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戰略再進一步 管理層公開7600億元邊際利潤“安全墊”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601318.SH)公佈了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

2023年,中國平安營業收入9137.89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歸母營運利潤1179.8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56.65億元;派發全年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2.43元,同比增長0.4%;壽險業務增長明顯,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幅增長36.2%。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中國平安年度報告顯示,其戰略措辭發生了微調:從“綜合金融+醫療健康”已調整爲“綜合金融+醫療養老”。

這一變化有何深意?

對此,中國平安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是應對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科技賦能及組織協調,協同效應進一步展現,驅動平安價值不斷提升。

“綜合金融構築了平安獨特的戰略護城河,是平安實現未來願景最重要的核心戰略之一,使其經營得以抵禦週期波動、保持較強韌性;醫療養老既涵蓋了對於健康、亞健康、慢病等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同時將‘養老’佈局放在了尤爲重要的位置,醫療養老戰略持續賦能金融主業,爲平安構築差異化競爭優勢。”中國平安方面進一步表示。

儘管僅有兩字之變,但是背後折射出了中國平安經營策略和發展規劃的再一次昇華,也是其進入新時期的印證。

從“醫療健康”到“醫療養老”

如果說綜合金融價值已爲市場所熟知,那麼近年來中國平安在醫療養老上佈局和整合動作更爲市場所關注。

據悉,在醫療養老這條賽道上,中國平安深耕早已超過10年,其創新推出了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將線上/線下醫療健康生態圈與作爲支付方的金融業務無縫結合:第一,通過賦能平安壽險、平安銀行等集團內的個人金融客戶,作爲集團內部的服務供應方產生收入;第二,通過與平安產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等公司的企業補充保險等產品相結合,爲企業客戶提供員工健康管理服務帶來收入;第三,通過打造旗艦互聯網醫療平臺、自營醫療機構以滿足國內中高端羣體的醫療養老需求,從而帶來長期收入。

記者注意到,對於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業內人士多有解讀,尤其是將其形容爲“富國銀行+聯合健康”模式。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副總經理郭曉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將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比喻爲‘富國銀行+聯合健康’模式,我們內部認爲是比較形象的。”他進一步認爲,中國平安所佈局的是該模式的升級版。

郭曉濤進一步表示,中國平安佈局綜合金融三十年來,協同效應持續展現,較同業體現出獲客成本低、管理成本低、客戶留存高等優勢。醫療養老方面,聚焦構建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養老金融體系,通過服務養老三大支柱,打造四個平臺,構築一個養老金融大生態,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不斷優化居民健康保障和養老服務供給,提升養老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爲促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平安方面向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全天候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主要包括平安健康打造線上診療平臺,實現7×24小時接診;整合龐大的線下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實現國內百強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構建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平臺是通過‘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專屬醫生’,實現650項到家服務、生活管家7×24小時陪伴,已覆蓋54個城市,超8萬人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高端養老方面,項目佈局已落子深圳、上海、廣州和佛山,三亞體驗中心於2023年7月運營。構築一個養老金融大生態,一方面形成‘保險+服務’閉環節約支付方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賦能+監督’,提升供應方服務規模和水平,賦能金融主業。”

年報數據顯示,這種以醫療養老服務爲基礎、以綜合金融爲紐帶的雙輪發展體系,已在中國平安的經營中釋放出內生動能和協同效應。根據年報,在“保險+醫療健康”上,平安壽險健康管理已服務超2000萬客戶,新契約客戶中約76%使用健康管理服務。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中國平安2.32億個人客戶中,有近64%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 AUM達5.59萬元,分別爲不使用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和3.5倍。2023年,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對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貢獻佔比超73%。

壽險新業務價值雙位數增長

記者獲悉,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用“經營業績穩健、壽險重拾升勢、戰略協同推進”三個關鍵詞概括了平安2023年的業績表現。而“壽險重拾升勢”,主要體現在持續深化“4渠道+3產品”戰略,全面加強渠道建設。

年報顯示,2023年,可比口徑下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6.2%,主要得益於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增長89.5%,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增長40.3%;改革後銀保渠道勢頭強勁,新業務價值增長77.7%。基於最新的投資回報率和風險貼現率等假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310.80億元。13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

