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李超:圍繞消費和高端製造業尋找景氣賽道

(原標題:首席連線|浙商證券李超:圍繞消費和高端製造業尋找景氣賽道)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簡稱“報告”)。報告對2023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議,提出了GDP等預期發展目標,也明確了“着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工作重點。

3月8日,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李超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目,就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做出分析解讀。

李超擁有八年央行工作經歷,曾任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金融體制改革處,並借調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二局,2016年進入市場,並且連續多年獲得新財富、水晶球、金牛獎等最佳分析師獎項。目前也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校外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生導師。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李超

“5%左右”的GDP目標非常合適

展望2023年,報告設置了“5%左右”的GDP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的就業目標、3.0%的赤字率目標以及3.8萬億的地方專項債規模目標。

關於GDP,李超認爲“5%左右”的目標非常合適。一方面,2月A股市場已經反映了一些預期變化,這對市場預期其實沒有太大影響。另一方面,目前大方向還是追求高質量發展,沒有必要追求特別高的經濟增長目標,“我覺得,今年是疫後逐漸修復之年,設置5%的經濟增長目標還是非常合適的。”

對於GDP目標中可能包含哪些結構調整訴求,李超指出,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導向非常清晰,即圍繞“高質量發展”。目前更多強調製造業的重要性,並淡化房地產、傳統基建等高債務、高槓杆的拉動方式,經濟轉型的目標非常明晰。

在李超看來,在製造業領域中也有很多新抓手。比如在推進碳中和的過程中,給新能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此外,一些目前市場非常關注的產業,比如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既有科技成分,也屬於高端製造賽道。這些新型的製造業其實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就業目標方面,李超指出,今年中央對青年人的就業比較重視。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從1100萬提高到1200萬,重點在於解決未來應屆畢業生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問題,他們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確實會面臨一些就業壓力。

李超認爲,一方面,傳統承載大量就業崗位的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等行業受到一定衝擊。另一方面,新能源、半導體、人工智能領域還存在用工缺口。目前,爲彌補這些領域的缺口,高校也在進行院系調整,但這可能是個慢過程,更多需要加強職業培訓、引導就業導向,使得人才更加適應勞動力市場,從而解決比較龐大的新增就業問題。

財政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將目標赤字率從2022年的2.8%提升至3.0%,地方專項債規模由連續兩年的3.65萬億元提升至3.8萬億元。

李超認爲,這兩個安排是必要的。在去年,我國使用了大量的結轉結餘資金,其中有一些央行和特殊機構上繳的利潤,使得綜合財力仍然比較強。今年央行不可能再如此大規模地上繳利潤,因此自然要提高一定的預算赤字率。當然,從穩健角度,一般也不希望提高太多預算赤字率。所以,除了一般預算科目裡,在政府性基金層面,可能需要加大專項債規模,使得整體綜合財力不出現下降。“這兩個安排也體現出,一方面財政追求一定的總體穩健性,但另外一方面也要解決綜合財力不足的問題。”

抓住年輕人的消費

報告提出的2023年八項工作重點中,第一部分是“着力擴大國內需求”。圍繞消費,報告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並強調“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李超指出,大宗消費品是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生產等領域的重要的基礎原材料。首先,要保證相應供給的穩定,避免價格出現太大波動。因爲目前仍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或需央行投放流動性緩解部分問題。在這個層面也不希望出現特別明顯的通脹問題,因此一定要保證大宗消費品保供穩價。

對於生活服務消費,李超認爲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之後的自然修復。可以觀察到,春節期間居民的出遊意願非常強。很多高頻數據,包括航空、機場、旅遊、酒店、餐飲、免稅等領域都在比較明顯地修復。此外,一些地方也在組織購物節、發放購物券,在相應領域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消費場景修復,這也是今年消費的主要亮點。

對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可能抓手,李超認爲要把握一條重要主線,即年輕人的消費。可以看到,即便未來疫情出現反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也不會受太大影響,因此是重點的消費主力。

李超分析指出,年輕人消費體現出非常明顯的小衆化特徵:儘管每個羣體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是消費的共性特徵在局部領域非常明顯。比如國潮、二次元,以及與年輕人“孤獨經濟”相關的寵物、醫美等,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而且,年輕人的消費慾望和邊際消費傾向都比較強,具有較強的確定性。就消費政策而言,應該重點挖掘年輕人消費特徵和消費理念的變化,順應趨勢能夠挖掘很多具有消費潛力的賽道。

重視產業智能化、產業新能源化

在“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之後,第二大重點工作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報告對製造業重點產業鏈、能源資源、數字化轉型、前沿技術、現代物流體系、數字經濟等進行了部署,兼顧了發展與安全。

李超首先指出,發展和安全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安全的環境,才能促進發展;沒有發展作爲物質基礎,也追求不了安全。

從國家安全映射到經濟發展,李超認爲四個領域最爲重要。第一是糧食安全,包括種業發展、主糧進出口問題。第二是能源安全,不僅包括新能源,也包括傳統能源,因爲從國家安全角度,目前也在提升煤炭、天然氣等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供應鏈、產業鏈安全,包括半導體、上游機械設備、機牀等的“國產化”。第四是信息安全,即“信創”。

其中,李超指出,很多領域可以映射到製造業發展中,尤其是高端製造這一方向。在現代化產業體系重構中,產業基礎再造非常關鍵。這可以分爲兩個主要方向:產業智能化,產業新能源化。

具體而言,產業智能化方面,數字經濟是其基礎:首先企業要數字化,才能在其基礎上推進智能化。產業新能源化方面,過去我國重點推進新能源產業化,從不盈利、靠國家補貼的狀態進入能夠盈利的狀態;未來,各大產業賽道告別舊能源、擁抱新能源的過程,會涉及特別多的國民經濟產業門類,所帶來的資本開支也很大,包括轉型升級、技改等細分領域,資本開支的提升將拉動製造業投資,進而拉動總需求。

