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綠水青山間 攜手共發展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原標題:依託生態優勢,傳承和睦傳統,廣西續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引題)

綠水青山間 攜手共發展(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琛 郜亞章

金秀瑤族自治縣森林覆蓋率超80%,在盛夏,氣候也涼爽宜人;龍勝各族自治縣梯田層層疊疊,像大自然的綠色織帶;三江侗族自治縣山水如畫,侗寨生機盎然……

行走在八桂大地,“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的佳話一次又一次被印證。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融入八桂兒女的血脈。

日前,《工人日報》記者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採訪團走進廣西,見證各族羣衆依託山清水秀優勢,傳承和睦團結傳統,續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生態美帶動產業興

記者來到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只見羣山連綿、滿目青翠。地處大瑤山腹地的瑤族自治縣,森林覆蓋率超80%,瑤藥資源豐富。

廣西金秀匯萃本草瑤藥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良強曾在深圳發展多年,對家鄉來賓很關注。在多次實地考察調研後,決定回金秀創業。

廖佩娟是金秀本地人,2022年3月來到該公司工作。雖是位壯族姑娘,但從小耳濡目染,她對瑤醫藥並不陌生。“我在這裡找到了工作的價值,能讓更多人瞭解金秀,我很榮幸。”她說。

依託生態優勢,金秀瑤族自治縣形成集研發、培訓、育苗、種植、加工、流通到康養的瑤醫藥全產業鏈。從引入企業、注入資金,到提供技術、幫助銷售,源源不斷的幫扶爲瑤醫藥產業集羣發展注入了“活水”,打造出“山上種藥,山下製藥,山中康養”的發展格局。

在發展瑤藥種植過程中,廣西金秀匯萃本草瑤藥產業有限公司帶動全縣各族羣衆8000多人種瑤藥,幫農戶實現平均年增收超1萬元。

在金秀瑤族博物館門前,瑤族香哩組合樂隊5位歌手用普通話、瑤語、壯語、侗語輪番唱山歌,吸引很多遊客和居民駐足欣賞。

女歌手陶鵬和蘇曉琳曾在外地工作,現在都回到金秀。“這些年,有了鄉村振興、粵桂協作等戰略和政策,在家鄉能發展得很好。”蘇曉琳認爲。

文旅發展促交融

搭索道向龍脊梯田高處行去,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徐徐展開。一方方梯田依山而築,兜滿了期待豐收的水稻;一片片房舍錯落梯田間,爲畫卷增添了古樸自然的色彩。

龍脊梯田位於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當地的壯族、瑤族羣衆世代耕種梯田,至今保留着“耦耕”等耕作方式。

在龍脊梯田景區,遊客可飽覽風光、研學實踐和當地各族羣衆共度佳節。在這裡,文旅產業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樑和紐帶。

潘德雄曾在深圳工作,2012年,他回到家鄉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在村委會的動員下種梯田、開民宿。各地遊客慕名而來,他的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今年暑假期間,他的10間客房幾乎天天能住滿。

“我們給客人提供民族服裝拍照,我母親也常給客人展示織布、繡花等傳統手藝,大家挺感興趣。”潘德雄說,這些年村裡變化很大,很多村民經營起了民宿,景區的基礎設施也有了很大改善。

綠水青山間,村民通過景區分紅、土地入股、民俗展示、餐飲住宿等獲得了收益,同時也愈發認識到守護梯田風貌的重要性。“有了梯田,纔有了風景,也纔有了旅遊業。”潘德雄說。

爲做好經營,潘德雄也會到國內其他景區參觀交流,希望用更好的經營理念和服務模式提升自家旅遊品質。

每到10月,金色的梯田隨秋風鋪滿大地。潘德雄預計,那時生意會比夏天還好。

融合互助共建家園

流水淙淙、水車悠悠,在程陽八寨,侗寨生活充滿山野氣息,吸引遠近遊客。

“鼓樓高聳心相連,民族團結歌聲傳”“風雨橋上共行走,民族團結情誼久”。程陽八寨坐落於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在這裡,鼓樓和風雨橋是當地各族羣衆團結共建美好家園的見證。

在林溪鎮,各族羣衆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幫助的傳統還在延續。林溪鎮黨委書記李興旺告訴記者,村裡有重要的事,會邀請村民來一起商量;村民之間誰有需要,大家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離三江縣城不遠的古宜鎮南站社區是柳州市最大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有搬遷羣衆2萬餘人。在南站社區黨羣服務中心,一位侗族老人諮詢高齡補貼的相關事宜,該中心工作人員石蘇秀耐心地向老人解答。

基層社區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陣地。

古宜鎮南站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吳益華介紹,近年來,社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推動互嵌式社區建設,努力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服務新格局。“我們堅持穩就業、穩升學、穩服務、穩根基、穩治理,讓各族搬遷羣衆‘來得了、安得下、融得入、過得好、能發展。”他說。

文化上兼收幷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在三江、在柳州、在八桂大地,各族羣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