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以「舞譜」記錄、體驗、探索、創造身體動作
拉邦舞譜作爲拉邦動作體系的一環,負擔着記錄動作與重建經典的任務。(繪圖/柳廣成)
如果說現當代舞蹈在表演藝術中相較小衆,那麼,在現代舞蹈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舞譜」,可能是小衆中的小衆了。不若樂譜的隨手可得,網路下載、圖書館借閱、或是鄰居家正在學鋼琴的孩子可能就有一份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琴譜。上哪找舞譜?首先已經是個問題了。如何讀舞譜?更不是國民義務教育中的一環——還記得國小音樂課學吹長笛,至少就得先學會識別簡單的樂譜吧?單從這兩點,舞譜的低普及度顯而易見。
不過,低普及度無法與舞譜的存在價值與應用潛能劃上等號,只是讓舞譜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透過專訪獲拉邦舞譜重建者認證的舞譜教師曾瑞媛,我們試着稍稍揭開舞譜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舞譜?
曾瑞媛提到:「舞譜,即是一種動作的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舞蹈史上已定義石器時代畫有牽手舞蹈小人的紋彩陶盆、石窟上的壁畫磚,即可視爲是一種沒有文字時代下,以圖像記錄舞蹈的方式。而現今西班牙巴賽隆納市政廳,也珍藏着一份記錄着14世紀軍隊操練過程的圖譜,把當時軍隊行徑動作與路線皆清楚記錄下來,此亦可視爲一種動作的譜。
不過,在現當代舞蹈領域若提到舞譜,所指向的大多是現代舞蹈史上赫赫有名的舞蹈理論家拉邦(Rudolf von Laban)所創立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20世紀初,無論在美國或德國,正是現代舞蓄勢待發之際。爲使現代舞與文學、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齊名,舞蹈經典同樣可供後世流傳、珍藏與重建,拉邦於是發展了這套舞蹈的記譜方法,以及支持這套記譜法後面的動作理論系統。
舞譜的建立、閱讀與重建過程
當我們拿到一份拉邦舞譜時,乍看之下彷彿與樂譜有些相同,同樣有拍數記號、小節線,並且也是由許多代表時間進行的小節組成。不同的是,拉邦舞譜並非水平式閱讀,而是由下往上地垂直式閱讀,每一行代表了身體部位的動作。一行舞句以中心線分隔左右兩邊,中心線左邊代表舞者左邊的身體動作,中心線右邊則是右邊身體動作。而舞譜上的每一個符號,則涵括了方位(direction)、水平(level)、時間(timing)、以及身體部位(body part)。人體動作千變萬化,其細節記錄甚至小到手指關節。由此可知記錄的細節相當繁複,於是一支舞蹈作品的譜往往相當厚重。
此外,我們知道現代舞作爲芭蕾的反叛者,特別重視舞蹈不依附其他元素而獨立性,許多作品即是在沒有音樂下完成的創作,或者故意不依循音樂節奏來編創動作。所以拉邦舞譜特別設置一個專門屬於舞者拍(dancer’s count)的記錄。曾瑞媛就以過去重建美國現代舞蹈家韓福瑞(Doris Humphrey)經典作品《水舞》(Water Study)的經驗爲例,說明舞者拍的「有機性」。
《水舞》中經典的一幕即是舞者們如水花般濺起的時刻,韓福瑞當時以「輪唱」編排該段落。在沒有音樂節奏的前提下,舞者們如何掌握水花濺起的時刻,曾瑞媛打趣地說到,除了動作設計上,以身體呈現拱形姿態,順勢將長髮往前遮住頭偷瞄旁邊舞者的小撇步以外;更爲關鍵的,即是依靠舞者之間聆聽各自呼吸以培養默契。
而如何透過舞譜記錄與重建如此有機的片刻,除了倚賴拉邦舞譜上的「舞者拍」;另一個則是舞譜重建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就是曾參與過該舞作的舞者,或是擁有該舞譜版權的基金會。也就是說,舞譜、舞譜重建者、舞者與作品第一手參與者之間的工作、溝通與相互檢視,是爲重建一支舞作的必要繁複過程。不僅在重建過程中需要此繁複過程,就連記譜者完成一支經典作品的記錄後,也需要經過此番檢視。
