,但如何找到科技與產業相互融合的最佳“齧合點”,更是關鍵。

對廣東而言,這個最佳“齧合點”就是推動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

近年來,廣東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構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目前,廣東全省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7.6萬家,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6月,總部位於廣州的人工智能企業佳都科技集團發佈了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V2.0,不僅在破解大模型底層技術難題上取得突破,圍繞應急管理、安全運營、客流預測等多個應用場景方面的探索也達到了全新的升級。

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表示,在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浪潮中,廣東正迎來一場新質生產力的躍遷。

不只是佳都科技,今年以來,華爲自主研發的“盤古氣象大模型”,推動了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穿梭在工廠中,打開傳統制造的想象空間;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在珠海航展上的全球公開首飛,加速低空經濟發展……如今,一批批科技領軍廣東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做出新興產業的創新示範。

這也體現在今年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粵港澳大灣區共有70家企業登榜,比去年新增7家,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正是這些企業佈局的“頭牌”。

更爲“硬核”的還有:10月11日,“國之重器”江門中微子實驗迎來重要進展:隨着探測器主體裝置基本建成,項目建設進入收官階段;今年6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站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他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發現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電性……

不過,放眼全球科技革命演變歷程,廣東依舊還有許多短板需要加快補齊。以集成電路產業爲例,目前廣東集成電路進口金額佔全國的40%左右,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芯片對外依存度分別超過90%和80%。面對國際技術封鎖,對外依存度較高就成了廣東產業發展的短板,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日漸突出。

對此,廣東明確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作爲核心策略。此次,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初,廣東發佈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材料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羣行動計劃,加快打造全省未來產業發展矩陣;同時,廣東佈局提質升級8個萬億元產業集羣,以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和5個未來產業集羣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期,廣東又聚焦生物醫藥、商業航天、光芯片等高技術產業,密集出臺產業發展新政,提出花3年時間把廣東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羣規模做到萬億元級別、力爭到2026年全省商業航天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等目標,打造企業釋放創新動能的新引擎。

以持續火熱的低空經濟產業爲例,廣東不僅加快完善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還在場景應用、技術創新、要素保障等方面實現協同,爲企業創新發展積蓄力量。 今年以來,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就在廣州開發區正式動工;全球首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企業億航智能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全球領先的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在世界無人機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0%……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龔建文在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推介表示,廣東省區域格局優、創新能力強、營商環境好,多方面發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厚植創新沃土,相信全國乃至全球的企業都能在這裡找到發展大舞臺。

成果轉化效應漸顯

對廣東而言,創新成鏈的關鍵,是着眼全過程精準發力。

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着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

從基礎研究看,廣東過去相對來說較爲薄弱。一方面,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前沿技術領域多爲應用型技術,另一方面,由於經濟外向型特色鮮明,廣東在高端芯片、工業軟件、關鍵器件等諸多方面依賴進口,這意味着需要在更多“卡脖子”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表示,總體上看,廣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轉,要持續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加快建設以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爲引領的實驗室體系和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以及科技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戰略科技力量。

現如今,廣東正搭建具有大灣區特色的基礎研究平臺體系,形成以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爲牽引,全國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此外,廣東近年來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也頗爲可觀:2023年廣東以4802.6億元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連續八年位居全國首位。

此外,科技成果轉化亦是關鍵環節。但當前,廣東在有效連接前端研發和後端應用方面,在概念驗證、中試驗證等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上仍處於起步階段。一組數據可直觀看出這一短板,2022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合同成交額僅爲75.12億元,遠低於北京163.5億元和江蘇144億元。

“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廣東省也一樣,成果轉化是全過程創新鏈中五環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找一些突破口和關鍵的問題,就是聚焦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職務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切實解決‘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的問題。”王月琴表示。

對此,廣東在今年出臺了《廣東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實施方案(2024-2027年)》《廣東省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認定工作指引(試行)》等政策文件,作爲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抓手和可操作細則。

“技術最終要落到產品上和產業上,才能真正實現新質生產力,廣東擁有優質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環境,政府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力度沒有減弱,而且決心越來越大。”廣東工業大學教授陳新表示。 近年來,由陳新牽頭的微細陣列製造關鍵技術,已分別在廣東孵化了兩家企業,一家是在扇出型面板級封裝領域位列全球第四的廣東佛智芯微電子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另一家則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東阿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陳新認爲,如果高校的基礎研究不與企業終端和產業前端需求結合,就難以產生顛覆性的技術創新,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使得技術能夠迅速產業化。

除高校之外,科研院所也是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陣地。

“沒想到廣東對技術產業化的重視程度如此高。”幾年前從北方來到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工作的副總工程師王震宇表示,此前團隊研發的材料技術雖然做過示範性場景應用,但從未有過批量的產業化應用,來到廣東得到各方面支持後,才成立了廣東傲博新材料與廣東和通科技兩家產業化公司。

當前,廣東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效應漸顯。2023年,廣東全省近400家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收入133.96億元,近五年累計增幅達64%。2023年高校以專利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轉化科技成果1821項,合同金額11.2億元。

“基礎研究是新興產業的基礎,不能與企業需求和產業實際相離太遠,如果科研院所只是單純搞基礎研究,就類似於沙灘上建樓房容易倒塌。”王震宇表示,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並形成產業化發展,最終形成良性閉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能力顯著提升,正是廣東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