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25跨年科學演講”:專家共話AI時代創新人才培養
(原標題:中科院“2025跨年科學演講”:專家共話AI時代創新人才培養)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和新浪集團承辦,微博、新浪新聞和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協辦的“復興路上的科學力量”2025跨年科學演講活動舉行。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常務副校長周建華、微博首席科學家張俊林圍繞“創新人才培養”議題,探討了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式,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給人才培養帶來的新挑戰、新機遇。
創新人才培養離不開“提問能力”
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一個好問題非常重要。那麼人才的“提問能力”是否可以被培養?如何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去激發他們對科學,對世界的好奇心?
對此,鄧子新院士表示,在科技體系裡,提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思考的深度,問題本身的高質量反映個性化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而觀察力和想象力又是創新性系統解決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教學體系中除了要強調知識的灌輸和獲取,還要啓發和鼓勵學生能夠提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不要成爲知識的奴隸,敢於去豐富和發展新的知識。所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都很重要。
周建華認爲,現在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主要制約來自小學時是聽話教育,中學更多的是做題,大多數老師擅長講的是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甚至看着答案去講問題。“其實提出問題是有技巧的,叫舉一反三。數學科學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提問題有三個方向:一是由此及彼的橫向延展;二是由淺入深的縱向挖掘;三是由正而反的逆向探求。所以這個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需要家長、學校、老師、社會來共同培養。”
“人工智能技術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張俊林表示,“我們可以用大模型來教會學生主動提問題。比如,蘇格拉底教學法可藉由大模型復刻,在該模式中,大模型向學生提問,學生作答並可反問,通過連續追問直至觸及問題本質。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答疑惑,還能引導他們識別何爲優質問題,進而提高其思考和提問題的能力。”
AI技術帶來人才培養新挑戰、新機遇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都頒給了人工智能領域,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成爲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一個明確方向。如何讓教育和孩子去適應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成爲當下的重要議題。
“人工智能的出現,並不意味着人們可以疏於勤奮、少思進取,相反,這意味着科技創新進入到了一個新的起點。”鄧子新表示,“這要求我們要結合學生不同學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整理和分享優質的人工智能教學經驗、教學資源,開發適當的人工智能課程,與其他傳統學科進行有機融合,形成跨學科的教學模式,這是人工智能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
周建華認爲,在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能無法替代老師。“但一個從來不用人工智能的老師,很快就會被善於使用人工智能的老師替代。將來老師的標配,是一個老師身邊有多個AI助手,它們幫老師批作業、推送各種學生數據,使老師能精準判斷學生的問題所在。這對撬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個人發展以及提升教育的整體質量都很重要。”
張俊林則重點從助力學生成長角度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應用前景。他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每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如AI工具可以支持兒童的藝術創作,通過人機協作,小朋友們只需要提供簡單的故事情節描述,即可自動生成連環畫或小型電影,這種方式將激發和增長學生的藝術興趣,大大提升了創作的可能性。中學生藉助AI創作出卓越藝術作品的場景已不再遙遠。
張俊林還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人才選拔方面的應用。“如果想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創新人才篩選上,核心的一點,是要從多個維度定義好什麼是創新。如果定義比較清晰,我認爲人工智能對於我們篩選創新性人才是有很大幫助的。”張俊林還分享了微博歡迎的人才標準。“在企業裡面做技術,可能要兼具三個素質:第一要有科學家的創新思維;第二要有工程師的實幹精神;第三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如果有人能同時涵蓋這三個能力,那一定是非常優秀的企業研發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