國企改革有四大方向

在第三大重點工作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中,報告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係,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

李超指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是一個重要的新命題,其中不可迴避的是國企和央企的估值問題。過去,部分央、國企的估值相對還比較高,但大多數仍然偏低。

“如何改善這一問題,我們認爲有幾個方向。”李超首先指出,國企、央企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勢,應該發揮其長處,在國民經濟命脈中起到關鍵作用。

第二,李超表示,無論對於國家財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還是對於廣大投資者,持續分紅都有非常大的好處。尤其目前市場的絕對收益資金還比較多,所以投資者會對高分紅的國企有所追逐。

第三,李超指出,對國企的考覈也比較重要。比如ESG作爲國際趨勢,與其主業和未來做大、做優、做強是適應、匹配的,可以強調。“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國企需要制定盈利性目標。甚至,我覺得從市值角度也可以作爲一種參考,或者一個大的方向去探討。這樣我覺得也會更好改善它的估值體系。”

最後,李超認爲,國企、央企應該在經濟週期底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當經濟週期處於底部時,市場機制失靈可能導致部分產業面臨財務、社會責任風險,那麼國企、央企應在這些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從而擺脫經濟週期對一些產業造成的負向衝擊,起到穩定器作用。

房地產風險和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相關聯

對於報告中的第五大重點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部分,李超指出其包括兩大方向,一是房地產,二是地方隱性債務。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相關聯的。”李超指出,由於前期推進一些房地產改革措施,包括一些新的約束,比如在反對高槓杆、高負債、高週轉的過程中,整體房地產的賣地收入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另外,由於過去幾年出現了一些地方政府非標違約事件,因此如果地方財政收入出現了緊張情況,人們也會對其債務的可持續性產生擔憂。

但是,李超強調,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不要過度擔憂。“不管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兩會’,都明確提出既要化解存量,也要遏制增量的相應風險。”

從增量維度看,李超指出即嚴控新增隱性債務,要通過顯性債務來解決。從存量來看,中國東、中、西部的發展差距比較大。東部省份中,個別省、市通過城投平臺向國企的轉型,已經化解完了存量。但是,對廣大中、西部地區而言,確實會有比較大的難度。

對於通過特殊專項債進行置換,李超提示一定要規避道德風險。其判斷,置換其實是變相的兜底政策。這種兜底政策一定要規避道德風險,不能因爲兜底而衍生出更多債務。其中,有效的方式可能是由上一級城投平臺來實施下一級地區的基建等工作。當然,也可以採取城投平臺整合的方式,大的合併小的,其風險會有一定化解。此外,還有很多地方政府對國有企業和城投平臺進行重組——原來大家擔心債務問題,但隨着集團有了資產去匹配債務,對於風險的擔心會得到改善。

對於債務到期的滾動,李超指出,由於央行持續有一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貸款加權利率也處在歷史最低點。因此,這一置換過程也使得整體利息負擔有所下降。“這些都是後續可以去關注的,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的措施和手段。”

“房住不炒”仍是大方向

圍繞房地產,報告提及“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並且未提及“房住不炒”。

李超指出,儘管政府工作報告未提及“房住不炒”,但這和“房住不炒”並不矛盾,“房住不炒”這個大方向肯定還是會堅持。

從加強保障房的角度看,李超認爲,未來會走租購併舉的道路,即居民不完全通過購房來實現住房需求,一部分居民肯定要租房。而在過去,居民之間的租房契約關係不穩定,但如果租住國家有保障性的住房,其穩定性是非常好的。“我們也一直呼籲,長租公寓將來應該是可售的,這樣它的穩定性會變得更強,也會解決新市民以及新進入大城市的年輕人、大學畢業生的住房需求。”

第二,李超認爲要保障剛需購房者的利益。目前首套房和二套房的置換需求依然存在,這部分需求應該得到保護。在過去的房地產調控過程中,由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確實有一定上漲壓力,所以政策相對過緊,但現在都是放鬆的狀態。

“這裡邊,我們也非常強調因城施策,尤其是房價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的城市,這類城市不用太糾結,其首付比和利率都有很大的政策優惠。”李超指出,這些措施都是適宜的,畢竟這是剛需,應該給予金融相關支持。

李超認爲,如果供給量保持得比較好,也不會導致房價上漲。當然,如果階段性過度放鬆,導致房價明顯出現上漲趨勢,政策可能會出現一些回調。

圍繞消費和高端製造業尋找景氣賽道

李超認爲,政府工作報告是股票市場、權益市場比較關注的國家年度政策導向。在此過程中,市場也會去尋找景氣賽道。

首先,李超指出,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家比較重視消費。在消費領域,其實還有一些景氣賽道值得挖掘。偏生活場景、服務類的消費都可以具體細化,因爲市場的投資邏輯圍繞預期差展開。如出行鏈領域的預期差兌現得相對較快,肯定還有上漲機會,但更多應該挖掘一些市場尚未挖掘的邏輯。沿着國家比較重視的消費領域,可以關注年輕人消費賽道的投資機會。

另外,圍繞統籌發展與安全,以及把製造業作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李超認爲也有比較大的投資潛力。在國家安全和高端製造中取個交集,可以發現在一些國產化、“卡脖子”的領域裡有比較多的投資機會,比如半導體、上游的機牀,以及結構調整導向比較明顯的新能源化、智能化、偏上游的材料和設備,這些都可以繼續挖掘投資線索。這些涉及的類別特別廣,儘管部分的估值已經提起來了,但投資上還是有一些細分賽道可以挖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