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秦朗丟作業”怎麼刷屏的?網紅反思完還有誰要反思
網紅“Thurman貓一杯”認錯了,從全網認識“丟作業的秦朗”到全網認識“造新聞的網紅”,當時的流量有多大,現在的流量也有多大。以後她說的話人們會打個問號,也會時不時被翻出來當“反面教材”。這是她應該付出的代價。爲了上熱搜,不惜虛構鬧劇,被轉引成刷屏的“虛假新聞”也不及時澄清,反而繼續“表演”。在互聯網輿論空間,這件事極大地擾亂輿論生態,應該嚴厲打擊。
爲何會誕生這麼一條“刷屏的假新聞”?
博主製造流量,很有一套——她本身有上千萬的粉絲,掌握着“流量密碼”,精心策劃一出鬧劇,穩定發揮了“造流量的水平”;
算法不加甄別,助長狂歡——面對互聯網發一次火一次的“老梗”,內容俗套、打開率高、互動多,平臺推流、送上熱搜是常規操作;
媒體把持不住,貿然下場——一些主流媒體不加甄別製作標題後進行二創、加話題,讓事件看上去“真實可信”,進一步擴大了傳播。
類似事件不是這一期,出現問題也不是第一次。網紅反思完了,還有誰要反思?
平臺該反思:算法服務商業價值無可厚非,承擔社會責任則是基本要求。“什麼火就推什麼”“什麼火就往熱搜上放”不利於打造一個清朗安全的公共空間。對於熱點信息,因其關注度高、佔據大衆注意力多,更應加以甄別,與創作者進行覈實,及時發現造假攫取流量的行爲。對於破壞輿論生態、干擾公衆視聽的內容及賬號,平臺應果斷出手,運用各種方式加以限制和處罰。
媒體要反思:爲何把虛構的鬧劇變成了全網刷屏的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顯然杜撰的劇情不是事實。一些新聞工作者反映,這次事件中的博主本身慣於靠搞笑誇張的肢體語言和動作博出位吸眼球,編輯可以從賬號往期推送、網紅浮誇打扮等許多角度發現“不是新聞是劇本”的端倪,進一步覈實判斷。但許多媒體沒有守住底線,“別家發了、流量不錯”成爲轉引的標準。做新聞,必須守住報道真實性底線,對事實認真核查,對疑問多問幾遍。如若不然,容易在追求流量過程中,落入“虛假新聞”陷阱,發出格調不高的稿件,損害自身公信力。
最後應該反思的是我們自己,面對網絡輿論場,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
輿論場公共空間集工作、生活、娛樂、休閒等各種信息爲一體,應叫人“舒適”,滿足人們精神需求。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許多平臺應運而生。它們創新傳播形式、渠道,極大提高了人們在信息公共空間的“舒適度”。但在其中,不能一味迎合人的低級趣味。
一些博主靠造謠傳謠、編造“鬧劇”、賣慘、斷章取義、捕風捉影、傳遞有害信息博取流量。這些“新黃色新聞”格調不高、真假難辨,欺騙大衆感情、損害輿論生態,甚至敗壞社會風氣,必須引起警惕。
事實上,公共空間不乏有格調的好作品,它們展現文化之美,分享珍貴畫面,記錄一刻感動,飽含哲理、蘊藏知識、盪滌心靈。
一個健康的公共空間,應通過傳遞和生產好的、有價值的作品,陶冶大衆情操,滿足審美需求,將流量引向辛勤耕耘的優質內容創作者,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營造良好氛圍,凝聚精神力量。
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