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白天賣魚虧本,晚上賣魚賺上億,網友:他給魚“鍍金”了
在浙江台州有個會撈錢的小夥子—俞淳,他養的魚頗具傳奇色彩。怎麼這麼說呢?這種魚,白天賣出去不值幾個錢,可只要他晚上一下網,就能賣出百萬天價!
俞淳靠這一神秘操作,賣魚年銷售額超億元。
究竟,俞淳養魚有什麼秘密?這種魚爲何白天晚上身價差這麼多呢?
“鍍金”的魚
2017年12月2日,在浙江台州大陳島,俞淳的漁場傳來陣陣敲打聲,這種捕魚方式是台州獨有的特色。漁場水底下這種特殊的魚,只要一聽到敲打聲,就會一窩蜂地聚在一堆,工人打撈起來就容易多了。
俞淳帶了十幾個工人來捕魚,雖然一網下去就網住了2萬斤,但他表示,現在還不能起網。如果馬上撈起來,這一網魚賣不到10萬元,但要是晚上撈,最起碼能賣出100萬元。
拉上來了不能撈,必須等晚上才能撈,撈個魚還分白天和晚上嗎?爲何同樣的魚,換個時間捕撈價格能差這麼多呢?天黑之後的秘密是什麼?
晚上7點,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俞淳和十幾個工人再次回到了漁場。此時的漁場一片昏暗、水面平靜,除了工人用來照明的手電筒等若隱若現,漁場裡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卻顯得異常神秘。俞淳手上沒有什麼大動作,但嘴裡卻是一直提醒着工人的手電筒燈暗一些、再暗一些。想要魚的身價翻10倍,越黑越好。·
在晚上作業本就比白天更具危險性,不是越黑越好嗎,怎麼就要讓工人摸着黑撈魚呢?俞淳笑着說道,要是燈太亮,魚塘裡的魚就賣不出去了,銷售價格會大打折扣。
“一網就能變成一個百萬富翁了。”
這種魚除了要在黑夜裡捕撈之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見光死”,只要離開水裡幾分鐘,就會死得透透的。所以,當魚一被撈起,工人們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魚放進冰桶內,然後用黑色塑料袋死死地捂住,還要用厚厚的棉被給蓋緊。
本來魚離開水後生命力就會大大減弱,這樣一系列的折騰,那不是死得更快了?俞淳說,反正這些魚是要馬上死掉的,這樣的做法就是讓它們死得更值錢,更有價值。
究竟,什麼樣的魚,越折騰越值錢?
俞淳從冰櫃裡拿出一條魚,只見這條魚從頭到尾,全身都呈現出一種能發光的金黃色,在夜晚尤其耀眼!可是,這魚白天不是白色的嗎,怎麼現在竟然變成了金黃色?
原來,俞淳養的這種魚叫“黃魚”,白天白色晚上黃色就是它的特點,也是白天不值錢,晚上值百萬的秘密!黃魚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黏液,這層黏液是可變色的色素細胞,一到黑的環境下,魚身體的顏色就會變成金黃色,越黃越值錢!
