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成長暗網”正在圍獵未成年人,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 點擊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擊右角“...” → 點選“設爲星標 ★ ”
前陣子,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孩子“初二網戀”的真實經歷,讓人很難淡定。
那天週末,媽媽無意間看到孩子和一個網友在打情罵俏,說着肉麻的話,類似於:
“過來,親一口嘛。”
“愛你到無法自拔……”
媽媽一驚,怎麼回事?
女兒回答:“遊戲裡面認識的,平時聊聊天、開開玩笑,沒什麼的”。
媽媽也就沒太在意。
但一學期過去了,媽媽發現女兒還是經常和那個人聊天,甚至聊天的尺度越來越過分。
在媽媽的再三追問下,女兒終於坦白和那個男生已經發展成“網絡情侶”。
對方和自己在同一個城市,是某某高級中學的一名學生,說自己很喜歡他。
再後來的某一天,媽媽發現倆人居然還約好要見上一面。
這下媽媽坐不住了……
進入青春期後,伴隨着性激素的大量分泌,少男少女會有性的萌動和衝動,屬於正常現象。
而網戀中的少男少女,因爲相隔甚遠見不着面,反而產生美感,對彼此產生更強烈的好奇。
但很多時候,因爲對“愛”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往往會深陷風險而不自知。
山東某學校女生小靈(化名)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她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男孩,對方談吐幽默,噓寒問暖,頓時讓小靈心生好感。
一段熱聊後,彼此發了生活照,小靈看到照片中帥氣英俊的面容,情不自禁和對方確定了情侶關係。
但後面的發展讓她追悔莫及。
對方反覆希望小靈發“裸照”給自己。
一開始,判斷力不足的小靈稀裡糊塗地給“男友”發去了“私密照”,以表達自己滿滿的愛意。
但過了幾天,對方突然開口向她“借錢”。
小靈自己也是學生,擔心跟爸媽要錢會被發現,於是果斷拒絕,
但對方窮追不捨,甚至以將“私密照”發到網上威脅小靈。
在無奈和恐懼的趨勢下,小靈想盡辦法,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分多次轉給對方8000元錢。
小靈苦苦等待男孩還錢,可是總被各種理由推脫,最後只好報警。
嫌疑人被抓獲後,小靈發現對方根本不是什麼學生,而是一個以“網聊詐騙”爲生的慣犯。
更讓我們擔憂的是,此類案件並不在少數。
而這一切,或許就始於網絡熱聊的那一句:“親愛的,我想你了。”
在孩子們的青春期,有一個東西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那就是價值觀。
因爲這,決定着他們對人、事物的判斷,影響着他們的行動,甚至是一輩子。
如果前面案例裡的小靈在選擇朋友的時候,能夠不以貌取人,能對對方有更多深入的瞭解,在對方提出過分要求時,能夠有警惕防範意識,或者能護持“自尊自愛”的價值底線,那麼就可以避免令人唏噓的一幕幕。
這不禁讓我們感慨,危險也許就潛伏在身邊,
面對那讓人心寒的結局,我們拿什麼溫暖TA們?
我想,唯有專業和愛,而且需要更多人的共力。
“暖春”青春期教育公益項目正是爲“協助青少年建立正向價值觀”而生的。
這一次,曉敏老師帶隊,13位“暖春”師資再次爲愛出征。
每一位都經過專業且嚴格的培訓,爲的只是給孩子們帶去高品質的“價值觀”課程。
溫州文成珊溪中學和金華蘭溪馬澗初中的操場、教室沸騰了。
課程內容完全圍繞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所需展開:
中考臨近,如何樹立合理的目標,提升學習原動力——《我的未來不是夢》;
面對校園層出不窮的欺凌事件,如何勇敢且堅定地保護自己——《沉默不是金》;
如何坦然面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能悅納自我和他人——《青春的色彩》;
男女生交往很正常,如何把握好尺度——《相逢在花季》
課後更是收穫了無數老師、孩子的熱烈反饋。
有的問:“老師你下次什麼時候再來,太喜歡你的課了”; 有的說: “我知道怎麼做了”; 有的說: “很多學生上完課後變了”;也有的回答“很有收穫”。
是的,好的課程足以影響一個人。
“暖春”公益課程,是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產生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任的行爲。
當地 媒體也十分重視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並對此次活動 做了相關報道。
曉敏老師說:“我們不是救世主,但我們一定是光明的推動者。”
“暖春公益”,致力於爲偏遠地區和農村學校的孩子,開展“青春期價值觀”課程。
自2019年來,我們的足跡走過西藏那曲、雲南普洱、麗水遂昌、金華蘭溪、溫州文成……一羣人,將攜手繼續走下去。
明年,將啓動第四批“暖春”師資的培訓。
如果你的內心也受到感召,歡迎你報名成爲暖春師資,爲更多的孩子站出來,成爲青春期教育的一份力量。
在這裡感謝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暖春”公益的所有愛心人士。
你所捐贈的每一元,都將用於“暖春”公益事業,用專業和愛去溫暖更多孩子的青春期。
掃碼瞭解更多信息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