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15天,港片開始遙遙領先
大概三四年前,我跟小夥伴們聊過一部香港金像獎黑馬電影《金都》,影片的導演黃綺琳在她的這部處女作中,道出了自己對婚姻、幸福、自由、枷鎖等問題的思考。
她不僅一手包辦了這部電影的劇本,還爲影片的同名主題曲填詞,讓影迷們看到了這位新晉導演身上的才華。
實際上,黃綺琳在做導演之前,一直夢想成爲填詞人,爲此花了不少心力,甚至出過一本散文集,記錄了她學習寫歌詞的心路歷程。
在《金都》獲得口碑之後,黃綺琳決定轉向講述自己的故事,她把《金都》賺來的200萬投入其中,在疫情期間邊寫邊拍攝。
影片場景大多找的都是能免費提供的地方,就這麼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終於製作出這部半自傳性質的青春電影——《填詞L》。
整部影片像一本輕鬆愉悅的趣味讀物,通過7個章節,講述女主羅穎詩從高中到大學畢業後,努力成爲填詞人的經歷。
按照青春片的套路,這樣的故事必定會被打上“青春勵志”的標籤。
你甚至都能想象出那些套路段子,比如青春中二瞬間、懵懂情感波折、努力開掛時刻……最終,主角在成功的光環中,向觀衆總結出“青春就是起起落落”的心靈雞湯。
這樣的的套路雖然主題陽光向上,但並不是現實中青春的本來面目,因爲大多數人都無法在追夢的路上忽然開掛,也並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充滿了狗血和傷痛。
《填詞L》的故事,就努力還原了一個普通高中女生,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經歷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高中時學校舉辦“敬師日”活動,女主和朋友精心改編了《無間道》主題曲的歌詞,準備在學校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結果演出當天,由於前面的節目嚴重超時,學校乾脆斃掉了女主的節目,白白忙活一場。
之後,爲了精進自己的填詞功底,女主趁着大學前的暑假,報名參加了一個填詞學習班,快速掌握了粵語填詞的技巧,她開始在網上尋找填詞的零工,向音樂人發送海量郵件。
只可惜收到的回覆寥寥無幾,只有一個沒有名氣的音樂人,把自己的demo發了過來。
女主無比珍惜這次機會,廢寢忘食地爲那位音樂人的歌曲填詞,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張有自己署名填詞的“大碟”。
她覺得有了這張作品,就能加入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成爲一名職業填詞人。
然而,入會的條件必須是要有過公開表演或已發售的作品。
既然如此,爲了把那張唱片推向市場,女主又跑去臺灣的唱片公司,毛遂自薦自己的作品。
然而對方只是表示尊重地聽完了她的歌,並沒有想要進一步溝通的打算。
返回香港,女主生了一場病,但此時她還想着即將截稿的歌詞創作比賽,拜託朋友操作電腦,在病牀上提交了自己的作品。
幸運的是,這次女主真的離成功又進了一步,她拿到了比賽的冠軍,雖然沒有想象中衆星捧月的頒獎場面,但終於簽約了公司,正式成爲一名填詞人。
只是這份喜悅還沒享受多久,女主就碰上了職業生涯的一次打擊,她送去臺灣唱片公司的作品,的確被採用發表了,只是對方重新請了填詞人,把粵語歌詞換成了國語歌詞,整首歌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沒關係,女主重新調整狀態,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有個音樂監製聘請她做助手,要爲一名女歌手出一整張唱片,順利的話,女主就有施展才華的機會了。
她掩飾不住興奮,迫切地想要在女歌手面前展現自己的實力,於是擅自越過總監,把自己的作品發給了女歌手,結果導致這個項目中途被砍,女主也被原地解僱。
這次光速下崗的經歷,讓女主開始正視自己的過去,她收起填詞人的夢想,應聘進了一家網約車公司,老闆是個頗有創業雄心的人,十分欣賞女主的夢想,讓她入職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爲公司創作主題曲。
一瞬間,女主激情創作的熱情又回來了,她想象着最終的公司主題曲MV,想象着自己“曲線救國”般實現夢想的那一刻。
只是這次的“夢想之火”好像熄滅得更快——公司因爲網約車合法化的問題陷入糾紛,沒多久就此解散,女主又成了無業遊民……
沒錯,《填詞L》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故事。
女主從18歲到25歲,在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社會資源的情況下,僅僅憑藉一股熱情,不斷尋找追尋夢想的途徑,她從沒有過漂亮的全職工作經歷,所謂的“創業”也只是跟朋友擺擺小攤,在此期間,她的友情漸行漸遠,她的愛情無疾而終。
於是,在一次次功虧一簣之後,女主逐漸熄滅了夢想。
這樣的故事不是青春片的主流,卻是現實中大多數年輕人的主旋律,迷茫、嘗試、失敗、放棄,平淡的生活中似乎從來就與“成功”二字絕緣。
作爲觀衆,我們似乎沒有理由再去把這些似曾相識的人生經歷回顧一遍,但這部《填詞L》依舊有它動人的地方。
片中有個情節,在女主擅自把作品發給女歌手,結果惹怒音樂總監後,對方本來是想把她痛罵一頓再開除的,但是看到女主對填詞的天真熱情,又忍不住開始委婉勸導——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努力了這麼多年(6年)了,可是還沒有成功,會不會是你不適合(做填詞人)?
女主認真想了想,回答說——是我沒努力。
這話的語氣聽着輕鬆,但每個看過女主經歷的人,何嘗不知道她說的“沒努力”,並不是事實。
女主追求的夢想,並不是一個“努力付出就有豐富回報”的職業,它甚至不會出現在尋常的招聘渠道中,大學裡也沒有開設相應的專業,普通人想要入行,一開始根本無法找到相應的途徑,而每個有過相關經歷的人,對她的第一句話就是“這行不賺錢”。
然而,女主還是根據自己有限的經驗和判斷去盡力嘗試,她向比賽投稿,海量發送郵件,隻身登門毛遂自薦,她嘗試的一切方法,都是一個普通人能力範圍內所能觸及的最大限度——這難道還叫“沒努力”嗎?
從這個角度來說,女主口中的“是我沒努力”,更像是一種自我挽尊,其中夾雜着她不被人賞識的無奈,和不願承認自己平平無奇的不甘。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並不認爲這個一直失敗的故事是頹喪無望的,她反而更希望大家從結尾看出其中的happy ending。
再次經歷失業的女主,決定去參加工作假期計劃(working holiday),來到臺灣鄉下做起了農耕工作。
一次偶然,她聽到電臺裡在播放一首粵語歌,那是她曾經參與填詞的歌曲,熟悉的旋律喚起了她追尋夢想的經歷,綿長的失敗,短暫的快樂,一股腦全都涌來。
她淡淡一笑,對別人坦言——其實我是填詞人。這是她追尋夢想以來,第一次正視這個不怎麼“成功”的身份。
這樣對失敗的坦然,正應了導演在主題曲寫的那句歌詞,“成功太熱血,小挫敗沒人說破”。
而這纔是生活的大多數,纔是青春片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