在代理人渠道,平安壽險堅定高質量轉型,推動隊伍結構優化,打造“三高” 隊伍。可比口徑下,2023年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增長40.3%,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長39.2%。擴大績優規模方面,提供專業賦能,涵蓋技能提升、實戰訓練、榮譽激勵、資源支持等,有效提升隊伍產能,以此擴大績優人羣。強化組織方面,升級 “三好五星”經營體系,引導部課以經營結果爲導向,科學管理營業部動作,提升部課經營能力,打造高績效團隊。穩定隊伍方面,聚焦以 “優” 增 “優”,提升增優規模,並開展標準化運作,提升隊伍整體專業能力,激發長期從業意願,穩定隊伍規模。數據顯示,2023年,新增人力中 “優+” 佔比同比提升25.2個百分點。

郭曉濤分析表示:“一方面,從整個行業來看,過去幾年,代理人渠道經過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整個行業的代理人都開始重新從以前的人海戰術,慢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模式。所以代理人數量的持續下滑,是整個行業的趨勢。另一方面,我們平安也是積極主動對代理人隊伍質量的提升做了全面轉型,所以這是我們主動而爲的一個結果。業績報告顯示,我們代理人的產能同比提升了接近89.5%,代理人的收入同比提升了接近40%。”

據郭曉濤進一步介紹,中國平安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對代理人團隊給出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升級,即不僅要強調優秀的優質代理人,同時要強調優秀的團隊、營業部。現在不僅是代理人要分層管理,有“MVP、QVP、FVP”三層分層經營、分層管理,同時還有“三好五星”團隊建設和營業部建設的管理標準,從一個人單兵“作戰”到一個人加上整個團隊共同協同“作戰”,真正去提高代理人的“作戰”能力,這是平安在代理人這個渠道上另一個重要的變化。

談及未來三年對於代理人渠道發展的策略,郭曉濤表示,主要有三個關鍵詞:“穩規模、增績優、提產能”。

“未來三年代理人的規模會持續穩定下來,讓代理人渠道真正成爲壽險的真實渠道,這是我們在代理人渠道上一些發展的方向和策略。除了有代理人渠道之外,我們的銀保渠道增長勢頭非常強勁;平安現有的社區網格渠道也是獨有特色,通過提供更多綜合金融產品,提供更多醫療健康養老服務,讓我們的客戶獲得感更加強,讓客戶的價值不斷地提升。這個社區網格未來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郭曉濤稱。

提出未來三年有信心實現高質量增長

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管理層迴應了關於分紅、利潤、股價等多個熱點話題。

年報顯示,中國平安擬派發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1.50元,全年股息爲每股現金2.43元,同比增長0.4%;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計算的現金分紅比例爲37.3%,分紅總額連續12年增長。

付欣介紹稱:“過去12年中國平安分紅實現連續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顯示核心主業和未來業績增長非常值得期待。可以公佈的是,過去11年我們累計分紅總額達到2800億元,加上2023年超過300億元的分紅,總計超過3000億元。另外我們的CSM(合同服務邊際,舊會計準則下剩餘邊際利潤)絕對額非常大,達到7600多億元,這樣一個絕對額是我們未來利潤穩定的基礎。”

付欣進一步表示,管理層對未來三年中國平安實現高質量增長充滿信心。“從外部環境來看,經過過去的震盪調整,資本市場已經築底。從公司內部信用風險來看,銀行零售及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相關前瞻性指標也已經完成築底。此外,中國平安堅持審慎的撥備策略,公司資產負債表也已築底。基於以上因素,公司有信心在未來三年實現高質量增長。”

“我們的PB(市淨率)、PE(市盈率)都很低,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價格總歸要回到與價值一致的位置,我們很有信心。”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稱,中國平安的核心主業很穩健,同時處在一個好的行業,公司“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前景可期。

談及中國平安的發展路徑,謝永林認爲,“平安過去二十餘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未來希望依託‘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戰略模式,利用領先的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能力,把握住中國在金融保險、財富管理、醫療養老領域的巨大市場機會,挖掘新質生產力增長潛力。”

另外,謝永林還特別提到,中國平安的戰略內涵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保持一致,後續經營動作將牢牢圍繞這五個方向同向發力、重點發力。

(編輯:何莎莎 校對:翟軍)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