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臺灣學生數學成績優異卻有高度焦慮? 2022 PISA結果分析(一)

學生示意圖,非新聞提及當事者。記者蘇健忠/攝影

PISA的全名是「國際學生評量計劃」,是目前少數世界性的超大型教育研究計劃。以2022年這一屆來說,總共有81個國家或經濟體、超過69萬名的15歲學生參與。臺灣學生從2006年開始參與PISA。因此PISA的結果不只能告訴我們長期以來的發展,更能讓我們與世界各國橫向比較,作爲教育政策與教學現場的改進參考。現在先讓我們來關心臺灣學生的數學表現吧!

▍ 在數學成績的背後

PISA針對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與創造性思考能力進行施測。歷來臺灣學生在國際上的數學表現都非常優異,2018年排名第五,2022年更是上升到第三名,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不過,仔細比對的話,會發現上一屆排名第一的中國在這一屆缺席,而上一屆排名第四的香港,這一屆也只落後臺灣一個名次。

雖然成績沒有明顯的起伏,但在耀眼的數學成績背後,仍然有一些指標值得我們關心——尤其是,交出漂亮數學成績的同時,有着高度的「數學焦慮」。根據PISA的調查,臺灣學生的數學焦慮平均值約在0.3左右,乍看之下沒有到很高,畢竟像巴西都嚴重到0.6了。但如果你仔細研究,會發現通常數學焦慮高的國家,成績都偏差。

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以OECD平均爲基準點,平均成績是472分。教育表現好的國家差不多都在這條基準線以上。這時候我們會發現,臺灣儘管擁有傲人的全球排行第三,數學焦慮指數同樣高居全球第三,僅次於西班牙、日本。很有趣的是,幾個重視教育的東亞國家都有類似的表現。

▍A+T+T+I+T+U+D+E=100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也沒關係,反正成績都好了,面對知識戒慎恐懼一點,說不定也不錯?PISA的數據告訴我們:正常來說,成績跟數學焦慮是呈負相關的。成績愈好,理當對數學愈不焦慮。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