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碳盤查與揭露 是企業去碳轉型首要策略
碳定價將成爲氣候行動催化劑
截至2021年6月全球已有132個國家提出2050年或更早達成「淨零」排放,但如果缺乏「碳定價」這項催化劑,「淨零」仍無法成功。因此,早有許國家積極規劃碳定價。
歐盟碳交易系統於2005年便已啓動,至2021年7月有許多國家參與交易,產業覆蓋鋼鐵、水泥等製造業。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中國碳交易系統也於2021年7月啓動首日碳排放配額,讓每一噸的「碳」有價格。歐盟除了碳交易系統,爲了將2030減量目標從原本相較 1990 年減少40%提高到至少55%,新增碳邊境調整機制─碳關稅(CBAM),要求進口商購買憑證來抵銷進口產品的總含碳量。
完整掌握碳足跡以解決問題
從上述各國碳定價作爲,不難看出讓「碳」有成本很重要,但最終「碳成本」只能扮演着邁向淨零排放的輔助腳色。任由碳市場再大,又或是課徵多重的碳稅(碳費),若不做變革,淨零排放的目標終究不會達成。真正的去碳需利用創新方式做低碳轉型,進行創新之前,盤點碳足跡與碳揭露便成爲首要重點。碳盤查至揭露過程相當耗時且繁雜,如果不清楚碳足跡,企業不知道問題點在哪,也無法針對此痛點進行低碳轉型。因此,建議企業應儘速進行完整碳盤查與揭露相關策略:
一、制定去碳目標:企業在設定去碳目標時,可以參考ISO國際標準,導入溫室氣體盤查機制,完整了解企業的重要碳排放來源。此外,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也提供企業系統性的評估方法,將能提升去碳目標的可靠性。
二、進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CFD)可協助企業建立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管理機制,進而將相關財務影響量化。運用TCFD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評估,使企業能進行更明智的業務發展及資產配置決策,並可充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三、發展內部碳定價: 「碳揭露計劃」(CDP)持續鼓勵企業發展內部碳定價,此方法可當作檢視企業承受轉型風險的壓力測試,也成爲企業管控碳風險及評估企業承擔去碳責任的衝擊參考。
近年淨零排放的國際趨勢興起促使主管機關展開修法與行動,而企業在面臨氣候變遷風險,勢必要發起相應之氣候行動。透過制定去碳策略,企業更能完整掌握自身產業的問題點,同時瞭解氣候風險帶來的機會並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