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持續火熱,央行提醒公衆投資者:要綜合權衡投資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杭州報道今年以來,債市持續火熱,相關資管產品淨值和年化收益率走高,吸引了不少公衆投資者。7月末銀行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3%,而當前銀行3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還不到2%,部分投資者就將銀行存款轉換成這類理財產品。過去幾個月,央行已通過多個渠道向市場提示債市風險。

8月9日,央行發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專欄方式介紹了資管產品淨值化機制對公衆投資者的影響。央行普及金融知識,意在向投資者提示債市風險。業內人士分析,本期貨政報告設置這一專欄,也是在提醒公衆投資者理性評估市場風險,審慎開展相關資管產品投資。

淨值化機制下資管產品投資者需增強風險意識。專欄強調,淨值化有助於明確資管產品風險和收益歸屬,真正體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資管本質。據市場專家介紹,在淨值化機制下,投資收益率隨淨值動態變化,若債市轉向,相關資管產品淨值也會回撤,投資者不能只依據當前年化收益率進行投資決策,若贖回時機不當,可能會從浮盈轉爲實虧。

專欄也提醒公衆投資者,要綜合權衡投資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在淨值化環境下,資管產品投資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實際收益最終依賴於底層資產市場價值的動態變化,具有不確定性,投資者應當基於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判斷不同投資產品收益。存款利率看似偏低,收益是確定可實現的,對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而言,未嘗不是理性選擇。

資管產品投資者也應適度關注長債利率走勢。業內專家分析,近幾個月長債收益率持續、快速下行,既反映市場對長期增長預期偏弱,也有短期供求擾動的影響。從我國2035年要實現人均GDP翻番目標和長期經濟基本面看,市場預期與經濟長期增長情況是存在偏差的,當前這麼低的長債收益率是不可持續的。未來利率回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投向債市的資管產品淨值也會隨之回撤,現在入場的投資者,高位接盤的風險很大。淨值化機制下,資管產品沒有剛性兌付,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與股市、債市投資的邏輯本質上是類似的。2022年銀行理財產品贖回潮中,不少產品破淨,很多投資者就因此遭受了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