那麼,俞淳是怎樣發現這個秘密的?爲了養好黃魚,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商機無處不在
黃魚在我國的某些地區可能知名度不大,也有人沒吃過,但在江浙滬地區,可是家喻戶曉的“餐桌明星”。“家燒黃魚”、“黃魚生魚片”等等做法,江浙滬的老百姓能把黃魚做出花來,深受大家喜愛。甚至還有“沒有黃魚不成席”的說法,由此可見,黃魚在餐桌的地位有多高了。
1998年,30歲的俞淳是杭州一家外貿公司的管理人員。一次公司的集體旅遊,俞淳從杭州來到了台州。偶然的機會下,他嚐到了“家燒黃魚”,俞淳想起了童年時期媽媽做的野生黃魚。就這麼一口,勾起了俞淳心底的情感,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俞淳之後四處打聽野生黃魚的市場,他發現近些年來由於人們過度捕撈,原本餐桌上的美食從1980年來,快要消失殆盡了。大陳海島原本是野生黃魚的棲息地,即使野生黃魚快要絕跡了,但由於海里的風浪太大,始終都沒有人在大規模養殖黃魚的事業上邁出過一步。
眼前的景象讓俞淳的心蠢蠢欲動,他覺得養殖黃魚的市場前景很好,吃黃魚是江浙滬家家戶戶的記憶,要是能在黃魚的棲息地—大陳島成功養殖黃魚,絕對不愁賣。可這一想法,卻得到了周圍朋友,甚至大陳島當地漁民的質疑:
或許是年輕時的心氣高,別人越不看好,就越要嘗試着爭口氣。於是,2001年初的時候,俞淳向朋友借了錢,總共湊了100多萬,從挪威買回了15萬枚半大的黃魚苗和4口深水網箱。然後反其道而行,養殖地址偏偏不選在近海的小港灣,要選在距離陸地50多公里的深海海域。
這不,現實馬上給了致命的一擊。一年過後,15萬枚魚苗死的死、傷的傷,養成的只剩下8萬枚不到。原來,即使裝備了深水網箱,海水的流速一快,網箱上的網衣就會飄起來,網箱裡的水體一小,黃魚們就會互相擠壓、碰撞,稍微有些擦傷,黃魚就會快速死去。
那個時候,俞淳已經沒有錢再去購置魚苗了,就剩下的7萬枚進行養殖。可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的銷售上。
俞淳養殖這種黃魚一斤的成本在20元左右,原本他是想將售賣價格定在50元一斤,而那些近岸養殖的商戶們,都把黃魚的售賣價格標在12-13元一斤。即使商戶們近岸養殖的黃魚品質和俞淳深海養殖的相差甚遠,但三四倍的價格差太大了,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一個魚販子收俞淳50一斤的黃魚。
迫於無奈,俞淳將自家黃魚的價格從50元一斤降到了18元一斤,成本錢都不夠的虧本賣了出去。之所以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即使是賠錢賣,但仍然希望消費者能認可他養出的高品質魚。時間一長,等到消費者都能識別黃魚之間的好壞高低後,再提高價格時就比較有說話權了。
可是,俞淳心裡的算盤沒有打響。直到2002年底,2年時間都過去了,魚販子們收魚時,還是對他一味地壓低價格。到這時,俞淳不僅沒有賺到一分錢,反而賠了200多萬,差點連底褲都虧沒了!
2003年春節期間,俞淳的魚還是按照18元一斤的價格被收購完了,但繼續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就算再有錢都要被掏空了。一心撲在養魚事業上的他,決定去黃魚市場考察考察行情。沒想到,就這麼一考察,讓他發現了貓膩,也發現了自己白白虧了這200多萬元!
200多萬的代價,看到了黃魚的“真面目”
2003年的春節,俞淳和養殖場的幾個工人沒有回家過年,他們在春節期間去市場轉了幾天,做了調研,結果讓他氣憤又懊惱。
原來,俞淳這兩年賣魚根本沒有發現黃魚的價值,完全就當一般的魚賣出。有顧客表示,賣黃魚應該晚上賣,價格差了好幾倍!魚販子收他魚的時候是18元一斤,但賣出去時卻賣到了100多元一斤!
原來,自己養殖的黃魚賣給消費者的價格如此之高,如此值錢!
春節後,俞淳一口氣與10多家專門收購他黃魚的經銷商簽訂了協議,這次他硬氣地將自家的深海黃魚價格定在了55元一斤,比普通黃魚的價格高出了4倍之多。原本是抱着賭一賭的心態,結果真的奏效,收購商們紛紛妥協,55元一斤也收,還供不應求!
