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攜手日本尖端儀器商 提升毒物快篩效率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右二)與臺灣島津公司社長木戸信幸(左二)共同替「聯合質譜技術開發實驗室」揭牌。(中山大學提供)
檢測農藥殘留、搶救莫名中毒病患,再添利器。國立中山大學與世界第二大的日本科學儀器商合作,推出超高效率毒物檢測系統,不用5分鐘便能測出毒物種類,造福急診室第一線醫護人員及病患。
中山大學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毒物快篩中心)8日與臺灣島津(Shimadzu)科學儀器公司正式簽約,揭牌成立「聯合質譜技術開發實驗室」。
中山毒物快篩中心成立於2017年,擁有30多項國內外專利,首創將「大氣質譜儀」引入臨牀急診醫療,致力協助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以及藥物濫用等問題。不久前與高雄醫學院急診室合作,能迅速檢驗包括農藥、藥物、或食物急性中毒病人體內的毒藥物種類,提供急診醫師在急救上更精準的判定。
相較於傳統的毒物檢測動輒耗時一小時以上,目前毒物快篩中心平均檢測毒物不用五分鐘,甚至數十秒便能測出農藥殘留種類。中心主任謝建臺表示,目前中心採用「遊離源」搭配「質譜儀」的方式檢測,可快速運算分析毒物種類。臺灣島津科學儀器公司提供最新的質量分析裝置,預計能有效提升現行毒物檢測效率與精準度。
謝建臺表示,質譜儀檢測硬體設備一套要價500至1000萬元不等,爲了縮短檢測時間,未來考慮採用無人機的方式協助運送檢體,也不排除協助各大醫院急診室建置現場檢測設備。
除了農藥快篩、急診毒物檢測的應用之外,未來毒物快篩中心的化學物質分析技術,還能造福新陳代謝或神經精神醫學領域,甚至能將技術輸出至農藥濫用嚴重的南亞、大陸等國家地區,協助對抗毒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