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裡“張譯式電刑戲”,24歲的流量明星也演了,結果一言難盡

出道是門玄學,轉型,更是門玄學。

比如我們看TFBOYS三位成員的發展,在這兩年,似乎就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易烊千璽率先突圍。

憑藉《少年的你》、《奇蹟·笨小孩》、《長津湖》、《滿江紅》幾部硬片,早已成爲內地電影圈頂流。

且不說他是不是運氣,能連續被大導演們相中,還是說明自身下了苦功夫。

隊長王俊凱這兩年也開始發力。

演技高低咱先放一邊,但能接連出演《萬里歸途》、《刺蝟》、《蛟龍行動》、《野孩子》、《749局》這些電影,足以證明他資源強大。

當然,這兩位越熱鬧,就越顯得最後一位成員尷尬。

迄今爲止,王源參演過不少電影,卻都只是混個臉熟。

再不拿出點真貨來往上衝一衝,其在娛樂圈的存在感,恐怕都會是個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不久前,由王源擔綱男一號的電影《孤星計劃》,終於上映。

這是一部懸疑片,以上世紀2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爲故事背景,導演是曾執導《革命者》的徐展雄。

演員陣容除了王源外,還有李晨、印小天、張雪迎和樑靖康。

上映5天,票房剛過6500萬,媒體預測最終票房會在1億左右。

有網友評價“卡司不夠強大”,題材太小衆,票房八成是不會太好。

但小衆片即使票房不高,只要口碑好,也能給王源帶來正面的評價。

那麼,《孤星計劃》的品質到底如何呢?

王源在片中的表現,是失望,還是驚喜?

皮哥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給大家仔細分析一下。

01、

《孤星計劃》看片名似乎有點抽象,我們先了解下影片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

上世紀的20年代,汽車廠工人李一民(王源飾演)因到上海大學修發電機,結識了丁夢華(張雪迎飾演)、許天平(樑靖康飾演)、江嶽(此沙飾演)等一羣“孤星會”組織的在校大學生。

又在大學教師侯少烈(李晨飾演)的影響下,留在學校裡讀書。

但好景不長,1925年5月30日爆發五卅運動,英國巡捕屠殺學生和羣衆,李一民與丁夢華、許天平兩人在混亂中失散。

其後李一民跟着候老師加入地下組織工糾隊;丁夢華成爲申報的記者;許天平則跟隨其父許任潮(餘皚磊飾演)當了警察,三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27年老蔣發動四一二政變,壓迫“左翼”作家,上海灘陷入空前的“白色恐怖”。

工糾隊接到代號“孤星計劃”的重要任務,要護送一位叫“胡先生”的重要人物秘密離開上海由水路前往武漢。

但出師不利,帶頭人侯老師在一次撤離行動中被警察殺害。

任務自然被交到李一民的手上。

李一民舊日在汽車廠的師父章貴生(印小天飾演)從前線退伍後,回到上海並當上了警長。

在其幫助下,李一民聯繫上以前“孤星會”的同學,爲胡先生的撤離鋪平了道路。

另一邊的丁夢華,身爲申報記者,一直以近代中國第一個爲新聞事業殉職的記者沈藎爲偶像。

爲揭露當局殺害“左翼”進步人士的真相,她獨自跑到後山刑場偷拍秘密槍決的現場照片,卻意外拍到章貴生也是殺害“左翼”人士的劊子手中的一個。

正當丁夢華想要把真相告訴李一民時,嗅到危險的章貴生趕到報社,把丁夢華殘忍殺害。

好在丁夢華臨死前還是將真相告訴了隨後趕到的許天平。

原來許天平雖然進了警隊,卻仍然不忘往日“孤星會”的救國理想。

很快他又和李一民聯繫上,並制定了新的撤離計劃。

在上海灘愛國志士與工糾隊的努力下,胡先生終於被安全送走。

當還被矇在鼓裡的章貴生帶着警察趕到碼頭時,抓到的卻是僞裝成胡先生的許天平,才知道原來胡先生早已在前一天離開上海。

李一民和許天平兩人爲了替被害的丁夢華報仇,給章貴生設下了圈套。

最後章貴生被兩人殺死,而李一民和許天平爲了保護胡先生順利到達武漢,與趕到碼頭的警察展開激烈槍戰,終在槍林彈雨中雙雙犧牲。

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膽啓用了以王源、張雪迎、樑靖康爲首的一羣年輕演員。

或許是想用他們身上獨特的青春氣息,去感染銀幕前的觀衆。

在電影開頭,電影使用了大量加濾鏡的特寫鏡頭,來表現大學生們的陽光和朝氣。

特別是飾演丁夢華的張雪迎,不僅顏值極高,其連衣長裙的扮相和爽朗的微笑都極富感染力,令人過目難忘。

電影定位爲青春熱血片和懸疑諜戰片,“青春熱血”的部分都是採用這種直白式的鏡頭來表現;而“懸疑諜戰”的部分則通過環環相扣的情節來展開。

緊扣“護送胡先生”的主線,突出反派章貴生的詭計多端、李一民的愈挫愈勇、丁夢華的堅定和無畏、許天平的隱忍和理智。

這些人物的相愛相殺,構成了那個時代上海灘正邪交鋒過程的羣像,使觀衆對於“白色恐怖時期”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直觀感受。

