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茅臺被鑑定爲真 白酒打假還得多些新辦法
■觀察家
走老路子“打假”已經遠遠不能應對當前的市場變化。
近日,媒體報道“自制假茅臺被鑑定爲真”一事,茅臺官方有了迴應。
6月22日,茅臺集團官網發文稱,公司派出專項服務小組到河南鄭州對所涉產品進行了現場鑑定,鑑定結果爲:該產品外包裝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製作,酒體與53%vol500ml貴州茅臺酒(癸卯兔年)風格不符,系假冒產品。而之所以假茅臺被官方鑑定爲真茅臺,是因爲“之前的鑑定員蔡某、陳某存在鑑定操作不細緻、不嚴謹的問題”。
至此,“自制假茅臺被鑑定爲真”一事可算水落石出,但由此引發的公衆對國內高端白酒市場真假鑑定體系是否完善的擔憂卻並沒有消除,負面影響或許會長久持續。
茅臺酒售價高昂,且銷量巨大,因此也引發假貨氾濫,這使得“茅臺鑑定學”成爲白酒行業的一門顯學。
而此次“自制假茅臺被鑑定爲真”一事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爲再次擊穿了人們的底線。畢竟,專家主播鑑定茅臺真假出現失手“翻車”或尚可接受,現在連官方鑑定體系都失守了,那人們以後到底要怎麼區分真假茅臺?
最後的防線一旦被突破,其實也就無所謂真假了,重建信任則路長道遠。而實際上,此一事例反映的也是高端白酒行業目前面臨的打假困局。
因爲假貨多,所以茅臺、五糧液等白酒企業紛紛衝上前線帶頭打假。除了配合公安機關搗毀造假窩點之外,就是在全國各地開展免費的便民鑑定服務,但這種“免費服務”的質量卻無法保障。
比如,鑑定結果由鑑定人員“口頭出具”,如要紙質鑑定結果,則仍需向購買渠道申請,或向公安機關報案後由其和貴州茅臺公對公獲取。
便民鑑定服務的這種隨意性,自然會影響到結果的嚴肅性,但如果酒企要把這種免費鑑定服務做到專業鑑定機構的流程水平,則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真假問題是困擾白酒行業多年的一個核心問題,這次茅臺鑑定員的“翻車”也反映出,走老路子“打假”已經遠遠不能應對當前的市場變化。
在當今高度發達的市場與供應鏈下,普通消費者都能低成本造出幾可亂真的假茅臺,何況那些專業造假團伙?這就要求,今後,白酒企業不但要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也要在打假方面進行技術攻堅,藉助更高技術而非僅靠人力去鑑假打假。
企業也不妨分配一部分資金給防僞投入,中國最高端的白酒也理應具備最高一級的防僞技術,包括數字化防僞及數字溯源體系等。
比如,假設像很多普通商品一樣,所有的茅臺都通過認定的某些銷售平臺公開對外發售,每一瓶茅臺進出都有序記錄在案,價格透明,混入的每一瓶問題茅臺都可以有銷售方被明確追責。如此,高端白酒行業的假貨肯定會少很多。
信海光(專欄作家)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