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圓滿收官

備受全世界矚目的美國百老匯音樂劇誕生於18世紀30年代,與好萊塢電影唱片業並稱爲美國文化三大龍頭產業。尤其百老匯音樂劇因爲其”就地取材“的文化,使得它成爲了一個見證美國社會發展歷史的藝術形式。早期中國話劇觀衆看劇,都以百老匯的音樂劇最受熱捧,如今隨着中國原創音樂劇的一路探索、一路走高,無論從舞美演員還是製作上都可以與百老匯音樂劇比肩。

尤其可以從近日在愛奇藝開播的《戲劇生活》發現觀衆對於戲劇的喜愛,該節目剛開播便好評如潮,這也是第一檔關注戲劇行業的綜藝節目,把話劇搬上綜藝節目的舞臺頗具創意。由此可見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日益熱愛的娛樂範圍變得愈加寬廣,話劇也正在被更多人關注。

國產音樂劇正在比肩百老匯

回看中國音樂劇的市場現狀,引進劇始終佔據着市場的主流,而國產原創音樂劇始終被擠壓。在這種市場情況下,誕生了國產原創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從這部劇的製作、音樂、舞蹈、舞美等方面,都可以說是中國自己的“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展現了本土音樂劇的魅力

在《當愛已成往事》不斷地進行巡迴演出的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打磨的過程,演員們在不同的地域場景下,每一次的發揮都是實打實的歷練,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後,最終成就了這部圓滿的音樂劇作品。這個作品之所以能夠被更多人熟知,在一衆音樂劇中脫穎而出,離不開觀衆對於這部劇的關注和認可,更離不開這部劇本身的創作者,在多次演出之後這部劇已然成爲了一個經典的IP,並且是帶有李宗盛標籤無法拷貝的成功IP。

網絡上搜索這部音樂劇,能夠看到很多觀衆發自內心的反饋。比如“前奏起來就淚目了”“舞臺表現力滿分”“聽李宗盛長大成人的我們,都願意爲大哥再買一次單”“李宗盛值得”“舞美太好看”“看完了想去KTV刷爆所有李宗盛的歌”……能夠得到觀衆如此多的認可和走心的評價,這部音樂劇的確用實踐證明實力,該劇製作人鍾麗芳說音樂劇是需要以十年爲單位長線經營的產品,也可見她和她的團隊一直踐行着這樣的標準,才換來了如今好評如潮可以與百老匯音樂劇比肩的《當愛已成往事》。

背後的故事現實意義

除了外在的製作和舞美等,這部劇的內核也是值得深究的。《當愛已成往事》串聯起李宗盛27首原創歌曲,講述了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如何能讓愛不成爲往事,而是讓愛存在於當下,是這部劇要探討的話題。歸根到底,這部劇講述的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人生就是不斷的錯過。我們每個人都如此,錯過一些人,錯過一些事,錯過一些情感,這些都無可避免,而如何讓自己接納這樣的現實,用珍惜當下來彌補這種改變不了的錯過,纔是這部劇最終想要給予我們的答案

對於2020年和剛剛到來的2021年而言,眼下最要緊的依然是對疫情防控。再這樣特殊的年份裡,這樣一部音樂劇是發人深省的,是與時俱進的,在“不斷失去”的日子裡,人們應該看到這樣一部音樂劇。它適合所有的人羣,無論是父母孩子,亦或是老年人年輕人,或者是醫生教師……所有人都能夠再這部劇中看到自己人生的影子對鏡自照,那些糾結的事和想不明白的事,終究都是會過去的。

《當愛已成往事》通過匠心製作和走心故事,在2020年這一年給觀衆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思考。不要錯過,珍惜當下,是這部音樂劇的主題,也是這兩年人們生活的主題。電影《八佰》在2020年讓電影市場重整旗鼓,在這樣一個年份,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從巡演到圓滿收官,儘管在當下國產音樂劇還處於萌芽階段,但這部劇可以說是爲這個行業做了一次親身示範,從口碑的走高到劇作製作的走高,已經讓國產原創音樂劇就此落地生根了,也已然坐實了“文化名片”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