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西問》中法合作 影響世界(馮仲平)

第十七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在四川成都舉行。(中新網)

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中國國家領導人今年的首訪選擇了歐洲,而首站選擇了法國,備受關注,意義重大。

自20世紀90年代初,我開始研究歐洲以及中歐關係,近年來,非常深刻的感受是,中歐關係已成爲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國越來越從戰略高度、世界秩序的走向和歐洲開展互動、加強合作,歐洲也日益認識到中國的重要性,不僅僅關心經貿往來,還希望與中國共同努力解決一些歐洲和世界面臨的問題。在中歐關係日益重要的情況下,我們更加需要對歐洲進行深入瞭解,並且要善於同歐洲打交道。

●認識「三個歐洲」

增進對歐洲的瞭解,需要正確認識「三個歐洲」。

一是「世界之歐洲」。歐洲是當今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科技等各個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要把歐洲放在世界政治、經濟、安全格局中觀察、思考和研究。同樣,爲了認識歐洲,亦要將歐洲與其他國際行爲體進行比較分析。

二是「歐洲之歐洲」。這意味着要深入認識歐洲本身,包括歐洲的歷史、現實和未來,以及歐洲自身的經濟、政治、文化、安全、防務、科技等各個方面。過去70多年,歐洲通過一體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歐洲不僅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歐洲,或文化的歐洲、宗教的歐洲,而且是戰後70餘年聯合自強的產物。因此,一體化的歐洲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三是「中國之歐洲」,即從中國角度觀察和研判歐洲。其中,一方面要重點研究歐洲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地位作用,另一方面要跟蹤觀察、研究歐洲對華政策的演變和認知變化,其中既包括歐洲國家或歐盟成員國,也包括歐盟機構和歐盟整體的對華認知和政策。

●爲何是法國

今年中法元首會晤的最大亮點,是強化了中法戰略溝通與合作,突出了中法、中歐關係的全球性、戰略性和合作性。

法國在歐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法國既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的核心國家,以及歐洲一體化的「總設計師」和「發動機」。可以說,沒有法國就沒有歐洲的聯合自強和歐洲一體化,也沒有今天歐洲在世界上享有的地位和影響力。

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中新網)

對於歐洲未來向何處去,法國也提供了自身的思考。近年來,法國不僅自身堅持獨立的外交政策,還大力推動歐盟實現戰略自主。法國總統馬克宏明確表示,歐洲不應成爲其他大國的附庸,而應成爲不依賴外部力量的獨立的一極。

因此,認識法國,對於認識上述「三個歐洲」至關重要。而中法兩國之間的相互合作,能進一步帶動中歐合作,進而影響世界格局的走向和全球秩序的演變,爲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中法合作的世界影響

具體來說,中法合作,將在以下三個方面對世界產生影響。

首先,中法兩國通過共同支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拒絕世界滑向「新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曾經歷了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蘇聯解體後世界迎來後冷戰時代。當前,全球又籠罩着「新冷戰」的陰雲,西方一些勢力試圖通過挑撥或阻止中歐合作,讓世界重回集團對抗的狀態。世界確實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走向合作還是走向對抗?中法兩國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具有戰略共識,持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共同反對陣營對抗和「脫鉤斷鏈」。中國和歐洲有責任給出回答,推動世界朝着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方向發展。

其次,中法兩國是應對和解決全球性挑戰的關鍵力量。今年4月底,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歐洲須直面全球性挑戰,如果不採取行動,將面臨消亡的危險。在數天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再度強調:「在討論關乎整個地球的問題,比如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時,與中國的關係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果沒有中國的同意,這些問題就無法推進。」面對動盪不安、變亂交織的世界,中法兩國可以在應對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地區衝突等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協調與合作。日前,雙方發表了《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在巴以衝突、紅海危機等中東緊迫議題上展現共同立場,表達了實現中東和平的共識。只要中歐合作,全球性挑戰的解決就有希望。

最後,中法合作將能夠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經貿關係是連接中歐之間的最重要紐帶,也可以說是中歐關係的壓艙石。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相嵌交融,彼此誰都離不開誰。2022年,中歐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8473億美元;2023年,歐盟統計局的數字是7379億歐元。在雙邊經貿合作中,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法國在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789億美元。

當前,歐洲經濟增長失速,被稱爲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2023年出現經濟負增長。歐洲經濟短期內難以走出乏力低迷狀態。在此背景下,中歐之間在經濟合作上互有需求,中國市場對歐洲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中國也非常重視對歐洲的出口和雙方的投資。同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法、中歐之間加強經貿交流、科技合作,不僅有助於中國和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增長,也將對世界的經濟增長和繁榮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以對話促發展

當前,中歐關係依然面臨挑戰。最突出的是認知問題,即歐洲對與中國關係的認知,以及中國對與歐洲關係的認知。歐洲國家與中國在國情、制度、文化上存在差異,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同。中國不否認這些分歧,認爲中歐之間雖有競爭、有矛盾,但雙方關係的主基調是合作,因此視歐洲爲合作伙伴。不同的是,歐洲國家和歐盟雖認識到與中國的合作不可或缺,但更強調中國發展給歐洲帶來了競爭,因此自2019年起既將中國視爲合作者,也視爲競爭者、制度性對手。這一認知變化,對歐洲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了消極影響。

4月26日,在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舉辦的首屆中歐關係高層次學術研討會上,一位資深的德國學者表示,誤解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瞭解的願望。我很認同這句話。中法兩國應多對話交流,懷着強烈願望去了解對方,積極客觀認識對方,增進理解,減少誤解,通過合作,影響和引領世界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2024年迎來了中法建交60週年。兩國以元首外交爲引領,持續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成爲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高水平互信與合作的典範。這一好的開端,對促進中歐關係健康發展,推動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具有重要啓示意義。

作者簡介:馮仲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中東歐研究院(布達佩斯)院長、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理事長、《歐洲研究》主編;中國歐洲學會會長、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爲歐洲戰略問題、歐洲一體化、中歐關係、歐美關係、北約、中國外交等。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