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薛高五歲半:榮於貴,困於貴

作者| 李佳琪

封面來源|鍾薛高官方微博

鍾薛高“賣不動了”,與消費者物理距離最近的快遞員感受明顯。

“今年基本沒派過鍾薛高的件兒了。”北京市朝陽區某商務園區的順豐快遞員告訴雪豹財經社,今年哪怕是天氣最熱的時候,他的快遞車上都沒有出現過鍾薛高的產品。負責派送北京西三環附近多所高校、小區快遞的另一位快遞員同樣如此。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線下渠道。據北京、天津、太原、杭州、海南、成都等城市的多位消費者反饋,從沃爾瑪、永輝、好特賣等大型賣場,到羅森、全家、711等便利店,再到美團、餓了麼等即時配送平臺,不少商家都在通過打折、團購、買贈等形式出手鍾薛高的囤貨。

在小紅書上,以“鍾薛高打折”爲關鍵詞的筆記多達數百篇。人們注意到,鍾薛高在羅森便利店打起了五折,某商場搞活動買一送一,沃爾瑪特價的鐘薛高“比批發還便宜”。有人驚歎道,“支付寶活動88元買了10支,延遲發貨又多給10支。”

雪豹財經社隨機走訪了北京的5家社區小店,店內鍾薛高的產品大多還保持原價,囤貨不多的小老闆們抱着賣一根賺一根的心態,後續也不再有補貨計劃。“要的多就給你便宜點,都拿去。”一位小店老闆表示。

“大多數雪糕品牌的保質期在18~24個月,鍾薛高只有90天(可可類12個月)。這個被鍾薛高視爲優勢的特點,在線下渠道卻很容易碰壁,大型商超通常只會進保質期在9個月以上的貨,低於3個月的很難進入商超流通。”北方某三線城市最大的雪糕經銷商裴冰(化名)總結道。

裴冰告訴雪豹財經社,由於價格高且無顯著口感優勢,鍾薛高在線下渠道的復購率很低。早在2021年,幾波跟風過後,擔心“砸在手裡”的小店店主們就已釋放出了收手信號。

“下游的店囤貨嚴重,不願意補貨,我們也只能賠錢做買賣。”裴冰表示,鍾薛高銷售的最後一波小高潮發生在去年的“雪糕刺客”輿論風波後,很多消費者出於好奇買來嚐鮮,小店店主們紛紛找他拿貨。但好光景只持續了半個月左右,“後面就再也沒有了”。

據久謙中臺數據,2023年4-7月,鍾薛高全網銷售額(抖音+天貓+京東)同比負增長。

在今年年初的經銷商大會上,鍾薛高首次以發佈會形式推出了新品AI雪糕Sa’saa,官方定價3.5元/支,內部代號:鍾薛不高。

但這場“平價+AI”的營銷,高光時刻止步於發佈會當日。此後,Sa’saa不僅在線下渠道沉不下去,在電商渠道也曾被當作贈品推銷到消費者手中。

今年10月,一場發酵於小紅書的討薪事件再次將鍾薛高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鍾薛高的微信公衆號和微博,分別在今年8月11日和8月22日之後停止更新,堅持最久的抖音賬號也於10月25日後停更。

銷量下滑、口碑受損,跌落神壇的鐘薛高翻身無望了嗎?

事業順風順水、一路綠燈的鐘薛高創始人林盛,在人到中年時,他親手創立的品牌遭遇到了紅燈。

2004年,畢業5年的林盛開始創業做廣告公司,服務了康師傅、大白兔、冠生園等多個消費品牌。2015年、2016年,林盛相繼操盤服務了兩個東北雪糕品牌馬迭爾和中街1946,將二者捧出圈。

2018年3月,諧音“中國雪糕”的鐘薛高誕生,林盛的野心是“做中國最好的雪糕”。

據鍾薛高發布的數據:2018年雙十一,其兩萬支單價66元的厄瓜多爾粉鑽雪糕在15小時內售罄;2019年,鍾薛高全渠道銷量突破1500萬支,營收破億;2020年銷量破3400萬支,營收破億的時間縮短至半年。2021年5月至次年5月,鍾薛高賣出了1.52億根雪糕,增長176%。

鍾薛高彷彿在一夜之間火起來了。前述快遞員告訴雪豹財經社,鼎盛時期,他們的物流車上每天都能看到幾箱鍾薛高的產品。

2021年,林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信心滿滿地表示,鍾薛高“天花板尚遠”。

電商渠道高歌猛進的同時,鍾薛高從2019年開始向線下渠道滲透,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開出了十幾家門店,並在夫妻店、便利店設置銷售點位。

