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麼宇宙?
宇宙是什麼樣的呢?浩瀚無垠、危機四伏、數不清又相聚甚遠的天體...
對於人類來說,地球之外的世界是神秘的、充滿幻想的,現階段我國對宇宙的探測仍舊停留在銀河系-月球,對其他星球知之甚少。且不說地球之外,僅僅是地球十分之三的陸地和十分之七的海洋人類同樣沒有完全揭秘,大海里有什麼、地殼裡又有什麼,人們無法完全得知,但人們的思維總是會不自覺幻想可能存在又或者未知的一些事、物。
在尼爾·斯蒂芬森編著的科幻小說《雪崩》中爲人們呈現了一個龐大而又宏觀的宇宙,這也是大家知道的元宇宙起源。
但元宇宙具體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說法,每個人想象的元宇宙既雷同又不同,但現階段元宇宙還是一個無法具現的概念。
概念宇宙
從虛幻、到概念化,人們對元宇宙有了認知。
在元宇宙概念中詮釋道,“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
元宇宙概念大火是基於遊戲平臺Roblox上市後市值飆升,讓資本市場看到了元宇宙概念股下的商機,因此大肆鼓吹元宇宙概念,只不過在大肆追捧的環境中,並非所有鼓吹者都能夠在元宇宙中真正具現化。
具體來說就是,元宇宙漲潮帶來了新世界的版圖,元宇宙退潮則會遺留原本“耀眼的泡沫”。
市場向人們傳遞的元宇宙概念並不是固化人們對“元宇宙”幻想的束縛,更多的人通過概念化元宇宙去構建自己幻想的“元宇宙”,這是當前人們對元宇宙基本的認知,不去應和,反而都有自己的想法,完全符合千人千面對元宇宙的詮釋。
從行業來說,遊戲行業是當前受到元宇宙影響最大的行業。有很多遊戲都是建立在某個虛擬故事的背景上進行的,比如王者榮耀的王者世界,英雄聯盟的世界,原神、哈利波特、斗羅大陸、完美世界等都是建立在各自的“元宇宙基建”上進行開拓的遊戲。
按照Roblox的官方說法,元宇宙產品應具備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當前並無一款產品能夠完全稱得上是元宇宙。
以上產品都不是元宇宙,但能讓人們體驗到元宇宙的形態,但相比之下我反而更認同遊戲《我的世界》有元宇宙的影子。
首先,我的世界是一個玩家能夠自己構建世界版圖的遊戲,在我的世界玩家能夠更貼切的實現幻想“元宇宙”走向真實世界,當然遊戲是元宇宙的托盤之一,更龐大的元宇宙仍舊停留在概念層次,無法依附在某一款產品上。
在更多的人看來,此次元宇宙爆火併非真正意義上的爆火,而是元宇宙的概念爆火,從而形成一個讓人們對元宇宙認知或者瞭解的過程,讓更多的人聽說過元宇宙其實才是進軍商業化的基礎。畢竟商業化背景中,如果消費者不瞭解元宇宙是什麼,將很難快速接受這類新的產品。
概念中的元宇宙並非侷限遊戲,像社交、娛樂、教育、醫療課程等都能夠在元宇宙中建立,這些可以參考AR/VR行業的發展,現階段AR/VR產品已經在聯合元宇宙概念滲透各行各業,也算是爲元宇宙提前開闢戰場。
當然,還是會有很多人糾結元宇宙的發展與未來會如何,當前階段元宇宙的概念雖然很具象化,但整體市場仍舊處於一片朦朧、混沌的狀態,既留給無數開拓者去創造、研發的機會,也讓人們有更寬泛的幻想空間,而元宇宙的下一步,也必然是要向商品化和具現化靠攏。
商業宇宙
還未具現,就已經被打造好商業版圖,這便是對元宇宙商業化的解讀。
商業化即市場化,是指將產品或者事物推入市場使其具有商業價值的行爲,在此前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涌入賽道,不無一分爲元宇宙商業化實行助力的意味。
從元宇宙概念來看,元宇宙是未來的虛擬世界,會將現實中的事物轉移到虛擬世界進行,那麼元宇宙真正實現商業化就會從現階段最接近元宇宙概念的行業或者企業入手。
首先AR/VR經濟產業是當前技術最接近元宇宙的,AR技術就是讓用戶在觀察真實世界的同時,也能接收相關數字化信息和數據,從而爲用戶提供幫助。目前人們瞭解最多的是AR眼鏡產品,AR產品基於增強現實的屬性,能夠在虛擬技術方面爲很多諸如醫學、教育、工業等相關企業提供助力,這也是元宇宙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但依照未來市場不斷升級的情況來看,VR系列的虛擬頭盔/遊戲倉等科技產物將會真正稱爲元宇宙的載體,去承接各個行業的虛擬世界發展。
