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音樂造夢 演唱會製作人丁度嵐
丁度嵐是五月天、李宗盛等知名歌手演唱會導演及製作人,現爲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副執行長。(圖片提供/丁度嵐)
動輒上萬人的大型演唱會,傳遞感動留駐內心的世紀舞臺,一場成功演唱會除了舞臺上魅力四射的演出,後臺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爲五月天、韋禮安、梁靜茹等歌手打造巡迴公演的演唱會製作人丁度嵐,從他20餘年在音樂界耕耘的經驗,聚焦演唱會幕後的精采時刻。
無法複製的演唱會感動 製作人「打雜」全力以赴
2016年五月天在世界巡迴後回到臺北小巨蛋,連續9天不同主題接力演唱,寫下9晚9場的不可能任務。2018年五月天登上傳奇殿堂倫敦O2體育館,上萬歌迷共同合唱《倔強》,音浪響徹圓頂。這些感動無數觀衆,爲臺灣樂壇寫下歷史的傳說級演唱會,導演正是現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副執行長、被譽爲演唱會界金牌製作人的丁度嵐。回顧他在業界20多年的原動力,丁度嵐說:「每場演出都是無法複製的全新舞臺,那正是演唱會現場最迷人的地方。」
沒有學校教,怎麼製作演唱會,丁度嵐的舞臺製作之路,其實是從唱片公司的宣傳做起,原本負責帶藝人跑通告、抱着CD到處做宣傳,進入「相信音樂」唱片公司後,公司決定擴大演唱會製作部門,成立「必應創造」品牌,丁度嵐於是轉身踏入演唱會幕後,跟着五月天巡迴世界公演,並操刀「人生無限公司」、「諾亞方舟」等盛況空前的巡迴主題,五月天演唱會越辦越盛大,不斷累積經驗的丁度嵐,隨後也製作了李宗盛、梁靜茹、韋禮安等藝人的演唱會,展開演唱會的「人生無限事業」。
從相信音樂轉入演唱會製作公司必應創造,丁度嵐製作了五月天「DNA」、「人生無限公司」、「諾亞方舟」等經典巡迴演唱會。(圖片提供/丁度嵐)
他笑稱演唱會製作人的工作是「打雜」,從藝人的後臺要求、場地調度規劃,到演唱會每首歌曲的規畫安排,製作人就像是舞臺的總舵手,精準調度臺前幕後的演出者與製作團隊,打造出絕無僅有的視聽饗宴。「製作人必須花很多時間跟藝人溝通,瞭解場地和設備種種細節。」丁度嵐笑說:「五月天演唱會是最難做的,因爲要滿足歌迷,還有5個演唱會老闆。」
克服場地條件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一場成功的演唱會,幕前要有精采的聲光效果烘托,讓觀衆沉浸其中、獲得感動;幕後則必須提供舒適場地,像是貼心的指標、廁所和動線等,創造最好的觀賞體驗。回想幾場生涯中最難忘的公演,丁度嵐提到2015年在高雄81氣爆事件過後,五月天爲了替高雄市民加油打氣,免費在氣爆現場舉辦的「NEW!再創新高」迎新演唱會。「當時世運主場跨年演唱會一結束,我們馬上衝到凱旋路及二聖路口連夜趕工,凌晨搭棚,下午馬上彩排。」他回憶:「不像一般演唱會場,歌迷是從四面八方涌入的,所以當天現場封路的範圍、歌迷動線和事前宣導協調都要做到,我們簡直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丁度嵐說:「臺灣沒有地方教作演唱會,入行都是一個帶一個,有的從工讀生開始,也有從周邊認識的人介紹後,踏入演唱會製作這一行。」(圖片提供/丁度嵐)
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有五月天成軍20週年時,迴歸臺北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臺開唱。他說:「20週年是所有歌迷都要去朝聖的大事,但露天舞臺前就只有區區幾百個座位。」爲了分散歌迷,他在所有空地架起大型電視牆,有如嘉年華連線,把現場氣氛渲染到公園每個角落。丁度嵐回憶說,隔壁金華國中正在舉行期末考,團隊只能在課堂中間打開音響,用擠牙膏的方法分段彩排。「這還不是最困難的!」他笑說:「我們一邊開唱,還要一邊保護螢火蟲。」演唱會舉辦時剛好是螢火蟲季,丁度嵐要求螢火蟲一隻都不能少,特別請保育專家指導,用黑布圍起偌大水池,幕前五月天熱情開唱,「幕內」的螢火蟲也能安心飛。「比起登陸倫敦O2體育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或北京鳥巢,反而是大安森林公園這種演唱會,纔是不可能的挑戰。」他說。
丁度嵐說,演唱會是造夢的工程,他說:「就像是五月天的演唱會總是以夢想和堅持爲主題,歌手與上萬歌迷在3小時中分享音樂,人們在其中釋放感情,成爲一種精神療愈,就算工作或課業上遇到困難,也能夠帶着滿滿希望離開。」無論是從賣票、訂便當到管理工作人員行程等一手包辦的行政人員,或者站上數十公尺高的看臺,頂着寒風爲舞臺上藝人打追光的燈光師,每一位付出心血的幕後工作人員,彙集各自領域的專業和付出,造就演唱會每一個血脈賁張、又哭又笑的經典時刻。
從五月天在高雄舉辦跨年演唱會,到現在接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副執行長,丁度嵐與高雄有深厚淵源,他也預告從今年開始高雄將會有更多知名藝人來舉辦演唱會。(圖片提供/丁度嵐)
疫情逐漸緩和,凍結3年的大型演唱會如百花齊放,高雄擁有完備的演唱會場地,今年也將迎接張惠妹等知名歌手掀起音浪。丁度嵐說:「很多歌迷來高雄看演唱會就像是旅行,結束後有美食有景點,可以放掉職場上的工作和壓力。」他也表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今年將安可推出「藍寶石大歌廳」,現場樂隊與本土歌手重現秀場年代風華,也歡迎大家一起來高雄聽音樂,打造無法複製的動人回憶。
本文作者:丁度嵐
(本文摘自《高雄畫刊》2023/03)
《高雄畫刊》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