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如何高質量發展

11月16日,在世界中文大會期間舉行的“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推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泰中兩國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泰國市場對會中文的專業人才需求量持續攀升。”泰國海上絲路孔子學院理事會主席頌德通猜表示,如何將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複合型人才,是一個重要課題。

“在印尼,中文技能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尤其是在那些有着大量中國投資和貿易的行業中。”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教育文化參贊李健介紹,最近,印尼6所頂尖大學成立了中文語言與創新中心,不僅加強中文教育,還提供符合行業標準的職業培訓,把技術能力與語言能力結合起來,幫助印尼學生應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就業市場。

“我們深刻體會到,‘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歐小武表示。

歐小武介紹,中國鋁業在幾內亞組建了中鋁幾內亞產教融合培訓中心,聯合山東濱州職業學院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建設幾內亞“中文工坊”,教授幾內亞本土員工中文,培養本土技術工人技能,提升企業管理人員水平,培訓社區居民蔬菜種植、畜牧養殖、施工技術、車輛駕駛等技能,已累計培訓2000餘人次,有力提升了幾內亞本土員工中文語言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提高了企業本土化運營效率,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歐小武提到的“中文工坊”,是近年來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爲適應新時代中外交流對國際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出的“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旗艦項目。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介紹,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語閤中心支持中資企業和職業院校在21個國家建立了28個“中文工坊”,累計開設各類教學班級300個,培養培訓各類企業人員1.6萬餘名,開發適應企業需求的“中文+職業技能”教材100多冊,培養培訓“懂中文、精技能”的本土教師400餘名。

“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走向海外,相關國家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胡志平認爲,“中文工坊”應以需求爲導向,強化校企協同,充分滿足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需求。企業要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學校要在師資、課程、教材方面做好準備,確保爲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培訓,不貪大,只爲實,以小而美、華而實爲目標,確保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在爲中資企業培訓海外本土員工的同時,“中文+職業技能”已經發展到學歷教育階段。中國職業教育在海外的首個應用技術大學——柬華應用科技大學,以其獨特的“中文+職業技能”本科雙學歷辦學模式廣受關注。

“在全球化經濟的大背景下,掌握專業技能和語言優勢已成爲職場中不可或缺的競爭力。”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秘書長、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柬方校長鍾耀輝表示,學校將繼續秉持“中文+職業技能”本科雙學歷辦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優化課程與教學內容,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吸引更多優質的中國教育資源,助力柬埔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是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新型教育形態,既有利於國際中文教育的轉型升級,又能極大推進職業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金華職業技術大學校長樑克東說。

樑克東建議,應積極探索數智時代的“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改革,發揮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優勢,以《職業中文能力等級標準》與專業標準爲引領,整合職業院校、“走出去”中資企業、海外高校、孔子學院、海外地方政府等多方力量,集成開發職業教育與國際中文教育的標準、課程、教材等資源,建立數字化特徵明顯的資源平臺和融合資源體系,做到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通、創新發展。

本報北京11月16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7日 第01版

作者:本報記者 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