山西省太原市的雪糕經銷商張樂(化名)是第一批吃到紅利的人。

2020年,張樂僅憑鍾薛高一個品牌就創下了近600萬元的營收,毛利高達近200萬元。這一成績讓尚未接觸到鍾薛高的省內同行們眼紅壞了。

2021年,鍾薛高的業務員第一次找到裴冰時,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本市的獨家代理。除直對廠家的大型商超外,全市的零售店都要從他那裡拿貨。

憑藉鍾薛高的知名度,裴冰的業務員們在推廣時毫不費力。小店老闆們對其不菲的價格並不排斥,只是拿貨並不多。“每件貨有20根,一般拿個1~3件,賣得好的五六天能賣出一件。”裴冰告訴雪豹財經社。

老於是裴冰衆多下家之一,他在當地市中心某中高檔小區的正門附近經營一家100平方米出頭的便利店。

老於告訴雪豹財經社,雪糕類產品線下分銷的利潤分配相對穩定,各個環節一般能拿到20%的利潤。終端零售店的進貨價通常是零售價的七到八折,而鍾薛高由於定價較高,且終端提價現象時有發生,他能獲得40%~80%的毛利。

裴冰的觀察和判斷是,幾大乳企在線下渠道的盤子已經非常穩定,鍾薛高之所以能快速打動經銷商,除了品牌效應,還因爲它下沉初期沒有專櫃投放、預付款金額、銷售業績指標等要求。而伊利、蒙牛等傳統品牌的這些指標逐年遞增,令經銷商們壓力巨大。

據林盛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的數據,2020-2022年,鍾薛高線下渠道銷量佔比從20%逐年上升至50%、60%,經銷商數量也從60家增至超500家。鍾薛高飽嘗自己在新業務增長曲線上的勝利果實。

然而,線上線下高歌猛進的同時,鍾薛高跌落神壇的伏筆也早已埋下。

2020年,鍾薛高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擴建部門、擴招員工,從頭部消費品及互聯網公司引進數十位中高層管理者,搭建起全新的流程標準。

此後兩年,鍾薛高員工總數從20人左右增至上百人,部門數從不到5個擴充至20多個。有媒體報道,進入2022年,鍾薛高甚至有部門提出,研發週期需要延長至9個月甚至一年。但各部門間並未如林盛預期般形成合力,反而出現了配合不力的情況。

張樂、裴冰等大經銷商們,也在短暫的狂歡後陷入了困局。

2021年,接手鍾薛高的代理幾個月後,裴冰不僅沒賺錢,還虧損了十幾萬元。“這十幾萬對我來說影響不大,但也算長了教訓,網紅還是不靠譜啊。”他向雪豹財經社抱怨道。上一年賺了近200萬元的張樂,到2021年也開始想法設法地“賠錢出貨”。

老於賣了一年鍾薛高,消費者單次購買5支以上的情況只出現過兩次,還是在疫情期間,“人們憋在家沒事幹,就是吃和買”。

被貼上“雪糕界愛馬仕”標籤的鐘薛高,一度打破了被哈根達斯等外資品牌壟斷的高端雪糕市場,用亮眼的數據表現給國產雪糕品牌造了一場高端夢。如今,隨着鍾薛高一步步陷入困局,這場高端夢也瀕臨破碎。

艾媒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者購買單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價調查中,3~15元價格區間的佔比最高,15元以上的嚐鮮後基本無人問津。

過去,老於的小店一天營業額能達到7000~8000元,但今年以來只有3000~4000元。“大家都開始省錢了。”老於感嘆道,作爲衆多“可選消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員,即便是近年來銷量最好的3~5元價格帶的雪糕,今年在他的小店裡也開始賣不動了。

裴冰今年以來的整體銷量也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旺季銷售額連以往淡季的一半都不到,他的倉庫裡至今仍有價值600萬元的庫存。

他清楚地記得,4月原本是如火如荼的備貨季,但今年銷量突然下滑,讓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寒意。“即使賠錢也要儘可能地將庫存出手變現,才能保證正常運轉,否則很快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裴冰告訴雪豹財經社。

五年狂飆,一朝失速。火於營銷的網紅品牌,終未能因營銷而長紅。“栽樹者”鍾薛高,接下來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