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ESG永續轉型最大拼圖/益鈞回收尿布 點廢成金

益鈞環科業務部副總經理沈國芬,展示由廢棄尿布回收再製的產品。記者蔡宗儒/攝影

在2023年亞太永續博覽會中,很多人對益鈞環保科技(6912)的攤位設計印象深刻,因爲從主視覺牆、展示櫃、兒童桌椅、彈珠檯、層架、地板到公司名片,全部都是由「回收的尿布」做成的——整個攤位使用將近35,000片回收尿布,減碳量高達1,823公斤。

創新技術分解廢品

藉由益鈞環科獨步全球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過去只能被當作「垃圾」處理的廢棄尿布,至今能夠被分解、還原成紙纖、塑膠粒子和超吸水聚合物(SAP)三大材料,並進一步做成各類紙品、塑膠製品及廣泛的工業應用,例如筆記本、擦手紙、塑木棧板、土壤改良劑、工業或特殊性廢水的吸附材,像是廢棄尿布的魔術。

點廢成金的技術開發,源自於一個助人的善念,以及一羣人鍥而不捨的努力。

益鈞環科研發部副總經理吳倍任回憶,早在2016年,當時新竹縣環保局致力推動垃圾分類和減量,而長照機構、養護中心等單位產生的事業廢棄物以廢棄尿布爲最大宗,因其含水量高、不易分解的性質,成了棘手問題。每天動輒一、二公噸的尿布垃圾,專業清運費高達數千元或上萬元,也加重了機構成本負擔。

異軍突起闖出佳績

由吳倍任領軍的技術研發團隊,想辦法將廢棄尿布至少脫水減重一半以上,這樣垃圾量變少,清運費也降低了。「但要將使用過的尿布集中清洗脫水,其實並不容易,光是這個步驟就花了一年多時間,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他說。

2019年,益鈞環科正式成立,諧音隱含「異軍」突起之意。隨着2020年循環經濟在臺灣成爲顯學,益鈞環科承襲母公司益州集團循環永續經營信念,持續開發出領先全球的專利配方與技術,透過清洗、殺菌、破碎、分解、高度純化及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等步驟,將尚未被列爲應回收項目的廢棄尿布還原成原物料,不但大幅降低環境污染,同時達到產品永續利用。

吳倍任表示,目前各國對於廢棄尿布的處理方式,大部分是送垃圾焚化爐。如果每片尿布平均重量爲60到80公克,吸收排泄物的尿布大概乘以四倍的重量,因爲含水量很高,在焚化爐裡有點像在「燒水」的概念,能耗大、碳排多,且容易影響爐溫變化,造成爐壁龜裂損壞。

此外,比起傳統尿布回收作爲填充材料或助燃料,例如把廢棄尿布轉製爲廢棄物衍生燃料(RDF)、固體再生燃料(SRF)等,益鈞環科將廢棄尿布變成原料的做法,開創了高價值且多元化的應用方向。

據估計,臺灣長照機構、醫療院所、月子中心等每天約產生400多噸廢棄尿布,加上家庭廢棄尿布,每天產出總量逾1,300噸。2025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廢棄尿布處理需求會愈來愈大。

益鈞環科業務部副總經理沈國芬指出,目前該公司處理的廢棄尿布有兩大來源:一是尿布工廠的不良品、邊角料,或尿布即期品、過期品等,已取得經濟部核發的許可證照;一是長照機構、月子中心等事業單位的廢棄尿布,衛福部正在審覈相關證照中。

爲提供「尿布回收再利用」的創新技術服務,益鈞環科不但與廠商合作研發、設計和製造相關設備,同時也針對還原的紙纖、塑膠粒子和超吸水聚合物三大材料,尋求下游廠商共同開發可能的產品應用。

「我們曾把第一批還原的紙漿交給臺灣知名品牌大廠,結果被罵得臭頭,因爲連一張紙也做不出來,統統破得亂七八糟的。」吳倍任坦言,當時不太清楚如何產出可用的材料,而能夠找到大廠合作,其實透過很多請託管道和關係,「那一次測試機會失敗了,也不會有下一次了!」

吳倍任有感而發地說,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因爲還在測試中、沒有量能,很難與大廠有合作機會,因而轉向中小型企業招手。他強調,「以大帶小」專案計劃目的是爲了產業鏈的升級,包括技術、資訊的整合串接,打造價值供應鏈。

益鈞環科的ESG心法 圖/經濟日報提供

再生產品獲GRS認證

沈國芬更雀躍地分享,益鈞環科日前已取得「全球回收標準」(Global Recycled Standard, GRS)認證,代表該公司回收材料和最終產品符合規範,而且從原料到最終產品的全供應鏈都是可溯源的,增加品牌可信賴度。

益鈞環科不僅和臺灣科技大學合作設計尿布回收專用的各項載具,同時與設計師、紙廠、加工廠等攜手開發一系列再利用產品,盼能吸引更多人關注並加入尿布回收再利用的行列。

沈國芬舉例,與臺科大設計系特聘教授宋同正的合作經驗,其實不限於產品的設計,而是服務流程的設計。「到長照機構收集廢棄尿布,以前沒有人做過,很多照服員平時夠辛苦了,如何讓他們在幫忙換尿布時願意獨立收集尿布,而不是直接丟到垃圾袋裡,需要花時間好好溝通。」

除了設計「尿布回收專用袋」(專用桶或車),可用以取代環保垃圾袋外,同時製作一本「尿布回收服務指引」,包含使用中文、英文、印尼文、越南文等不同語言,以及大量淺顯易懂的圖示說明,貼近使用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