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機構爭相抱團核心資產 負面效應或在路上

(原標題機構爭相抱團核心資產 負面效應或在路上

證券時報記者 黃小鵬

今年的A股市場上,熱門的核心資產大放異彩,白酒科技醫藥消費新能源車、光伏等板塊成爲貫穿全年的熱點,這些板塊中部分個股漲幅驚人。但統計顯示,大多數個股的上漲原因中,業績增長只是次要因素,很多個股漲幅2/3以上靠估值推動,公募等機構資金抱團扎堆則是其估值拔高的主因

與大肆炒作垃圾股題材概念股相比,抱團核心資產無疑是一個進步,但機構抱團背後存在一個“正反饋機制”,即:發現核心資產價值帶來投資收益,賺錢效應刺激基金申購,新增資金再次流入核心資產,股價上漲帶來更多賺錢效應和資金,股價和估值被推高,媒體和市場爲高估值尋找合理理由,資金繼續流入熱門板塊和個股……由於機構買入名單較短,投資最後甚至變成小部分板塊和個股越買越漲、越漲越買的簡單粗暴循環

這種顯著的正反饋機制在2006~2007年牛市就出現過。彼時,機構規模快速增長,2007年9月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到A股流通總市值的28%,完全主導了市場走向。

這種正反饋機制幾乎是一種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金融市場的內在規律,但也蘊含着風險,有時是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因爲,當正反饋內在能量耗竭後,很可能走向負反饋,並且正反饋時間越久力量越大,負反饋持續時間也可能越久,或者破壞性越大。2015年急促的牛市雖與公募基金關係不大,但從場內資金加槓桿形成快牛行情到去槓桿導致踩踏效應,本質也是從正反饋向負反饋的劇烈轉換。

這樣的正反饋和負反饋,很難完全消除,若想保持市場長期穩定,就應着力削減其強度。從制度建設角度看,各種類型投資機構都應發展,不能集中發展某一類型。不同類型的機構投資者行爲模式存在差異,其相互博弈的過程有利於削弱正、負反饋的強度。同時,當前A股市場做多與做空的便利度不對稱,應該考慮讓基金也可通過做空賺錢。因爲,市場真正合理的估值,是博弈和交易出來的,但在多空體系不平衡下,博弈出的價格容易失真。

對於具體估值,不同投資者預期差別很大,向來見仁見智。但是,如果市場上很多人認爲投資不需要看估值只需無腦跟風買入,或者發明一些時髦詞彙來擺脫估值束縛,風險就會上升。真正的估值,從來不是“人云亦云”出來的。當前機構抱團的核心資產未來會不會瓦解,還是要回到常識上來,不應該演變成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