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日”聚新能
來源:內蒙古日報
編者按: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幾年來,內蒙古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明確提出“兩率先、兩超過”、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建設全國乃至世界新能源高地的宏偉目標。今年,內蒙古成爲全國首個新能源裝機併網規模突破1億千瓦的省區,正朝着提前一年實現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的目標邁進。
從今天開始,內蒙古日報社全媒體矩陣將連續推出與內蒙古北宸智庫聯合採編製作的“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4篇系列融媒體深度報道,圍繞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以先進製造業帶動新型工業化,展示自治區在新能源基地建設、裝備製造佈局、應用場景拓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等方面的重大戰略佈局、重點項目建設、典型經驗做法,講好內蒙古“雙碳”故事,爲全國乃至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內蒙古力量”。
從400米高空俯瞰庫布其沙漠腹地,一匹由19.6萬塊光伏板拼成的藍色“駿馬”,在漫漫黃沙中昂首奮蹄,預示着內蒙古新能源產業奔騰前行之勢。這裡是鄂爾多斯市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始建於2017年,至今已有效治沙6萬畝,年發綠電2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5萬噸。
領跑全國,是內蒙古聚焦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的雄心壯志。2021年,內蒙古明確提出“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即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爲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
到2024年3月,內蒙古新能源裝機併網規模突破1億千瓦,成爲全國首個新能源裝機超1億千瓦的省區。沙漠之上,一望無際的光伏板縱橫交錯、熠熠生輝;羣山之巔,一架架風機高聳入雲、氣勢恢宏。“追風逐日”,匯聚新能!在新能源賽道上,內蒙古正在以領跑者的“一馬當先”,帶動全國新能源發展的“萬馬奔騰”。
勢如破竹 築造世界新能源產業高地
風能資源14.6億千瓦,約佔全國的57%;太陽能資源94億千瓦,約佔全國的21%。這既是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和底氣,也是內蒙古打造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的責任與使命。國家“雙碳”戰略下,站上歷史性“風口”的內蒙古抓牢機遇,新能源建設勢如破竹。
9月,驅車行駛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一片片光伏“藍海”在陽光下波光粼粼,一排排白色風機在山崗上傲然矗立。站在100米高的風機腳下,這些龐然大物的巨型“手臂”轉出震耳的“咻咻”聲。“聽,這是風機擁抱風能的聲音。”內蒙古能源集團化德縣100萬千瓦風光儲項目負責人笑言。自2023年底併網至今,這個項目已經發送綠電15億千瓦時。
2024年,作爲內蒙古區屬大型能源企業,內蒙古能源集團把新能源開發作爲“頭號工程”,在建20個新能源項目,總裝機2010萬千瓦。“20個項目分佈於內蒙古8個盟市、16個旗縣,橫跨東西近3000公里,是集團公司發展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新能源建設任務。”內蒙古能源集團新能源公司董事長畢衍鵬介紹。
“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內蒙古能源產業發展的優勢和潛力,吸引了全國幾乎所有能源頭部企業“搶灘登陸”,在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旗下,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浩蕩“進軍”——
位於自治區東部的興安盟,中廣核集團在興安嶺上建設了國內在運最大陸上風電基地;位於自治區中部的烏蘭察布市,三峽集團在草原上建設“源網荷儲”等多個創新型項目,佈局新能源裝機近800萬千瓦;位於自治區西部的巴彥淖爾市,國華、國電等企業在沙漠中打造了“萬畝光伏產業園”。
2024年1至10月,全區新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79億元,同比增長11%,佔能源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的49%。迅速崛起的新能源產業,已成爲內蒙古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百川匯流 聚力“沙戈荒”建設大基地
2023年,內蒙古在能源領域創下10個“全國第一”,其中3項爲:新能源總裝機、新能源新增裝機和新能源發電量。2023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倍增行動實施方案》出爐,明確的目標是:“十四五”後3年,內蒙古新能源規模、質量、效益要實現“翻倍”增長。
2024年3月13日至20日,10位自治區領導深入12盟市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現場,靠前指揮、參戰督戰。內蒙古是我國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之一,“三北”工程攻堅戰的三大標誌性戰役有“兩個半”在內蒙古。將風電光伏與防沙治沙創造性地合爲一體,內蒙古要收穫“1+1>2”的成果。
9月的驕陽照耀着漫漫黃沙,打樁機的轟鳴打破沙漠的寧靜,一根根光伏樁穩穩“扎”進沙土中,形成了壯觀的陣列。這裡是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施工現場,作爲國家首批首個千萬千瓦級大型風光基地和鄂爾多斯“光伏長城”的重要節點,項目總裝機達1600萬千瓦,建成後每年可向京津冀送電400億千瓦時。
沿着狹長的庫布其沙漠快速延伸,建設中的鄂爾多斯“光伏長城”東起準格爾旗、西至杭錦旗,總長400公里、平均寬5公里、場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這既是一條藍色的新能源長城,也是一條綠色的生態長城,建成後可實現光伏治沙300萬畝、生態治沙900萬畝。”達拉特旗能源局技術人員介紹。
百川匯流,聚力“沙戈荒”。2022年以來,內蒙古先後獲批國家第一、第二、第三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以及庫布其中北部、庫布其南部、烏蘭布和及騰格里4個“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區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迅速推進,目前已實施一體化工程新能源項目2727萬千瓦,完成治沙面積238萬畝。
“新能源生態治理模式,不僅是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的關鍵一招,也將對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副主任張景波說。
打造樣板 樹立可持續發展全國標杆
“大幹快上新能源,不僅要大手筆開發、大動作建設,還要大視野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內蒙古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本地消納與電力外送協同、保障性與市場化並重,內蒙古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努力爲全國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樹立標杆、作出示範。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網綠色供電項目建設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具備併網條件。這是內蒙古首批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之一,50萬千瓦光伏項目建成後,所發綠電直供工業園區,實現綠電就地消納。
從2022年起,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創新提出6類新能源市場化消納模式,即源網荷儲、風光制氫、園區綠色供電、自備電廠綠電替代、全額自發自用和火電靈活性改造,促進綠電本地消納。“截至今年10月底,內蒙古累計批覆市場化併網項目超200個、配建新能源規模超7000萬千瓦,探索市場化項目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內蒙古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包頭市,包頭達茂零碳園區規劃新能源項目同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計劃5年內實現園區100%綠電消納;在錫林郭勒盟,新能源耦合優質負荷產業不斷破題,2023年在全區率先實現新能源併網裝機超過火電;在烏蘭察布市,大力推動大數據、鐵合金等重點領域綠電消納,綠能替代風頭正勁。
高水平綠電消納,要破解“儲”字難題,做好“送”字文章。內蒙古堅持將儲能電站建設和裝備製造發展作爲重要產業來抓,實施新型儲能發展專項行動,力爭到2024年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內蒙古積極推進綠電外送,2023年,錫林郭勒大草原的1億多度綠電,跨越1600多公里點亮了杭州亞運會賽場。
“當前,內蒙古外送通道建設與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不同步,電網接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不足,風光發電大規模併網、消納還存在較大困難。”內蒙古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經濟師司詠梅建議:鼓勵可再生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支持先進綠色高載能產業就近可再生能源電源側佈局;實施跨地區合作新能源消納項目,促進資源和要素跨區域優化配置。
在創新中破解發展難題,在破解難題中加快發展。內蒙古力爭到2024年底,新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提前一年實現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的目標!向着目標衝刺,藍色“駿馬”奮蹄疾馳、日夜不息。(記者 吉莉 許曉嵐 康麗娜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