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女子遠嫁廣西農村,生下女兒後“跑”了,22年後女兒跨國尋親

歲月的淚痕在誰的臉龐上刻下痕跡?時光飛逝,親情的羈絆經歷了怎樣的考驗?

1994年,一個平凡的廣西農家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員——一個越南新娘阿霞所生的女兒阿蔓,豈料,就在這個嬌小的生命出生7年後,母親阿霞居然“跑”了,她徹底拋下了丈夫和女兒,只留下一串疑問。

22年過去了,阿蔓從一個無助的孩子成長爲獨當一面的女性,但母親阿霞的缺席,在她內心掘下了永久的傷疤,她渴望尋根,她需要彌補親情的空白,於是,阿蔓孤身一人,踏上了一段艱辛的尋親之路...

阿蔓,這個出生於1994年的女孩,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一個殘缺的家庭,她的母親阿霞是一位來自越南的移民婦女,爲了謀生,不得不將兩個女兒託付親人照看,獨自一人來到了廣西這片與她文化背景大相徑庭的土地。

就這樣,命運開始了對阿蔓的撥弄,她的7歲之前,母親阿霞一直在努力適應異國的生活環境,獨自在這片陌生的熱土上紮根奮鬥,起初,阿霞並沒有打算長期留在中國,只是想在這裡打工賺些錢,爲女兒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命運往往捉摸不定,一次機緣巧合,阿霞結識了一名廣西農村青年張虎,兩人一拍即合,就這樣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阿蔓如期而生,母親也開始在這個貧窮的小村莊裡安營紮寨。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可是卻在某一天,阿霞居然選擇了逃離,直接就離開了這個家,離開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那是2001年的一個夏日清晨,她送7歲的阿蔓上學後,便如一陣風般離開了這片土地,只留下滿目瘡痍的傷痕。

從那一刻起,阿蔓的生活陷入無邊黑暗,她幼小的心靈承受着外界的非議與冷嘲熱諷,被迫接受“被母親拋棄的孩子”這個罵名,她渴望母愛的呼救聲,卻只能被無情掩埋。

幸運的是,阿蔓身邊有位慈祥的奶奶時刻關愛她、呵護她,即便奶奶也曾用傷人的話語傷害過阿蔓的心靈,但她依然全心全意地養育着這個姑娘,或許正是這份疼愛,讓阿蔓在生活的重壓下慢慢成長、漸入佳境。

長大後的阿蔓通過電話重新聯繫上了母親阿霞,但母親拒絕回到中國,阿蔓由此得知母親當年離開的原因,時隔數年,阿蔓大學畢業後開始攢錢,打算尋訪母親。

2023年9月,她終於扔下數萬塊血汗錢,翻越高高的邊境線,來到了母親居住的越南地區,經歷了一段艱辛而溫馨的尋親之旅。

重逢時,阿霞熱情地擁抱着女兒,她們似乎都有些許生疏,畢竟二人早已如陌路人,唯一的聯繫只有那逐漸模糊的親情印記,然而這份冷淡氣氛很快就被重逢的喜悅所取代,二人只是相擁而立,用沉默述說着歲月的滄桑。

在接下來的走訪中,阿蔓揭開了母親離開的更多原因:家庭環境的壓抑、經濟的貧困、文化的隔閡...母親阿霞只是一個勇敢而軟弱的女人,爲了追求自由,不得不做出離開的艱難抉擇,而阿蔓也因此解開了內心對“壞奶奶”的誤解。

通過這次尋親,阿蔓不僅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母愛,更重新認同了自我,化解了對母親的困惑和怨懟,她打算辦理簽證,日後時常回越南看望母親,彌補那22年的親情缺失。

闊別多年,母子兩人也說了許多,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阿蔓才真正從自己母親口中知道了整件事的詳細經過。

作爲一名跨國新娘,阿霞來到廣西這個偏僻的農村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融入當地生活,她與張虎的婚姻缺乏足夠的感情基礎,更多的是一種利益與機緣的結合。

語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礙,阿霞只會說一口生硬的中文,與婆家人的日常交流就成了一大難題,有些最簡單的事情,也因爲無法準確表達而心生芥蒂。

更重要的是,文化差異給阿霞帶來了巨大的生活習慣衝擊,她來自越南,生活方式習慣與在廣西農村全然不同,而婆家人也難以理解和接納阿霞帶來的一切。

婆婆是個傳統的廣西農村婦女,固步自封,對於女婿娶了一個異國媳婦相當不理解和不認同,儘管阿霞努力想要改變和迎合,可終歸無法完全做到,於是,雙方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就產生了分歧和矛盾。

比如做飯習慣不同,阿霞喜歡做些自己口味的越南菜,婆婆就很不贊同,覺得她這個新媳婦太過麻煩,再比如干家務的方式方法差異也讓雙方產生了不小的齟齬。

起初只是些小小的不快,雙方都努力忍讓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矛盾的積澱越來越深,撕破臉皮的爭吵也開始頻繁上演,場面一度非常難看。

