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借“金”向穩 生產投資更具活力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黃盛、實習生張欣怡)每逢節假日的晚上,湖南省長沙市黃興路步行街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從最初的路邊擺攤,到門面批發和現在的店面開設,自己曾面臨租金、員工工資壓力和生產經營困難。”步行街上的“羅家臭豆腐”小吃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們向當地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後,僅三天時間就獲得了100萬元貸款。

中小企業牽動着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與就業和民生息息相關。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爲89.4,比上月上升0.1點,連續兩個月回升,高於2022年、2023年同期水平。在這背後,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質效不斷提升,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的力度進一步穩固。

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介紹說,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有所改善。4月份,資金指數爲101.2,比上月上升0.2點,仍處於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其中,融資指數爲91.2,比上月上升0.1點。流動資金指數爲85.8,比上月上升0.3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6個行業融資指數和8個行業流動資金指數有所上升。

——貨幣政策持續發力,暢通更多資金渠道。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規模、繼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擴大普惠小微單戶授信額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從貸款投向看,中小企業信心穩步回升,生產投資更具活力。綠色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增速近20%,爲經濟持續注入新動能。

此外,今年一季度,簽發票據的中小微企業超過14.4萬家,佔全部籤票企業的93.2%;辦理貼現的中小微企業爲16.9萬家,佔全部貼現企業96.5%。

——各地支持政策頻出,優化金融服務舉措。各地紛紛推出臺政策措施,設置專項獎勵貼息,加大中小企業信貸投放力度,發揮融資擔保體系增信作用,降低融資成本。

比如,上海構建中小微企業“紓困融資”長效工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運用好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釋放的長期可用資金、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加大擔保貸款力度等。陝西開展“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陸續投放2000億元信貸惠及全省中小微企業。河南加快構建重點產業鏈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促進機制,搭建“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常態化對接協作機制。江蘇省出臺中小微製造企業設備購置更新改造擔保支持政策鼓勵,爲中小企業設備購置更新改造貸款提供優惠費率的擔保增信服務……

——科技金融更有質效,護航中小企業全週期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全週期和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級改造,迎來更多金融資源的精準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今年3月末,民營經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7%,佔各項貸款的比重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授信戶數同比分別增長20.3%、7.5%,3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3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 20.4%,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餘額 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9%,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任興磊對此表示,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經營風險較高,違背傳統金融機構風險規避特點。他建議,優化宏觀金融環境,健全政策支持體系;鼓勵數字普惠創新,重塑金融服務模式;開發錯位金融產品譜系,精準適配差異化需求;健全完善金融風控體系。

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之外,也需要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認爲,金融業可以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實現數字化轉型,簡化交易環節、開展智能風控,降低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成本,提高企業金融服務可得性。

也有專家建議,要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量價並舉、長短結合、激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在總量上保障流動性更加充裕,在價格上適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在結構上加強“精準滴灌”,進一步穩定中小企業的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