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綠” 能源低碳轉型釋放綠色發展動能

(原標題:追“新”逐“綠” 能源低碳轉型釋放綠色發展動能)

新型電力系統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載體,關乎經濟民生的長遠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近日,優化電力系統工作持續深入,繼月初發布《關於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後,國家能源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爲期一年的電力建設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專項監管工作。

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有助於能源電力在激發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應因地制宜發展清潔能源,健全科學疏導能源轉型成本的市場機制,同時積極推進電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提升防災抗災能力,築牢能源保障電力基礎。

智慧升級 電網安全運行水平持續提升

近年來,現代智慧配電網建設日益成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優化電力安全保供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浙江杭州打造配網AI調度員、“復工達產電力指數”等創新應用;福建廈門引入智能安全應用,實現負荷壓降時長由24小時以上縮短到最快3分鐘;河北石家莊在覈心市區打造電網檢修零感知示範區,實現了300毫秒內饋線故障快速定位、隔離和自動恢復……

“新一代數字技術暢通連接,實現了對傳統電網的全面感知、精準分析和智能調控,貫通‘源網荷儲’全環節。”南方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電網可通過超大規模信息連接和智能數據處理,對發電和用電負荷進行精準預測和調度,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在夏季暴雨、冬季寒潮等電力保供關鍵時期,智慧電網在電力系統的監測、檢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網徐州供電公司打造自愈式配電網,利用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技術,實現自動故障檢測、診斷和隔離。通過智能化的方案生成,系統能夠遠程遙控恢復供電,保證用戶正常用電。

業內專家建議,應科學制定數智化堅強電網建設行動方案,並納入各省能源規劃和信息化規劃,做好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推進大電網、配電網、微電網等多種形態有機銜接,提高電網快速響應、防災抗災、自治自愈自修復能力。

隨着新能源裝機比例快速上升,其帶來的發電隨機性、波動性問題,促使多地開發儲能和調節性電源參與電網運行,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容量支撐能力和涉網安全性能。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介紹,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有力推進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增新型儲能裝機有效推動經濟投資上漲。他表示,在構建以新能源爲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中,新型儲能可以起到削峰填谷、增強電網穩定性和應急供電等多重作用。

“未來,我國新型儲能可以多種方式參與電力市場及現貨市場交易,日趨完善的商業模式將推動新型儲能更加精準匹配電力系統調節需求。”全國電力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陳滿說。

清潔低碳 加快建立新型電力系統

近年來,電力體系調整改造不斷,儲能、電動汽車、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數據中心等新型電力主體涌入市場,如何提升新型能源系統應用的實際效益,成爲保證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聚集大量新興行業企業的重慶AI city園區,實現了園區的電力能源自給。通過部署多種分佈式光伏智慧設備和智能系統,支持用戶在汽車充電樁、USB手機充電裝置等方面的私人用電需求,園區公共電力供給方面的實時智能調節,節約能耗成本60%、節約人工成本50%。

加快構建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市場機制,不僅涉及在原有產業基礎上打造有效的新型電力系統商業模式,還包括從根本上調動新能源有序參與市場交易。

業內專家表示,應完善能源電力價格形成機制和輔助服務成本疏導機制,重點通過輸配電價合理疏導電網建設運營成本,通過容量電價疏導煤電、氣電、抽水蓄能等機組成本,加快完善價格傳導機制,促進安全保供和綠色轉型,進一步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保供穩價積極作用。

隨着我國能源低碳轉型持續深入,綠電交易量持續增長。不久前,多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將綠證交易對應電量納入“十四五”省級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覈指標覈算。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61.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2023年,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6845億千瓦時,佔新能源總髮電量的47.3%。

“我國綠電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快,有益於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產業綠色發展研究部主任白衛國表示,需進一步做好綠電交易、綠證交易和碳交易的市場機制銜接,發揮價格信號作用,同時探索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從行政區域向主要高耗能企業延伸,對新增產能提高相關標準。

多方協同 完善電力基本公共服務

近年來,精準實施電網鞏固提升工作深入鄉村,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43家數智型“六好”供電所、89個“電力驛站”、312個電力便民服務點……杭州供電公司長期探索新農村新電力模式,創新研發電力共富表箱,開發“電力關愛碼”養老監護服務等,讓周邊村民生產生活用電質量越來越高,辦電也更加方便。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助力宜家宜業,爲鄉村振興建設提供了堅實電力服務基礎。在江蘇無錫談村屋頂上,189.3千瓦的分佈式光伏板連亙成片,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對談村各區域的用能情況進行監測分析,通過運用能源羣控羣調技術,村裡的產業以更低的成本用上了更穩定、綠色的能源服務。

現代化的城市建設,離不開高品質的供電服務。從廣州打造全國首個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六聯辦”服務,到深圳每年爲客戶節約用電成本超40億元的工業園區供電環境升級改造,堅持以製造業當家的廣東,持續優化城市居民和企業生產的供電服務滿意度。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營商環境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專家表示,應着力在供應端、需求端和輸送端優化調控效益,助力先進製造、數字技術等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種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適應了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分佈式負荷資源利用,能夠準確測算用電的負荷基準水平和可調節潛力,並在預估偏差較大的用電量出現時預警。”國網天津電力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支持當地企業多元電力資源需要,搭建智慧用能和能效服務仿真環境,開發數據模型,實現控制指令秒級下發,提供“一戶一特性”的精細化用能建議。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系統工程。”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能源規模化發展的背景下,實現電力系統最優化及成本合理穩定,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着力點,需要科學統籌能源安全、綠色、經濟三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