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黃清龍》香港不再是過去的香港
剛過去的這個農曆春節,香港表面上和過去一樣,除了防疫而限縮公共活動,大家仍是熱鬧過新年。但隨着港版國安法的步步落實,短短1個年假已讓香港變了樣;香港不再是過去的香港!
代表香港變樣的,第一個是黎智英被迫在獄中過年。黎智英因違反港版國安法被捕,預定今年3月纔要審理。去年12月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以極其嚴格條件同意其保釋,港府律政司不服提出上訴,香港終審法院2月9日裁決港府勝訴,黎智英繼續還押。這是香港司法史上的重大判決,代表三權分立已經不復存在,未來將是由行政主導司法。
接着是港府向立法會提交「2020年入境(修訂)條例草案」,授權保安局長訂立規例,可要求提供乘客資料給入境處處長,以及禁止飛機運載有關人士等。儘管港府聲稱不影響港人出入境自由,但香港大律師公會質疑有關修訂中,賦予保安局長權力太大,情況令人不安。未來港人要搭機離境,可能需某種形式申請備案,否則隨時可能被攔截。
這並非危言聳聽。港媒近日曝光港區人大政協都有一份「考覈細則」,標準細到有無寫文章支持國安法﹑支持DQ議員等都在內。這種量化評估目前雖然只用在人大政協身上,難保以後不會成爲香港國安處的範本,適用在所有香港人身上。如果走到這一步,那就與中國大陸的社會信任評級機制無異了。
此外,本月4日英國撤銷中國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播放執照,理由是其背後由中國共產黨控制。中方也在12日宣佈,禁止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中國播出,作爲相應報復。理論上這事和香港無涉,但港府隨即跟進宣佈禁播BBC。經過這樣變化之後,外界不免懷疑:未來香港還有國際媒體的空間嗎?以及香港的國際資本還能持續多久?畢竟資訊自由流通,是香港作爲國際資本市場的核心所在!
奇妙的是,BBC雖然被禁播,法輪功的《大紀元時報》卻還可以存在香港,這是香港成爲另類特區的一大表徵。另一個表徵是2月9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換人,由阿根廷籍的銀行家歐冠升(Nicolas Aguzin)接任,成爲港交所首名外籍舵手。本來以香港目前的氛圍,港交所新舵手理應是和北京密切合拍,最好是像現任總裁李小加這類出身大陸、又有國際背景者。歐冠升的最終出線,代表北京當局仍需要香港這隻金鵝,繼續發揮國際籌資中心的角色。
北京的考量自然是有所本的。自港區國安法公佈後,雖然美中之間衝突不斷,但國際大行完全不受影響,總部設於紐約的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其新任亞太區主管羅德(Rachel Lord)就表示,儘管面對近期政治動盪,香港仍是卓越的金融中心,繼續在中國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中國市場也將成爲該集團未來主要增長動力,足以說明一切。
新香港的面貌越來越清晰,在政治與司法體系、社會維穩和媒體控制等層面上,越來越走向內地化;但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則不變。對臺灣來說,這樣的香港該如何面對?例如港澳條例要不要修改﹑如何修改,恐怕得好好研究了。(作者爲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