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被低估的千年古都,不在河南,不在陝西

在我們的歷史記憶中,有這樣一座古城:

在這裡,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造就戰國七雄中能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北方霸主;漢高祖劉邦大戰匈奴,崛起中的大漢與巔峰時期的草原雄主展開極限交鋒;北魏孝文帝在此厲行改革,澆灌出盛世的種子,餘秋雨評價“中國由此邁向大唐”……

這就是——

大同

低調的大同,也是千年古都。

攝影/李文博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重新認識了山西,發現了黑色的“煤”與“醋”背後的異彩紛呈的古建築寶庫;也就有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大同,這座距離北京只有330多公里的低調古城。人們涌向這裡,感慨於重修過後更顯宏偉的巍峨城牆,流連於屹立千年壯麗精美的雲岡石窟,驚歎于飛架在絕壁之上的懸空寺……而這只是大同萬千風采的一部分。

這座城市曾三度成爲王朝的首都、陪都,但與洛陽、南京甚至北京等其他古都相比,她總是多了一分戰火烽煙淬鍊出的雄壯與凝重。自2300年前建城以來,她一直佇立在黃土高原的東北緣,擔當三晉之門戶、北方之鎖鑰。她是農耕與遊牧的結合點,是中華與西域對望的一扇窗;她見證過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相遇,親歷過王朝的興衰輪替。漫長歲月、無盡色彩將大同渲染成一座格外厚重又豐富的古城。

華嚴寺普光明殿,修復創作後的壁畫。

攝影/社長的旅行日常

地上文物看山西,沉浸式穿越2300年

歷史的厚重感,從大同城牆撞入眼簾的一瞬間撲面而來——城高四丈,馬面城墩齊整排布,肅穆之中隱有穿越2300餘年的金戈之聲。

這道城牆是現代修復的產物,但規模與外觀都參考了明清遺蹟,更重要的是:漢、北魏、唐、遼、金、明,歷朝歷代在這片土地上修築的城池位置幾乎沒有變化,都可劃入這道城牆的輪廓(漢時城址更偏北,約與北魏平城遺址重合)。當你站在永泰門上俯視古城,便與北魏故人凝望着同一條城市中軸線,遼金時的華嚴寺與善化寺、元時的關帝廟、明時的鼓樓……這些城中古蹟,就是層層重疊的千年時光。

大同鼓樓也落在這條交疊千年的中軸線上。

攝影/趙高翔

這樣千年不移的城市其實很少見:人總要繁衍遷徙,城市便會隨之變遷。大同爲何始終駐守在原地?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到,呂梁山、太行山、燕山交匯于山西北部,斷裂的地層與噴發的火山共同在羣山間撕扯出開闊的平原,是爲“大同盆地”。在這片土地最南端與最北端,有兩個中國人無比熟悉的名詞:“雁門關”和“陰山”。

大同市位於陰山餘脈的腳下,城址千年未變。

製圖/劉耘碩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陰山是蒙古高原的最南緣,隔離開“農耕”與“遊牧”兩種生產方式的天然屏障,而這道屏障恰在大同盆地北端形成破碎的缺口。大同城不得不像一顆釘子一樣死死釘在雁門關外、陰山腳下,避免整個山西乃至北方門戶洞開。山川不移,城池不改,就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使命。

人們都知道千古雄關雁門關,

卻少有人知道大同是雁門關外的第一道邊疆防線。

攝影/邱菲爾

每逢王朝更替,大同便成爲政權爭奪交鋒的主戰場。時過境遷,烽煙遠去,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帝王們在城市留下的痕跡依然被保留下來,成爲獨一無二的文化沉積。

如今很流行到山西看文物,去過的人往往盛讚古建築中藻井之精美、裝飾之繁複。但站在華嚴寺大雄寶殿的門前,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大!

華嚴寺經歷過元、明、清、當代幾度修繕,

寺中大雄寶殿與薄伽教藏殿是寶貴的遼金木構建築。

攝影/AKA阿佟木

這是現存體量最大的遼金木構建築之一,僅臺基就有四米多高,殿頂的一對琉璃鴟(chī)吻更足有4.5米之巨。站在檐下,只覺得碩大的枓栱與蓮花瓣狀的壼(kǔn)門連成波浪,層層疊疊地向你涌來。走入殿內,宏大的感覺更加明顯。遼金建築的一大特點便是使用“減柱法”營造開闊的空間,相比同時期的宋式建築又更多地繼承了晚唐的豪邁風格,更顯得氣勢雄偉。

