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立秋後的重慶市璧山區,穿城而過的璧南河碧波盪漾,兩岸綠意蔥蘢,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別有一番景緻。

璧南河是長江左岸一級支流,全長近80公里。“以前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60歲的居民金祖福告訴記者,過去企業生產污水和農戶養殖廢水都直排到河裡,氣味很難聞,“路過的行人都捏着鼻子跑”。

爲了讓母親河重煥生機,璧山區按照“河內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思路推進流域治理,先後關停沿岸污染企業700多家,修建污水處理廠站57座,實現流域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如今,璧南河的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

璧南河的變化是重慶狠抓生態環境保護的縮影。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處於獨特而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重慶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加快建設美麗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去年年底,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4年穩定在325天以上,森林覆蓋率達55.06%。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提升,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基礎持續夯實。

站在重慶開州區豐樂街道的廊橋上遠眺,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盡收眼底。開州區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當地通過建設生態水位調節壩,將城區內約15平方公里的消落區變成總庫容約8000萬立方米的人工湖泊——漢豐湖。開州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趙新華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區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漢豐湖水質穩定保持Ⅲ類,自然岸線率提升至80%以上,每年到漢豐湖越冬的雁鴨類候鳥達20多種。2023年,漢豐湖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爲加速推進三峽庫區生態系統修復與綜合治理,重慶實施了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以流域、山脈等自然地理單元爲整體,在山上實施森林保護保育類工程、在山腰實施水土保持類工程、在山下實施土地整治和麪源污染治理類工程,在河湖岸邊實施生態緩衝帶和溼地修復類工程,形成了山上山下、長江上下游和左右岸協同治理系統修復的格局。目前,該工程包含的134個項目已全部開工。

山川披綠,林海生金。重慶忠縣的柑橘林鬱鬱蔥蔥、豐收在望。去年,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被生態環境部正式命名爲全國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種上柑橘樹,綠了青山富了民。”忠縣生態環境局局長吳冬明告訴記者,在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2萬畝高標準果園的輻射帶動下,全縣目前已栽種柑橘36.5萬畝,年產柑橘45萬噸,綜合產值50億元,帶動20多萬果農增收,走出了產業發展高質量與綠水青山高顏值相得益彰的生態富民新路。 (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