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排萌妹子 陳怡如出身排球世家奉獻不悔

中纖女排主將陳怡如。(圖/中華排協提供)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準備好,不怕沒機會。你,準備好了嗎?」陳怡如說。

擁有位國手老爸,是助力還是阻力?其實兩者皆是!阻力和助力拉扯孰勝孰負?很難逆料。「沒有礁石就激不起美麗浪花。」睿智的中國人纖「大眼妹」陳怡如選擇正面看待、用實力粉碎流言,譜出1-1≠0而是>1的梭哈人生

臺灣師大碩士班畢業的陳怡如,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人稱「大眼妹」。2013年東亞運動會,他清新可人的模樣,讓地主觀衆爲之傾倒,也謀殺了不少攝影記者記憶卡,很多大特寫被放上網路,被封爲中華女排隊「萌妹子」。

陳怡如國小時原本學舞蹈,由於爸爸陳寶源排球教練,經常把漂亮的小怡如帶在身邊,耳濡目染下,陳怡如逐漸對排球產生興趣,前鎮國中一年級開始打排球,高中時期加盟高雄縣中山工商女排隊。

出身排球世家,父親陳寶源又是前中華隊國手,這樣的「背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確,有爸爸帶路,陳怡如是可以比其他人少走一些冤枉路,但不可避免的,也會因此有一些流言蜚語傳來傳去,這個「光環」也一度成爲她的心理障礙

從小到大,陳怡如一直以爸爸爲榮,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球技可以跟爸爸一樣棒,所以她自我要求極高,練習時兢兢業業,也很低調,但外界耳語卻讓她很受傷,「很多人私底下都在說,我是靠着爸爸的關係,才能進入排球隊的。」

有些人可能因爲自認後臺夠硬,抱着隨隨便便的態度練球;有些人可能受不了這些耳語,因此產生排斥感,甘脆不玩了;也有人不甘心因此放棄自己的最愛,選擇用努力和實力終結流言,而最終能夠闖出一片天的,只有第三種人。

對於這些耳語,小怡如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練球,讓外界看到自己的實力,這些耳語纔會慢慢消失。想通之後陳怡如豁然開朗,決定化壓力爲動力,更加努力練球,「我要證明,自己能進排球隊,靠的是實力,而不是背景!」

國中國文老師送給她的這句話:「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有準備,不怕沒機會。你,準備好了嗎?」,在遭遇到挫折及不順遂的時候,也常常帶給陳怡如力量,讓她可以讓我深刻地去反省、檢討自己不足的地方。

有時後太急於求成,結果卻不如預期時,陳怡如會用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這句話。

「也許老天爺認爲我的能力及歷練還不夠,還沒準備好,纔不讓我這麼順心完成目標。這句話就像大海中的浮木一般,讓我失意時不至於喪志,也提醒着我,必須先做足全面的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掌握命運。」

排球路上,陳怡如覺得自己很幸運,除了有爸爸可以幫她解惑外,也沒受過特別嚴重(需要開刀) 的傷害。

競技運動員長期處於高強度的訓練狀況,難免會產生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運動員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要非常瞭解,而且要具有高度敏銳性,適當的在訓練上做調整,才能夠有效減低發生運動傷害的機率。」

除了惱人的運動傷害外,低潮也是運動員和人生中必須面對的課題。「有時候,我很快就能調整過來,有些時候,低潮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就像一面撞不破的牆。以前的我,很會鑽牛角尖,一直糾結於爲什麼打不好?達不到教練的要求。」

中山工商一年級時入選中華青女排隊的陳怡如,進入臺灣師大競技系後,心智成熟了不少,「高中時常會重複犯一些錯,老是挨教練的罵,卻一直不懂到底問題出在那兒,上了大學後突然開竅了。」

雖着年紀漸長和經歷更豐富,陳怡如漸漸學會如何跟低潮共處。「每次遇到瓶頸時,我就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專注於如何把動作做正確、到位,往往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讓我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沒有礁石就激不起美麗的浪花,學會與低潮共處,勇敢面對它的出現,才能將阻力化爲助力。」陳怡如說:「只要你夠堅持,努力踏實的走在正確的路上,用心去體會顆球。跨越瓶頸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2013年,23歲念碩士班一年級時,陳怡如第一次被徵召進中華女排培訓隊,身披中華隊袍戰袍參加過很多國際賽。印象深刻的比賽之一,是今年9月在越南舉行的亞洲盃女排賽,預賽對上泰國隊那場。

泰國陣中有兩個非常資深的老將,還有多名近幾年竄起,身材條件及身體素質都非常優秀的年輕球員。賽前領隊蘇恆振及教練團不斷鼓勵中華隊,比賽結果只方大戰五局後,決勝局中華隊以14:16些微之差飲恨。

「在這場比賽中,尤其是第五局後半段,我看到兩位泰國老將非常沈穩冷靜地帶着年輕後輩,一顆球一顆球地從落後情況追上我們,並且獲得最終勝利,不管是她們的技術、經驗和領導者風範,都充份地體現了『老將的價值』!」

比賽結束過後,陳怡如不斷地在思考。「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畢竟在球隊中,我也已經是最年長球員,我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排球員生涯當中,變成像泰國隊那兩位老將一樣,能在球隊陷入困境時,成功幫助球隊突破逆境。」

陳怡如用「大隻雞慢啼」形容自己的排球人生。「我13歲開始打球,到23歲才被選入中華隊,其實自己真沒想過能有機會入選中華隊,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代表臺灣出國打比賽的機會。」

13歲開始接觸排球至今,陳怡如笑說:「以前國高中訓練辛苦時,總是喜歡嚷嚷着以後不打排球了,現在才發現,排球已經離不開我的人生了。」

對陳怡如來說,排球不只是一項運動,「透過排球,我學習如何與隊友合作,一羣人爲了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同甘共苦,過程中培養出革命情感,增加了許多美好珍貴的回憶。」

雖然身爲運動選手,要犧牲很多的假日、休息、玩樂的時間在做訓練,但有舍纔有得,陳怡如說:「這些犧牲,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值得而且有意義的。」

企排6年打到現在保持全勤,對自己那一年的表現最滿意?陳怡如說:「沒有。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每年都期許自己要比過去更成長、更全面,每年企排結束,我都會徹底檢視自己不足的地方,以及探討自己可以更精進的部份。」

不同於某些人「利益掛帥」的作法,一路走來,不管是對於栽培她的臺灣師大、中國人纖隊還是教練,陳怡如待人處世始終抱持顆感恩的心,是中國人纖執行教練張恩崇眼中,球技和球品兼備的好球員。

陳怡如說,打球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但無論再難熬,都要選擇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唯有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做對的事情,纔有機會衝破困境。」

除了繼續在排球場上奉獻青春歲月外,接下來陳怡如還想要進修博士班

「這是我人生重要目標。我想將碩士班時學到的理論實務融會貫通,應用在排球場上。我在做研究時,自己是研究者也是實驗者,深刻體會到學術理論帶給我在技術上和心理素質的成長,依此,我纔想要再更進一步進修博士班,充實自己。」

在陳怡如的心中,排球這個篇章,是未完待續的。「即使日後從選手身份退下,我也希望能繼續爲排球盡一份心力。」陳怡如說。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