尤其是當阿霞生下阿蔓後,教育孩子的問題就成了導火索,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理念和方式,爭執不下,有時還會激烈到動手打架的地步,把阿蔓嚇得直哭。

作爲兩個環境下長大的女人,她們的矛盾看似源於生活細節,實則根源在於文化的衝突和割裂。

而作爲中間人的張虎,則顯得很無能爲力,他同樣生長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與阿霞的文化背景差距也很大,很多時候根本無法準確理解和判斷雙方的分歧。

一味地站在父母的立場,對待阿霞也缺乏足夠的尊重和體諒,每次吵架,張虎不是袖手旁觀,就是直接站隊父母,把矛盾火上澆油。

就這樣,婆媳關係一點點升級爲家庭矛盾,張虎也漸漸失去了調解的能力,良性的矛盾激化爲劍拔弩張的對峙,家庭氛圍越來越令人窒息。

最終,阿霞在持續的壓力下,選擇了一條離開的出路,於是在2001年的那個夏日清晨,她將7歲的阿蔓送到學校後,就徑直離開了這個讓她喘不過氣的家。

她終於解脫了,可阿蔓則被徹底拋棄,從此過上了無依無靠的生活,婆家人雖然對阿霞的做法耿耿於懷,但也無可奈何,而張虎則像個失敗的中間人,無能爲力地看着自己的家庭分崩離析。

這段遺憾的家庭經歷,註定了阿蔓在成長過程中的自卑和迷茫,她幼小的心靈承受了太多非議,被詛咒爲“被母親拋棄的孩子”,而母親阿霞離開後的掙扎和辛酸,也成了阿蔓漫長尋親路上的一個未解之謎。

同時阿蔓的成長經歷也折射出了跨國婚姻和家庭分離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

她從小就缺失母愛,在外界的冷嘲熱諷中感受自卑和孤獨,而阿霞和張虎的分歧,也令阿蔓的家庭氛圍十分緊張,這些都會給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作爲跨國婚姻的產物,阿蔓的母親阿霞和父親張虎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阿霞來自越南,說着自己的語言;張虎則是中國農村人,他們結合緣於阿霞不得不來中國尋求生計,而非主動選擇跨國婚姻,兩人自身教育程度也不高,對於如何處理婚姻中的矛盾、維護家庭關係缺乏足夠認知和修養。

語言、文化差異造就了他們在教育孩子等問題上的分歧和誤解,他們缺乏有效溝通,缺乏對對方的理解與尊重,最終的結果就是,阿霞選擇離開,離婚家庭導致阿蔓的生活出現嚴重困擾。

跨國婚姻家庭中有很多複雜因素,需要注意到,不僅僅是語言、文化、教育程度等明顯因素,還有潛在的理念衝突、生活方式差異等隱藏的矛盾,而當衝突無法有效化解時,必然會傷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呼籲全社會爲跨國及外籍家庭的孩子們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家庭始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場所,我們應提供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服務,爲孩子們緩解心理創傷,重建信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同時,我們也要呼籲親子關係以理解和愛護爲前提,親情應該是包容和珍愛,而不是傷害和怨恨,無論母親或父親的過錯和缺失有多少,在孩子心中我們都應給予無條件的關愛支持,相互原諒、理解和珍惜是維繫家庭的基礎。

阿蔓的成長曆程凸顯了一個普世難題:如何處理親子關係,如何爲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這個問題不僅需要每個父母都重視,也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需要充滿愛與溫暖,作爲父母,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的內心,培養孩子獨立健康的人格,同時,我們也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用愛與尊重贏得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作爲社會,我們也要爲每一個普通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讓家庭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幫助,只有整個社會都重視家庭關係,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健康成長。

阿蔓和她母親的故事提醒了我們:生命短暫,家人無價,一個家庭的和睦會帶來久遠的影響,一個家庭的缺陷也會在子孫後代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讓我們從自己做起,用愛呵護身邊的每一個孩子,用理解溫暖每一個成年人的心靈。

母女之間的親情紐帶,雖經歷了時間和現實的考驗,但最終依然用愛與勇氣擊潰了一切阻隔。

阿蔓的成長道路曲折重重,缺失母愛的陰霾一度籠罩着她的心靈,但她從未放棄尋根的決心,終於在22年後與母親阿霞重逢,這段動人的尋親之旅,不僅讓母女重拾親情,更讓阿蔓重新認同了自我身份。

阿霞作爲一名越南移民婦女,在廣西農村備受文化差異和家庭矛盾的困擾,她的離開雖然帶給女兒創傷,但背後卻有着無奈的苦衷,母女相擁時,彼此都沉浸在釋然與治癒之中。

這幕溫馨的重逢場景昭示着,無論生活有多殘酷無情,親情的力量終將戰勝一切,當我們保有希望、勇敢追尋,就一定能穿越人生重重阻隔,找到生命的拂曉,愛與堅韌會幫助我們突破迷霧,重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