大雄寶殿頂端的鴟吻,比故宮太和殿屋脊的正吻還要龐大。

攝影/iwamatsu

薄伽教藏殿相當於寺內的“藏經閣”,外形同樣是簡潔渾厚的調子,卻內藏乾坤:圍繞三面牆立有木造壁藏和天宮樓閣,雕刻手法極爲精巧,很有“一沙一世界”的美感。殿內菩薩造像最有特色,有的頭戴脫胎於遼代貴族冠冕的鎏金高冠,有的身着甲冑,頗體現草原民族對軍事的重視。這些菩薩的姿態也不像我們常見的那樣淡然肅穆,特別是殿內一尊“合掌露齒菩薩”,體態婀娜、朱脣微啓,倒像是天真爛漫的“少女姿態”。

合掌露齒肋侍菩薩,被譽爲“中國維納斯”。

攝影/朱雨生

城南的善化寺也建於遼金時代,但人們走入山門,往往先被明代修建的“四大天王”彩塑吸引了眼球——原因無他,實在是“天王”表情過於生動,算是佛教世俗化爲當代網絡表情包事業做出的寶貴貢獻。

步入大雄寶殿中,就能看到正正經經的金代彩塑了。五方佛、二弟子、肋侍菩薩、二十四諸天……每一尊都帶着遼金彩塑特有的圓潤與華美,特別是二十四天中“功德天”像,面容寧靜,眸光如水,好像時間流過她身畔時都會變慢一樣。看過彩塑,別忘擡頭,殿頂藝術精品——藻井。更是精美到一雙眼睛不夠看的程度。

是廣目天王,不是“藥丸”天王!

攝影/社長的旅行日常

轉過古城,再去恆山,絕壁之上的懸空寺是比恆山本身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第一次見到騰空架在懸崖上的懸空寺,你或許也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此龐大的建築,怎麼可能只憑幾根纖細的立柱就屹立千年不倒?

確實,只靠幾根立柱是不夠的——實際上這些柱子幾乎就不承重,修建來主要是爲了讓遊人安心。這座“空中樓閣”的重心深嵌在山體之內,“飄飄欲仙”的表象之下是極爲堅固的力學結構。

懸空寺下的支柱輕輕一推就會晃(但不要嘗試)!

圖/視覺中國

懸空寺之“奇”不止於外表,更“奇”在儒釋道三教合一。懸空寺內,有供奉道教呂祖的純陽宮,有供奉佛祖的雷音殿,三教殿中更把佛祖、老子、孔子一起供於神壇之上。能有如此奇景,不愧是有容乃大的大同。

絲路明珠,中國由此邁向盛唐

大同西郊,最引人流連的去處莫過於佛國勝境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穿越千年的神秘微笑。

攝影/朱雨生

它開鑿於北魏年間,建造歷時70餘年,在武州山下鑿成綿延一公里的石窟羣落,正如地理學家酈道元筆下描述,“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今日遊覽,看到十餘米高的巨大佛像臉上帶着穿越千年的神秘微笑,人們仍不由得動容於這千年一窟的魅力。

雲岡石窟裡還隱藏着更深的秘密:它是我國諸多佛教石窟中尤其具有西域色彩、“胡風胡韻”的一個。不僅是古印度,也不僅是中西亞,在雲岡石窟中你能看到希臘式的立柱、羅馬式的造型,簡直就是全方位旁觀了中華民族與世界的一次握手。

雲岡石窟鼎盛時期的石刻,風格鮮豔富麗。

圖/視覺中國

文明的融合總是漸進式的,這一點在雲岡石窟中也有體現:

第20窟的露天大佛,屬於雲岡石窟最早期雕刻的一部分,造型古樸凝重,很是莊嚴。仔細看,這尊佛像高鼻深目,十足西域長相,身上的袈裟穿法也是標準的犍陀羅風格;北魏太和年間,雲岡石窟進入開鑿高峰期,石刻內容越發繁複華麗,特別是第12窟“音樂窟”,雕飾着侈麗的歌舞場面,其中還大量出現了琵琶、豎箜篌、篳篥等西域樂器,分明是一場盛大的文化狂歡;最晚出現的石窟則漢文化元素愈濃,身材清瘦、褒衣博帶的人像也就越多。

雲岡石窟最出名的“露天大佛”,是不是很有西域風格?

