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危機”來臨,宇航員準備緊急撤離,國際空間站到底怎麼了
國際空間站原本規劃的退役時間是2031年,距離它正式退役的時間還有6年,然而根據美國官方的最新消息,目前國際空間站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機”。
中國青年網2024-11-18《漏氣問題無法解決,解體風險引發擔憂,國際空間站陷入“最嚴重危機”》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美俄兩國緊急通知各自的宇航員做好緊急撤離的準備,就連NASA的高層也感到事態可能失控,並要求美國載人飛船“龍”增加臨時座位以應對突發情況。
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究竟是什麼,爲何國際空間站裡的宇航員被要求準備緊急撤離,難道它無法“安全退役”了嗎?
日益加劇的漏氣問題
這次引發“恐慌”的原因並非新問題,而是國際空間站的老問題——漏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11月16日發佈的消息顯示,國際空間站的漏氣問題愈發嚴重,已經到了可能引發重大問題的程度,美、俄兩國的航天機構已經開始着手準備應對方案。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的漏氣問題由來已久,至今已經持續漏氣長達5年,美俄兩國之所以還在使用,是因爲漏氣尚未嚴重到影響安全。
但從今年4月起,空氣泄漏的速度突然加快,一度達到每天3.7磅,這迫使他們不得不立即採取修補措施。
2018年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發現破洞(圖源:環球時報)
俄羅斯的宇航員確實迅速採取了行動,經過多次修補後,每天的漏氣速度減少了三分之一,但這個效果遠遠不夠。
目前,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速度依然很快,幾乎每天都有超出正常標準2~2.5磅的氣體泄漏,此外還有4處裂縫和50處潛在隱患。
爲什麼如此龐大的航空工程會漏氣,難道美俄兩國對此問題不重視?還是說兩國的建造技術有問題呢?
其實這與國際空間站的預計使用年限有關。
最初,國際空間站的設計使用年限是15年,至今已經超期服役了近10年,許多零部件都已老化。
這些年,兩國的宇航員都在儘可能地更換不能使用的舊零件,據統計,超期服役的部件高達588個,有些已經無法更換,因爲最初的供應商已經找不到了。
因此,國際空間站已經是個“老古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期已過,兩國航天機構不得不時刻關注相關問題。
目前,“漏氣速度暫時性加快”的問題逐漸顯現,老化的國際空間站面臨着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會威脅到宇航員的人身安全。
具體最大的氣體泄漏原因是什麼,美俄兩國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解決方法上也有分歧,但這並不影響兩國都要求自己國家的宇航員做好預防措施。
NASA要求停留在國際空間站的載人飛船“龍”要加裝臨時座椅,這樣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宇航員可以及時返回地球。
然而,這個座位並不是爲美國宇航員準備的,而是爲俄羅斯宇航員準備的。
極目新聞2024-11-18《還有7年退役,國際空間站卻遭遇漏氣、解體危機,NASA正準備緊急撤離》
“龍”是核載7人的飛船,但只有4個標準座位,刨除本就有的4名美國宇航員,還有3個名額可以使用。
而其中兩個,是爲之前滯留在太空中的兩名宇航員預留的,所以分給俄羅斯的只剩下一個臨時座位。
“龍”飛船臨時安裝一個額外的“托盤座椅”(圖源:環球網)
“安全退役”還有希望嗎?
除了零件老舊問題,國際空間站還面臨着被微流星和太空垃圾擊中的風險,儘管已經加裝了防護罩,但是仍有大約1億片小碎片可能擊中航天器。
再加上越來越嚴重的漏氣問題,各界都在擔心國際空間站到底還能不能“安全退役”。
美俄兩國在使用空間站時多有分歧,尤其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兩國的關係逐漸僵化,俄羅斯打算到2028年全面退出,而美國則承諾至少運行到2031年。
在這之前,兩國也只能勉強的維持太空合作,畢竟國際空間站又不能被貿然拆分。
由於兩國的宇航員有自己國家的任務要執行,平時在使用空間站的時候頗有種“涇渭分明”的意味。
比如,俄羅斯航天員只有在進行關鍵操作時纔會打開接近泄漏點的艙門,休息的時候則會關閉艙門。
而在俄羅斯航天員打開艙門時,美國的航天員則會趕往國際空間站中美國的那一側,並會盡可能貼近逃生飛行器,爲的是遇到特殊情況方便第一時間撤離。
在這樣尷尬的相處環境下,雙方還是會時刻關注泄漏的具體情況,如果繼續惡化下去,國際空間站真可能的會提前永久關閉,“安全退役”就會成爲美好的設想。
參考資料:【1】中國青年網2024-11-18《漏氣問題無法解決,解體風險引發擔憂,國際空間站陷入“最嚴重危機”》
【2】極目新聞2024-11-18《還有7年退役,國際空間站卻遭遇漏氣、解體危機,NASA正準備緊急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