譬如雲門舞集經典作品《薪傳》,就曾以被美國記譜者庫克(Ray Cook)記錄下來,2000年經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舞蹈系學生重建過後,再邀請曾參與該舞作的資深舞者楊美蓉前往檢視。兩年後,楊美蓉再次前往德國杜賽朵夫協助四校聯演《薪傳》的舞譜重建工作。曾瑞媛特別提到,一份舞譜的確立不僅僅透過一次重建即可認證,而需要許多次的重建過程,該舞譜方能得到認證。可以看見,記譜與重建需要如此耗時耗工的往來認證,加上舞譜取得不易,以及昂貴的版權費,則又爲舞譜的普及加上一層難度。
舞譜作爲一種體驗動作的過程
尤其,當代的我們如此依賴影像作爲認識與學習的途徑。這個現象,是剛入行學習舞譜就會被挑戰的問題。不過長期教授並推廣拉邦舞譜相關知識的曾瑞媛,仍堅信舞譜有其存在必要,這不僅僅是就歷史意義而言,更是着眼於教育與創造性思考的層面。她指出:「透過舞譜學習動作是一種身體體驗動作的過程,這與影像的閱讀是很不一樣的。」
曾瑞媛邊說,邊站起身面對線上訪談的鏡頭,將兩手交插在身後問我:「現在你看得出來我的雙手在做什麼嗎?」的確,攝影機的死角並無法全面捕捉動作的真實樣貌,就此而言,舞譜對於身體細節與空間方位鉅細彌遺的記錄確實有其必要。尤其,動作的學習過程中,依賴平面影像的途徑與需要身體整體性和空間感的動作表現是很不一樣的。
不過,近年在教學場域中,曾瑞媛也會被年輕學生們挑戰:「現在有360度攝影機啊!」科技的推陳出新,究竟在身體知識傳播的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補充或解消了我們過去所依循與珍惜的身體知識,仍持續地在實踐場域中被不斷討論、叩問與挑戰着。
拉邦舞譜的創造性運用:主題撰寫(Motif Writing)
拉邦舞譜作爲拉邦動作體系的一環,負擔着記錄動作與重建經典的任務。而拉邦動作體系之所以在舞蹈學界仍持續被關注,則與其動作體系所提供的創造性面向有關。其中,「主題撰寫」(Motif Writing)即是延伸自拉邦舞譜並且在舞蹈教育中被廣泛運用的一種具創造性的動作思維。由拉邦的學生普蕾絲頓(Valerie Preston-Dunlop)及哈欽森(Ann Hutchinson Guest)從拉邦的教學系統中近一步發展而來,將拉邦舞譜中指涉時間、空間、身體部位與方位等元素符號抽取出來,引導學生從自己的閱讀和運動,進行不同元素組合的探索。「不然我們太習慣模仿了!」
牯嶺街小劇場幾年前開設的身體工作坊中,就曾邀請曾瑞媛以主題撰寫的基礎動詞元素帶領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從最基本的動作型態如旋轉、跳躍、位移,再進入到構成關係的動詞如抓取與握手,並逐漸組成自己的創作語言。除了基礎動詞以外,主題撰寫的運用也連結到拉邦動作體系的其他理論如空間和諧(Space Harmony)。那次的工作坊讓她體驗到「主體撰寫的跨領域應用可以打破許多限制」,對於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教學者與創作者來說,皆是相當實用的工具。
透過舞譜重建者曾瑞媛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說明,我們瞭解到拉邦舞譜不僅僅是作爲記錄動作或舞作的工具;就人體動作的理論化層次而言,拉邦舞譜的出現大幅度地推進現當代舞蹈發展上對於動作的思考。即便由拉邦舞譜記錄與重建的舞蹈作品所費不貲、過程繁複且取得不易,然作爲一種透過閱讀與身體想像來體驗動作的途徑,拉邦舞譜仍有影像記錄不可取代的價值。而透過後人的實踐運用,更展現了拉邦舞譜與其動作理論體系所具有的創造性潛能,在跨領域運用上乃至人體動作的數位化思考上,皆具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或許,拉邦舞譜也並沒有想像中的小衆或神秘吧!
本文作者:樊香君
(本文摘自《PAR表演藝術7-8月號第347期》)
《PAR表演藝術7-8月號第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