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向沒有工作的人徵收失業稅,不工作交錢,這不就有活了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專家也被民衆親切的稱爲“磚家”,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爲各種層出不窮的“奇葩發言”。
網友對他們的看法也普遍是高高在上、爲資本說話以及浪費公共資源等。而在我國就業率不樂觀的前提下,專家又發佈了他們的獨到見解。
失業稅
雖然其言論的建立基點是年輕人的擺爛,以及全國的失業人口數據的上升,但這樣的稅收,並不合適,且也不是解決辦法。
而這個言論,在當時網傳是北大教授樑建章所言,其後掀起了輿論熱潮,樑建章還甚至專門出面闢謠,聲稱此爲以訛傳訛,故意污衊。
而這個失業稅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22年7月份,卻又爲何被扣到了他的頭上,或許與其之前的發言有關,比如:“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結婚生子。”這類型不食人間煙火的發言,着實不少。
事實到底與否,如今已是真假難辨,但失業稅,這樣一個明顯向弱勢羣體施壓的稅種,能夠被思考出來,不免讓人有些脊背生寒。
要知道一個社會的底線和溫度,不是在於強勢力羣體所能達到的成就,這是天花板,而是對於弱者的相處和態度。
首先,從稅收的角度去看,稅收的本質是向社會勞動力征收勞動所得中的一部分份額,並運用在社會各種系統之中。
但失業稅,實際上已經不是一種稅收,更貼切的稱呼應該是一種社會罰款。
而如果這個罰款落地之後,那麼就會導致失業人口中的部分成員產生處突的行爲,一方面繼續要求勞動力收入產生提升,而另一方面則會選擇消極態度,也就是你收稅,但是我不交。
而策略落地之後,那麼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社會羣體中的失業人口轉移地點,從社會生活轉移到強制勞動生活之中。
回到專家論言的基點去看,的確失業人口數據下降,但是被犯罪的人口產生了上升,社會不穩定的情況加劇之後,專家們或許也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保持沉默了。
那麼從失業稅跳出,社會大面積的失業是如何產生的呢?社會能爲他們做些什麼,來挽回勞動力的社會生產呢?
該怎麼做,能怎麼做
專家的出發點之所以異於常人,實際上,他們過多考慮的是勞動力該怎麼做,而不是社會能怎麼做。從社會的角度出發,爲什麼失業人羣會持續的上升呢?
根據相關的人口數據顯示,在2021年全國人口中的失業率爲5.3%,而在進入到2022年的時候,該數據上升到了5.6%,年末時數據出現了下滑,但是整體比例僅下降了0.1%。
而根據全國人口數據計算,現在整個社會的失業人口,已經達到4000萬甚至更高。
而除了失業人口上升之外,全國的CPI指數也在產生上升,雖然幅度僅爲2.0%。但結合失業去看,或許導致失業的原因在CPI,那麼兩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準確的講,二者的關係實際是一種間接關係,根據直聘軟件及職業搜索熱度觀察,其實當前勞動力市場中,並沒有過多的熱門職業出現。
人們在挑選職業的時候,更多看重的是收入與五險一金。但是這些提供高收入的企業,在勞動力的挑選機制也更爲完善。
這就導致了剩餘勞動力,如果想要參與到社會生產中,那麼必須進一步降低就業標準。
而在CPI的影響下,勞動力爲了使得社會生活能得到滿足,也需要按照CPI數據的表現,選擇能夠產生更多適配的行業或是職業。
但是符合這個訴求的企業,僅有月收入在6000以上的企業,而絕大部分的招聘企業,開到的工資僅能在2000~5000元之間,勞動力即使想要選擇,也無法完全脫離生活成本參與選擇。
那麼社會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呢?也許僅能做兩件事。
首先是剋制CPI的浮動。也就是商業產品需要形成一種大幅降價,勞動力收入,繼而落到一個新的低點,但這就涉及到了多個領域以及多種鏈條的改變,且適配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另一件事,則是要主動的獲取勞動力或是培養勞動力,社會機構或是商業機構,可以更多的吸納基本勞動力,通過培訓或是再教育使得勞動力產生適配。
但這樣的行爲前提,不能是收費,而是要利用後期勞動力轉化來完成費用的賠付,也就是從僱傭關係上升到利益共同體。
理論的確可行,但實際上無論社會機構,還是商業機構其實都不會選擇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是利潤考量,一方面是整體社會存在職業的偏見性,且也不是所有的培訓,都能得到相應的結果。
結語
在失業人口中,其實還有另一個社會發展導致的問題,過度的鼓吹學歷,或是以學歷來判別勞動力價值的觀念,纔是問題的核心。
在沒有大量需求的前提下,過多的鼓勵高學歷勞動力出現,那麼在勞動力培育完成之後,又要由誰來買單呢?
勞動力錯了麼?錯了,他們需要去勞動。社會錯了麼?也錯了,社會需要有更多的包容。
想要問題解決,或許只能考慮如何讓勞動力多面發展,而不是僅憑技術或是學歷來謀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