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張景爲》《八佰》的實像與幻影

講述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電影《八佰》的國際版電影海報。(公社網)

備受矚目的大陸抗戰巨片《八佰》,在疫情解禁觀影的推波助瀾下,票房一路長紅,連日來兩岸有關本片評論連篇累牘,形成的效應與反思不下於電影本身。其中最主要的焦點有三:一是電影與真實歷史間的差異;二是本片與臺灣1975年《八百壯士》的比較;三是最被多數人關注的是本片如何呈現中華民國國旗歌的禁忌。

就第一點來說,1937年的鬆滬戰役以及死守四行倉庫的歷史背景、緣由,各方已多有論述,而電影透過戲劇手法所做的某些藝術渲染和局部誇大,本就見仁見智,實不必當成歷史紀錄片過度挑剔。

若和臺灣當年由丁善璽導演,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壯士》相較,平心而論,《八佰》佔了在45年後拍攝的優勢,當然比《八百壯士》的品質更優更深刻,無論是在戰役背景的解析租界觀戰的變化、國軍德械師的裝備考據、戰鬥場景、人物個性的多樣化,包括四行倉庫升旗時吹奏的是國歌而非國旗歌,都顯然強於前作。當然也會有很多人認爲臺灣版劇情感人直接、演技動人濃烈、充滿忠勇愛國精神,這當然也是很大的優點,因爲在當年時空下電影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

當年在臺灣掀起熱潮的抗戰電影除《八百壯士》,還有《英烈千秋》、《筧橋英烈傳》等,時間都在1970年代中後期,剛好是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大陸建交後的幾年間;中影拍攝抗戰電影當然有政策性的背景,而彼時大陸則仍陷在文革動亂與劫後創傷中,臺灣這些抗戰電影也不會在大陸引起關注。

到了近些年,大陸大拍特拍各種抗日影視劇,而在中美對抗下爲激發愛國民心,又特准拍攝上映《八佰》這樣的電影,但時移勢轉,臺灣早已不再宣揚或拍攝抗戰的歷史或電影,兩岸對抗戰的史觀與社會熱度,臺熱時陸冷,陸熱時臺冷,時間彷彿開了一個荒謬的玩笑,兩岸的交集已然錯過。

最有意思的是,《八佰》一直被視爲是以大陸視角來拍「國民黨軍」抗戰的故事,還討論本片是否有「美化宣傳」國民黨之嫌?上海保衛戰是國軍還是國民黨軍的不同敘述,更是糾結不清。這正是當前兩岸關係最大的盲點,作爲中國的前政府軍,當年抗戰時當然是中華民國的國軍,而非國民黨軍,如果對岸從政府到人民還是這樣忽略曲解歷史事實、這樣黨國不分,如何能談到兩岸進一步的尊重與融合?又何敢奢言促統

臺灣現在的主流民意,不僅黨與國要分得一清二楚,國民黨也只是臺灣和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大陸當局或許想搶佔抗戰歷史的話語權,但若想以此達到統戰功能、爭取臺灣民心,恐怕也是白費心機,因爲早就喪失交集的機遇價值

如果大陸不能跳脫成王敗寇政權更迭的僵化史觀,不把歷史的發展進程視爲一個連續傳承的過程,正視並理解中華民國在1949年後存在臺灣的價值與意義,所有自以爲肯定過去國民黨的實像,都將是不切實際且錯亂無效的幻影

回看《八佰》的票房與效應,即使今日亦是充滿啓發、鼓舞人心,而隨着中美對抗的惡化和中日關係的改善,可以預估今後抗美援朝、痛宰美軍的電影,將會在大陸躍爲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