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赴美留學生現在是什麼樣子?
《留學》雜誌專稿 關於中國最早的赴美留學生,國內外學界公認是容閎。國內不僅把容閎作爲第一個留學生來紀念,更把他放到中美教育交流的開拓者這一位置上。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倡導並且主持了中國的留美幼童計劃。
2008年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選了一門《美國高等教育史》,教授叫Marybeth,是個研究美國黑人高等教育的專家,很有影響力,也是奧巴馬總統教育顧問專家團的成員。她的研究風格很具有批判性,總在尋找美國教育中的不公平,鼓勵我們去探究事實。這門課讓我改變了對歷史的看法。
歷史研究更多不是懂得發生了什麼,而是去看不同年代的人,在不同的背景下,受什麼樣的影響,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描述那個發生。所以,歷史中的事實,實際上是後人的描述中的事實。而歷史研究實際上是通過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去儘可能客觀地還原事實。
期末的時候,最重要的考試就是自己挑選一段美國高等教育歷史上的事情,蒐集史料,然後陳述結論。由於我碩士期間的另一個專業是跨文化交流,我很自然就把興趣放到了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這個方向上。
我力圖從另一個角度體現150年前的赴美留學情況。有幾點值得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耶魯大學在當時不像現在這樣富有,慷慨地給國際學生助學金。容閎在美國的學習,特別是進入耶魯之前,得到來自教會的資助,條件是畢業後要回國傳道。但是容閎後來改變主意,所以資助就從教會轉到其他來源(Ladies Association Savannah)。後來耶魯接收第一批中國留美學生,也有財政上的考慮。耶魯是一所私立學校,學費是很重要的一個財政來源,而當時美國聯邦和州對於私立大學的財政支持並不是很多,所以中國留美計劃這樣一個由國家資助的項目對於耶魯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拖着辮子的留學生們也對當地的經濟有所貢獻。中國學生在進入各個大學之前,在Hartford的預備學校學習,住在當地的寄宿家庭,這些寄宿家庭的費用也由清朝政府支付。但中國學生並不是第一批來到Hartford的亞洲人。在他們到來之前,當地已經接納了300名日本留學生。
其次,容閎在耶魯的學習和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的成績很不好。現在的中國學生在美國讀書,數學是一大優勢,但是150年前,大清出去的中國學生,對數學幾乎是一竅不通的。所以數學一直是最令容閎頭痛的學科。他第一年的平均GPA 是2.12,第二年降到了1.65。但是容閎非常努力,他在辯論中表現很出色。
容閎在耶魯期間非常孤獨。彼時的耶魯,以白人爲主,遠不像今天這樣多元化。根據容閎的朋友Twithell敘述,容閎是一個天性非常內向的人,在耶魯的時候比較邊緣化。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敘述,內在的原因是語言和文化的隔閡。
容閎在回國前,已經取得了美國國籍。他在耶魯畢業後,考慮過申請耶魯的工程學院(Yale Sheffield Scientific School),學習化學,農業,或者醫學。但是在19世紀中葉,中國人和日本人在美國這些技術領域工作的機會非常渺茫,這可能也是容閎最後放棄申請的原因。
另一個促使容閎回國的原因是當時美國對華人的排斥。儘管排華方案在若干年之後才通過,當時的美國華人境遇就已經很糟了。除了固有的膚色歧視之外,還有華人自己的因素。在1850年左右美國有一次非常大的抵制華人的風潮,誘發原因是華人經營的洗衣店對美國同行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因爲華人勤奮,人工費便宜,所以華人洗衣的價格遠遠低於同業,這直接造成了同行的排斥。
總之,回頭看這段留學的歷史,我們會發現150年前的境況,和今天相同亦不同。中國比從前強大了很多,但今天我們走向西方,也同樣面臨着語言、文化、政治、環境等挑戰。我們要把一切快樂和艱難都仔細記錄好,不要把一切想象得無比美好,也不要遇到挫折就覺得一切無比糟糕。我們應當知道,客觀就是常態,常態就是生活本身。(作者:李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