未來虛擬世界會成爲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譬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就曾發表對元宇宙的看法與重視。以騰訊係爲主對標元宇宙大概是遊戲、社交兩方面,首先虛擬遊戲倉很多人已經聽說過或者瞭解過,在虛擬遊戲中就是一個虛擬世界,關於元宇宙八大元素也基本具備,包括在遊戲平臺Roblox的影響下,遊戲元宇宙將會重要風口。
在虛擬遊戲倉的基礎上,遊戲比賽、遊戲直播、遊戲體驗都將會上升到新的維度。
社交元宇宙是建立在元宇宙的社交因素上,在虛擬世界進行社交,其實很多人都認爲是智商稅,畢竟現在互聯網社交就非常“虛擬”,像soul星球、TT語音、QQ釐米秀等都有元宇宙的雛形,而元宇宙社交更加陌生、虛擬,基本無法得知對方透露以外的信息。
另外像Facebook的VR會議軟件—Horizon Workrooms中有虛擬會議室這項功能,未來互聯網會議也將會轉戰元宇宙,這也是元宇宙的一大賣點,另外像大家認爲的萬物皆可元宇宙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或許存在價值,但當前階段無法證明其價值的含金量甚至是否爲泡沫概念。
元宇宙從概念化闖入人們的認知,再到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下場佔坑,其實都是爲商業化做下的鋪墊,但未來元宇宙不會以泡沫打造商業地基,所以很可能那些更有實力、有價值的元宇宙概念股會在元宇宙建立初期完成初步創建,而一旦元宇宙雛形生成,那麼一些聞風而來的泡沫概念則會濫竽充數,形成行業風險。
元宇宙商業化,要從價值判斷,也要從適用性判斷,而並非誰的概念好壞。
未來宇宙
元宇宙滿足虛擬幻想,也成就幻想技術。
拋開商業價值、元宇宙概念不談,一個人構建的元宇宙總會虛幻、難以依託現實具現。
就像一個小說作者去創作一部小說,首先要構思大致的框架,最好能夠找到世界的邊界並設置懸念,再列出細緻的框架,像區域分佈、人員分佈、人物的信息、事件的發生和延續等等,小說裡的人就是活在作者設定好的作品框架內,而元宇宙則是人們的行爲在既定的元宇宙中的行爲、形態等,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人們眼中的元宇宙過於龐大,甚至無法完全實現,只能隨現階段科技型元宇宙隨波逐流,發展成有理有據的真實元宇宙,並且一步一步走向既定的商業化道路。
嵐小咪的《沉浸在虛擬小說裡的人,現實生活大都失意》中寫道,“網絡遊戲、影視劇、小說等等,都會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寄託。”人們樂於接受元宇宙帶來的虛擬世界與虛擬幻想,但並不意味着這可以成爲長期的商業商品化,所以元宇宙的實現,必然是建立在對消費者有益的基礎上。
我們幻想未來,也憂慮未來,但是未來元宇宙不能毫無頭緒的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從概念到深耕產品是科技技術的昇華,未來元宇宙的產品載體會相比互聯網本身上升的意義超前,而AR/VR等虛擬技術作爲元宇宙的雛形產品,實現了人們對虛擬世界更多的幻想,但最後,元宇宙的載體依舊沒有出現。
互聯網大企業們都在炒元宇宙,一方面是風口、是熱點,另一方面或許確實對未來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但那麼多家企業卻沒有一家能創造出元宇宙的通用載體,那麼只能說明此時的元宇宙吹噓、炒作的成分太大,曝光在市面上的產品多少都有些“割韭菜”的意思。
而從元宇宙的概念、八大要素來看,最基本的還是要實現“流量自由”,而那些沒有能力進軍元宇宙卻打着元宇宙幌子的企業,也不過是在風口中撈取更多的流量。
總而言之,互聯網流量不管是在飽和或者不飽和的狀態下,企業都無法拒接一大批流量的“襲擊”,而更多的商業化元宇宙概念,也是建立在流量基礎上實現的虛擬轉現實或現實轉虛擬的過程。流量爲王,並不只在互聯網時代,元宇宙中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