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正在不斷入場 !存量房“收儲”加速落地
從收回存量土地、到收購存量房,房地產正進入新一輪的去庫存週期。
三季度以來,存量住房收儲進入加速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50個城市表態支持國有企業收儲,其中有核心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還有縣級行政單位。其中,29個城市已落地首批房源徵集細則,明確商品房需滿足的條件。
支持收儲的增量資金也在不斷入場。日前財政部部長明確,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正在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業內機構認爲,三季度以來,中央政策持續加碼,一攬子宏觀政策“大禮包”推出,將積極提振房地產市場。2025年或將成爲新一輪去庫存的起點,收儲商品房用作保障房,預計能幫助去化1.30億平米庫存,助力房地產基本面“止跌回穩”。
增量資金不斷入場
政府“收儲”存量房,是指由政府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將其用作保障性住房。從收購房源的角度看,具體包括“國企收儲未售新房”和“國企收購居民舊房”兩種模式。因第二種模式比較分散,現多地在發文推行的,多指“收儲未售新房”這種模式。
早在今年5月份,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便表示,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購,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也表示,將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地方國企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預計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政策支持下,多地發文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據克而瑞統計,目前已有超過50個城市表態支持國有企業收儲,其中既有廣州、深圳等核心一二線城市,也有萍鄉、滁州等三四線城市,更不乏蘭考、灌南、赤壁等縣級行政單位,其中29個城市已落地首批房源徵集細則。
只不過,與發文支持的城市數量相比,真正落地轉化的城市規模並不算大。
克而瑞稱,截至目前,已完成收儲甚至已轉化爲保障房並投入運營的城市並不多,福州、重慶、天津、青島、鄭州、武漢等少數城市有項目落地。其中福州、重慶、天津、青島均是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的試點城市,收購項目大多用於配租而非配售。
開源證券表示,從各地收儲的落地情況看,推進速度仍然較慢,主要堵點在於能夠達到收儲條件的項目較少,主要困難在於當前租金回報率無法實現“商業可持續”。
實際上,資金問題一直是過往收儲工作的痛點之一。太平洋證券表示,存量房“收儲”收益平衡較難,資金佔用規模較大,可能存在一定缺口,資金來源有待拓展。
以鄭州爲例,鄭州城發安居作爲鄭州城發的保障性住房運營主體,收購存量房的資金主要有:第一,城發安居自籌的自有資金,佔比在20%左右;第二,項目配套融資,城發安居與房企達成項目收購協議後,由銀行評估人員對項目進行評估,給出放款比例及額度;第三,政府的收購補貼和貼息。
爲推動收儲工作的進展,三季度以來政策持續釋放,增量資金正在不斷進場。
9月24日消息顯示,央行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中,央行資金支持比例將由60%提高至100%。這意味着央行將提供全額資金支持,降低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和放貸風險,有助於提升商業銀行貸款投放積極性,進而加快地方國企收儲進度。
日前人大發佈會上,財政部部長也明確稱,支持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地方專項債券用於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正在制定政策細則,將加快落地。目前,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地方專項債均可作爲收儲存量商品房的增量資金,隨着增量資金的不斷落位,將加快地方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的節奏。
有望消耗過億平方米庫存
地方收購存量商品房後,有的轉爲配租型保障房、有的轉爲配售型保障房,對當地樓市影響又有多大?
以鄭州爲例,今年7月29日,鄭州市正式開始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工作,成爲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交付的城市,首批有3個配售項目和1個預登記項目,共計1999套房源。
從市場反響看,三個項目共計搖中1242個家庭(含替補),據鄭州機構調研,沁河苑和惠康佳苑房源90%概率售罄,因區位較好價格便宜,均爲滿號搖號,相較而言雪松苑受歡迎程度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因保障性住房價格較低,過多投入市場,勢必會對周邊剛需項目形成衝擊。克而瑞稱,鄭州首批保障性住房釋放的價格,約爲周邊新房均價的50%~70%。周邊12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2024年8月成交299套,均價10184元/平方米,當月有約20%的項目降價。
“即使部分城市會出現短期內加劇區域內部市場競爭的現象,但是從地方政府和問題企業角度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克而瑞稱,對於房企而言,後期若增加存量住房收購的比例,將更大程度緩解企業的回款和銷售壓力,助力去庫存。
如果轉爲配租型保障房,因配租型保障房因低於周邊平均租金,加之配套設施完善,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招租效果。租賃相較於購買而言,成本可控,對部分剛需而言,保租房的確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整體而言,存量房收儲工作,對當下房地產去庫存意義重大。
“從房地產待售面積口徑看,2020年開始,我國房地產庫存重新進入上行期。截至2024年9月,商品房待售面積7.32億平米,已經超過2015年末的高峰水平。”開源證券表示。
該機構認爲,2025年或將成爲新一輪房地產去庫存的元年,主要由三方面因素貢獻:新開工與銷售之間的剪刀差、收儲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城中村改造。2021年至2024上半年末,我國累計開工建設和籌集了685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假設後續保障性租賃住房全部由收儲貢獻,預計能夠幫助去化庫存185萬套,按照套均70平米估算,預計能幫助去化1.30億平米庫存。
華福證券表示,2020年以來現房庫存佔比爬升,從2020上半年的13.7%上升至2024上半年的26.7%,且小體量未出險/民營房企有較高現房庫存壓力。專項債收儲政策的加快落地,有利於緩解現房累庫壓力,降低行業結構性流動性風險,從供給端發力推進“止跌回穩”。
如果加上對存量土地的消化,房地產走向供需平衡的步伐會更快。
國信證券表示,當前房地產土地庫存20.8億平方米,佔比59%;未竣工庫存7億平方米,佔比20%;竣工庫存7.4億平方米,佔比21%,總庫存去化週期爲3.5年。要將去化週期降至2.3年左右的合理水平,假設2025年自發需求10億平方米,則超量庫存爲5到8億平方米。
該機構稱,能否彌補這5到8億平方米的需求缺口,將是2025年能否走向供需均衡的關鍵所在。從政策方向看,供給側即收回存量土地,資金需求約2萬億元。需求側城中村改造和收儲是主要切入點,資金需求約4萬億元。打通相關政策的核心堵點,輔以資金,纔能有較快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