2004年,俞淳的深海黃魚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元。
然而,這樣的好消息一旦傳出去,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俞淳魚塘裡最多能養20萬條黃魚,在2007年的時候,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而當初那些不相信他的養殖戶們也紛紛效仿深海養黃魚的方法,如果不突出重圍,他的黃魚市場很快就會淪陷。
2007年底,俞淳又做出了一個異於常人的決定,他給深海養殖的魚制定了一個計劃,但在別人看來,俞淳這個大膽的計劃突破了整個大陳島養殖黃魚的“鐵律”,完全屬於“吃力不討好”的行爲。
但讓誰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別人口中“吃力不討好”的計劃,讓他佔領了江浙滬地區一半的黃魚市場,並在2017年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
“接力養殖”
黃魚的養殖週期是兩年,但一般上一年不到,養殖戶就會將黃魚賣掉,爲什麼呢?因爲在大陳島養殖,想讓黃魚過冬越到下一年,那就相當於直接送黃魚上西天。
大黃魚耐低溫的極限是8℃的水溫,而大陳海域的海水溫度正好是黃魚越冬的臨界點,歷史記錄曾顯示最低溫達到過5.7℃,如果冒險讓黃魚在大陳海域過冬,就可能會造成大批量死亡!所以,養殖戶一般在頭一年年底就將黃魚撈起來賣了,賣出時個頭都不算太大,價錢也未曾有所突破過。俞淳的計劃就是要打破常規,改變黃魚多年不變價格的現狀。
每年小潮的時候,大陳海域的海水是比較緩和的,但小潮過後,潮流會一天比一天急,海水溫度越來越低,黃魚的死傷也會越來越嚴重。俞淳要趕在小潮來臨之前,將魚塘的魚都送往南方過冬,讓黃魚進行“接力養殖”。
2017年12月,俞淳準備帶着250萬枚黃魚苗,前往福建的基地過冬。可是,纔剛出發,他就連續不斷地從船裡對魚苗挑挑揀揀,然後扔掉,這是爲何?俞淳表示,他這番行爲,是爲了把受傷的魚苗挑揀出來,因爲在之前的工人捕撈中,黃魚們會產生應激反應,互相碰撞和擦傷,之後就很難存活下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把魚放在大陳海域養着不行嗎?個頭小就小些唄,至少沒有風險,而撈起來運往福建,從福建又運往台州,這麼折騰,魚的死傷可不少,還能銷售過億嗎?這些普通養殖戶都不願嘗試的行爲,俞淳卻說:“越折騰越賺錢。”
原來,黃魚若冬天在大陳海域,就會進入休眠狀態,不僅不吃食、不增長,還可能挺不過這個冬天。而要是把黃魚運來南方,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重量就會增加半斤以上,自然一條魚的價格也會增長10來塊。
不僅如此,俞淳還在2010年選取了種魚,試着自己繁育了黃魚苗,而且第一年就繁育成功了,成爲了大陳島唯一一個能自己魚苗的黃魚養殖戶。自己繁育魚苗,一條的成本大概是1毛錢,比市場售賣魚苗的價格便宜一半。不僅成本低,育出來的苗體也很健康。一條魚的價格要高上10元,成本還能減少一半。
就拿一條市場價爲55元一斤的黃魚來說,其他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大概爲35元-40元不等你,而俞淳可以將成本控制在20元左右。
2017年,俞淳養殖的黃魚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
提高黃魚利潤有兩招
儘管黃魚的利潤比其他養殖戶要高,銷售額也突破了億元大關,但俞淳並沒有想和其他人比較,也沒有滿足於此,他發現還有兩個問題需要優化,這對未來養殖銷售會更有利。
第一,俞淳在第一次養殖黃魚時吃了個大虧,原因就在深水網箱上。深水網箱不僅在海水洶涌的時候網衣會上浮,進而黃魚相互摩擦碰撞導致死傷,而且在後來的養殖過程中,深水網箱經常破損,網箱裡的黃魚就會跑出去,少的時候丟失三分之一的魚,多的時候丟失一大半,一次的損失就高達百來萬。
後來,俞淳投資了2000萬,在大陳海域建成了一個23萬平方米的海上銅圍網。原本野生大黃魚是生活在60-80米深的水下,此前深水網箱的深度僅8米,而如今建成的銅網深度可達20米。活動空間大了,黃魚之間的死傷會減少,肉質也會更好。
第二,前面有說,黃魚越黃,價格就會越高,俞淳就有讓黃魚的顏色更加金黃的秘訣。
在每條黃魚稱重過後,工人就會捏住魚的嘴巴,儘量張到最大,然後用冰塊填滿魚的身體,不留縫隙。這個辦法不僅能給黃魚增色,還能對魚身體內部進行保鮮,保質期延長2-3天左右。
通過這兩招,俞淳售賣的黃魚不僅又黃又大,新鮮程度更是勝人一籌。一條1斤3兩的大黃魚,零售價格高達100元,品質和價格都是大陳海域的天花板!
從2001年到2022年,俞淳把他人生中最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大陳島。
“把魚養好,是我的人生目標。”這是俞淳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在養黃魚的事業上,經歷了兩次“推陳出新”,遭遇了兩次同行的質疑。但這種實實在在的探索精神,讓他收穫了自我滿足和人生財富。
一個人,一輩子,就爲養好一條魚,這該是多麼極致又令人佩服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