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小山村,村裡有一千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楊家將的後代

楊家將的故事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有演繹,在很多的戲說中,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杆槍”,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

怎奈,國家奸臣當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楊家名將遭到嚴重迫害。遼國皇帝約請太宗,赴金沙灘 “雙龍會”,暗藏殺機,兵困行宮。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戰死、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 ...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樣驍勇無敵的一家人嗎?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初代楊家將——楊崇貴的父親楊信是麟州的鄉紳,在戰亂時期藉機佔據麟州成爲當地刺史。因爲,五代時期時局動盪,楊信先後依附過多股勢力。在楊信投降後漢時,爲了巴結河東節度使劉崇,便將自己的兒子楊崇貴派往太原。

過了不久,楊信轉而效忠後周,楊崇貴依舊留在太原。楊信死後,其次子楊崇勳繼承刺史之位,楊崇勳帶着家業投靠了北漢劉崇,後來,又投降了後周。雖然,家族反覆無常,但是,楊崇貴始終效忠劉崇,十分忠心,被劉崇一手提拔爲節度使。

劉崇十分看重這名年輕人,索性認其爲養孫,併爲楊崇貴更名爲劉繼業。劉繼業戰功卓絕,在戰場上罕逢敵手。在《遼史》中,曾有遼國大將耶律斜軫這樣對劉繼業說:“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由此可見,劉繼業在北漢時期的主要敵人正是遼國。

雖說,北漢在名義上是遼國的屬國,但是,霸道的遼國時常發兵侵擾北漢的邊境,劉繼業作爲大將自然要鎮守邊疆,時常與前來掠奪的遼軍交手。雙方交鋒的規模如今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是,劉繼業在三十餘年間未嘗一敗,這是《遼史》中的事實。

北漢覆滅後,劉繼業被北宋招降,宋太宗早就聽說劉繼業驍勇善戰,便任命其爲大將軍。在歸順宋朝後,劉繼業恢復了本來的楊姓,改名爲楊業。由於,楊業曾與遼軍作戰三十餘年,有着豐富的戰場經驗,所以,被派遣到代州戍邊。

遼國軍隊從雁門入侵北宋,此時,楊業率領幾百名騎兵輕裝上陣,順着小路繞行直擊遼軍後方部隊,與潘美的大部隊巧妙配合,不但,俘虜了敵將,還繳獲大量軍需物資,大勝而歸。這場戰役後,楊業因戰功彪炳被封爲觀察使,自此遼軍只要在邊境看見楊業的大旗,便聞風而逃。

其他戍邊的將軍嫉妒楊業的戰功,所以,多次向皇帝上奏,污衊楊業。宋太宗爲了表示對楊業的信任,索性將這些誹謗楊業的奏摺全部交給楊業。之後,宋太宗派遣三路大軍進攻遼國,楊業坐鎮西軍,爲潘美的副將。

楊業在與遼國人作戰時被生擒,被俘後楊業寧死不屈,三天三夜滴水未進絕世而死。其子楊延玉及部將全部戰死,堪稱壯烈。

第二代楊家將——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之子楊延昭。楊延昭小時候不愛說話,時常沉默不語,但卻熱衷於行軍打仗的遊戲。楊業看到楊延昭如此大喜過望,直呼:“我兒子果然像我。”自此,楊業每次帶兵上陣必將兒子帶在身邊。

楊延昭就這樣在疆場上耳聾目染,逐漸成長爲一名合格的軍人。北伐時期,楊延昭與父親兄長共同上陣,在朔州一戰更是作爲先鋒奮勇殺敵,被飛來的箭矢射穿了手臂卻依然英勇作戰。父親過世後,楊延昭被升遷爲崇儀副使。

楊延昭知人善用,平日裡時常會從門客裡挑選有能力有才幹的人上位。楊延昭驍勇善戰,時常會受到朝廷封賞,卻從不獨吞,而是論功行賞獎勵下屬。日常生活中楊延昭作風樸素,嚴守紀律,與士兵同甘共苦。

楊延昭鎮守邊疆二十餘年,連楊家的老對手遼國人都對其十分敬畏,稱呼楊延昭爲楊六郎。楊延昭屢因戰功屢次升遷,最終,活了五十七歲。楊延昭死後,宋真宗極爲悲痛,派遣特使將其靈柩護送回京,而河朔地區的百姓見到楊延昭的棺材後無不潸然淚下。

楊六郎的傳說——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多數人都覺得楊延昭是楊業的第六個孩子,所以,才被遼人稱爲“六郎”。根據史籍記載,楊延昭的確被遼國人稱爲“六郎”,但他卻是楊業的長子,那麼,這又是爲什麼呢?

原來古代人十分迷信,星象學說盛行,遼國人更是堅信天上的北斗七星預示着國家興衰。遼國人覺得,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星是遼國的剋星,因爲,楊延昭簡直是遼國人心中的“夢魘”,所以,迷信的遼國人覺得楊延昭就是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下凡,是爲了懲治遼國而生的煞星。最終,他們將楊延昭稱爲楊六郎。

關於楊家將類似的傳說不勝枚舉,不過,歷史上並沒有楊宗保、穆桂英等人,這些都是後人爲了豐滿傳說故事而杜撰出來的角色罷了。但是,的確有佘太君的存在,佘太君原姓折掘,和楊家同爲山西豪強,共同抗擊契丹,保一方安寧,後歸漢,其弟名叫折御卿時任府州刺史。

後漢乾祐二年,她與楊繼業成婚。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現今的雁門關下,有一個以楊家祠堂而聞名的鹿蹄澗村,村裡一千多口人,其中,有一多半都是楊家將的後代。並且,有資料顯示,楊家祠堂始建於元代,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楊家祠宇。

也因楊業死後被追贈爲“太尉”,諡號“忠武”,所以,他的後代以此題祠名爲“楊忠武祠”,俗稱“楊家祠堂”。

參考資料:

『《楊家將》、《真實楊家將:楊宗保穆桂英不存在》、《雁門關楊家將後代》、《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