攝影/AKA阿佟木

豐富且熱烈的雲岡石窟誕生在大同,這並非一種意外。公元五世紀,北魏王朝定都於平城,即今天的大同。在將近100年的時光裡,大同都是絲綢之路東端最重要的一座城市,與西域聯繫之緊密遠勝漢朝,波斯薩珊王朝的銀幣、中亞粟特的寶石器皿伴隨着飛揚的胡旋舞步源源不斷地涌入國門。

大同市博物館藏的玻璃小瓶,

反映着北魏平城與絲綢之路的密切聯繫。

圖/視覺中國

北魏之後再過百年,中國便將步入盛唐,“萬國衣冠拜冕旒(liú)”的盛世之種便是在此時悄悄紮下根來。正如雲岡石窟一側山坡上餘秋雨題寫的石碑所云——

“中國由此邁向大唐。”

農牧交錯之地,碳水與肉食的狂想

千百年來,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圍繞陰山反覆拉扯。當時的人們或許想不到,決定王權命運的並非有形的山巒關隘,而是一條看不見也摸不着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大同東部的火山羣落,塑造了這片肥沃的土地。

圖/視覺中國

這條線沿着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路貫穿中國大地,爲“種植”與“畜牧”劃定邊界,當它因氣候變化南北偏移,農耕與遊牧的攻守之勢便隨之發生根本改變。如今,狼煙烽火都成過眼煙雲,這道生命之線依然塑造着大同的人間煙火——可耕可牧的大同盆地上,既有黃土地上綻放千年的碳水記憶,又有屬於草原的豪邁肉食。

大同,可耕可牧。

圖/視覺中國

就和每一座山西城市一樣,“面”是大同的主旋律,“刀削麪”是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

莫要瞧不起一碗溫吞的麪條,它飽含着黃土高原上乾燥的風與暴烈日頭才磨練出的麥香和骨氣,偏又被巧手揉成繞指柔。每一家不起眼的麪館裡都有一位“刀客”,根根麪條削得有筋有棱,爽滑利落。湯底總是大大方方的豬肉牛肉或是西紅柿雞蛋,配上大塊的油豆腐、燒肉片,一口下去,哪怕是滿腹的愁腸百結也要熱騰騰地舒展開。

吃了大同刀削麪,再也吃不下其他刀削麪了。

攝影/吳學文

三晉五穀多姿多彩,大同的雜糧更不一般。

既寒且旱的環境裡,莜麥扮演起雜糧中的主角。這種穀物有種不馴順的口感,大同人倒摸透了它的脾氣,變着花樣地搓魚魚、捻繩繩、包餃餃、成螺螺、卷栲(kǎo)栳(lǎo)栳……也不知主廚手裡到底有什麼秘訣,這些東西看着只是變了個形狀,可就是一樣有一樣的滋味。還有豆麪、高粱面、土豆粉、蕎麥麪,本地人把它們挨個調理得明明白白,你大可以天天不重樣地換着吃,怎麼吃都不會吃膩。

莜麪栲栳栳,美味又頂飽!

圖/視覺中國

碳水已經如此豐富,肉更了不得。大同是羊肉的天下,一天三頓、從早到晚、片刻不離。就不提什錦涮鍋裡與老油條、五花肉一同翻滾的厚切肉片,也不說家常餐桌上各種燴燜爆炒,更不談辣滷羊拐口口彈糯的肉筋,就拿一碗最日常、最市井卻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羊雜來說,都要奢侈地用廣靈大尾巴羊的肥油來炒底料,一定得把羊油的鮮美髮揮到淋漓盡致。

碳水肉食俱美,強強聯合就是“王炸”了。

鳳臨閣的燒麥,皮薄如紙,餡大油足!

圖/圖蟲·創意 攝影/楊玉誠

羊肉臊子是麪食的最佳搭檔,羊油辣子是涼粉、碗託的提味靈魂,羊雜里加了土豆粉纔算功德圓滿,天寒地凍的時候有碗羊肉燉面便是幸福的代名詞。可還不止如此!在大同絕不能錯過的便是羊肉燒麥。小孩拳頭一樣大的燒麥,各個肉嫩汁足,咬一口滿嘴流油,偏偏是按麪皮稱重,更要命的是價格還特便宜,不瞭解內情的外地人往往隨手買個一兩就解決了一天的飯食,真真是逆向的“美食刺客”。

在大同,需要慢慢走。只有足夠慢,才觸摸得到這座城市的肌理,讀得到寫在每一塊磚、每一架樑上的故事。可無論你多麼仔細,每一次重到大同,你總能在記憶的字裡行間解讀出更豐富的內容,是歷史,是生活,是在漫長歲月中守望的堅韌力量。

在大同,需要慢慢走。

攝影/Darren Hu

你需要到一次大同。你需要在尚未離開她的時候,開始期待下一次啓程。

文|貓騎士

圖片編輯| YIRAN

地圖編輯| 劉耘碩

設計|魚一條

頭圖攝影 |朱雨生

封圖攝影 |朱雨生

參考資料

大同城市歷史地理研究 趙淑清

大同華嚴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築研究 劉翔宇

大同/雲岡石窟的域外藝術特徵探微 張月琴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