02、

以上就是皮哥認爲《孤星計劃》比較突出的優點。

但除去這些之外,電影暴露出來的明顯缺點也是難以掩蓋的。

最大的缺點就是上面提到的“卡司不夠強大”。

不僅表現在“大場面”不夠大,也表現在對於那個時代年輕人、大學生們的日常呈現不夠。

比如說前期重點還原的“五卅運動”歷史,就能明顯看出經費不足和“小打小鬧”。

電影是在影視城裡取景拍攝的,舊上海的街景,那幾幢舊樓和街道,即使很少看國產片的觀衆,也能很容易就認出那是在內地影視劇中經常見到的那些。

歷史上的“五卅運動”參與學生2000餘人,加上社會各界人士,組成一支近萬人的龐大隊伍。

而電影裡肉眼可見的學生和羣衆,加起來頂多也就幾百人。

鏡頭所到之處全是近景特寫,完全看不到廣角鏡頭的“人山人海”大場面展現,顯得非常小氣。

話又說回來,爲啥皮哥“斤斤計較”這所謂的“大場面”呢?

因爲像這種表現特定歷史的電影,就需要用一些宏觀鏡頭來還原和呈現歷史的原貌。

就像《泰坦尼克號》的開頭,不只一次煞費苦心地呈現出大船的全貌,就是要用鏡頭將觀衆帶入到歷史的氛圍中。

而在本片中,雖然有英國巡捕衝擊上海大學的情節,但其過程更偏向於室內羣毆打鬥戲,與傳統的動作戲表現並無二致。

當觀衆看到這些情節時,其實感覺到的更多是像在看一部民國背景的動作片,這就與“再現五卅運動”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其實是對於那個時代的年輕大學生們的塑造着墨太少,如上面提到的,只是用一些直白式的鏡頭來簡單粗暴地表現他們的“美好”。

比如女主角丁夢華,觀衆很容易爲她的美貌傾倒。

但她是從哪裡來,出自怎樣的家庭,又帶着怎樣的理想,電影裡隻字未提。

有人說王源的演技不到家,難以表現出李一民身爲“汽車廠工人”的那種粗獷氣息。

在皮哥看來,王源的最大問題是出在形象上。

真的很難想象一個已經24歲的男青年,身材還像十幾歲的初中生一般矮小和單薄;

那張略帶嬰兒肥的娃娃臉,也還是像出道時候那樣稚氣未消。

與張雪迎站在一起時,明顯比張雪迎要矮半個頭,看起來就像姐弟倆。

所以電影裡的“李一民”全程都像是一個剛剛輟學的,到工廠裡打工的初中生。

即使後來換上一身西裝,也還是像一個假扮成大家的毛頭小子,讓觀衆很難不出戲。

王源在片中還有一段受刑戲。

雙手被橫綁在刑架上,還來了一把《懸崖之上》中張譯式的電刑戲。

表演效果見仁見智,但從幕後花絮看,他還是挺謙虛的,現場希望可以對他再狠一些。

想要改變形象的話,應該泡健身房裡一段時間,把那單薄的身體練一練,直到練出一些肌肉線條,形象自然就會改觀很多。

同時王源也需要多接點戲,慢慢打磨出演技,才能在電影圈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飾演許天平的男配角樑靖康來自廣東省湛江,2016年參演電視劇《國士無雙黃飛鴻》出道。

他的身高達到186cm,形象還好,但演技就一言難盡了。

“許天平”在片中前期是心懷救國理想的大學生;後期是隱藏極深的熱血警察,本應是一個機智、冷靜人物。

但樑靖康在片中總給人一種目光呆滯的感覺。

既表現不出親眼目睹老同學犧牲的矛盾、複雜的心境,也塑造不出角色的立體感和層次感,顯得非常扁平。

除去這三人之外,其他角色像此沙飾演的江嶽、翟瀟聞飾演的羅世聞、李嘉鑫飾演的周文素等,都只是着墨很少的符號化龍套角色。

李晨飾演的侯少烈老師、印小天飾演的反派章貴生,這一正一邪兩個角色,也只是並不出彩的臉譜化人物。

03、

最後說說電影的動作場面,其實更偏向於港式動作片那種打鬥的風格。

大部分動作戲都是近身打鬥,由於演員都不是武行出身,其武打動作設計也都比較簡單。

只突出其力量感,並沒有難度高的動作,也很難給觀衆留下印象。

至於槍戰和爆炸的場面,倒是一樣沒少,感覺《孤星計劃》從劇情到動作場面,都比那些“網大”電影要高出一截。

但比起那些大投資的“史詩級”大作,《孤星計劃》又達不到其水平。

因此《孤星計劃》只能算是一部賣點不足的平庸之作,票房不會太高。

或許王源自己也很無奈,大家都希望能出演《長津湖》那種大片,但遺憾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