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譚天丨“字少事大”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 現場圖裡藏了哪些細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6日早上5點37分,譚主發佈了一張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現場圖。這張圖,加上此前國防部發布的短短105字的新聞稿,這場“字少事大”的發射引發了衆多網友的討論。發射現場圖裡藏了哪些細節,一起來看↓

從圖上可以看到,此次發射,是在一片草地上發射的。

解放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

一般來說,洲際彈道導彈有4種主流發射方式:

·地下發射井發射·核潛艇水下發射·陸基鐵路機動發射

·陸基公路機動發射

這四種發射方式,各有特點。

地下發射井發射,就是導彈的儲存和發射都位於地下發射井內。這種發射方式的優點是對導彈尺寸、重量的限制較少,可以達到很大的射程與威力。

軍事專家張軍社告訴譚主:

在平時和戰時,敵方會通過衛星等各種手段找尋發射井的位置,因此,地下發射井發射也是最容易被打擊的發射方式。我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我們的重點是在於提高我們的核反擊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洲際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需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只有不被發現,才能二次打擊。

這就涉及到另外三種發射方式。

首先是核潛艇水下發射。這種方式的隱蔽性最高,活動範圍也大。但由於潛艇艇體大小的限制,導彈的尺寸較小,威力相對有限。

其次是陸基鐵路機動發射。這種方式,是導彈發射架安裝在特種火車上,平時放倒僞裝成普通貨運列車在鐵路線上快速機動,或者隱蔽在隧道、洞庫中,接到命令後可轉移到專用線路上展開,稍加準備即可發射。其優點是,機動速度快,範圍大。但缺點是受鐵路、橋樑等多方面的限制。

最後一種是陸基公路機動發射。在發射過程中,又分兩種模式:

一種是依託預設陣地發射,也就是說,在發射時需要“通過公路機動”進入預設發射陣地。這些陣地經過加固可以承受導彈發射的衝擊,而且事先經過精確測量,導彈發射車抵達後做一些準備就可以發射。

另一種也是相對更難的一種,就是無依託野外發射。它需要發射車本身具備較強的越野能力,無需準備發射場坪,在野外可以隨時停車發射,包括隱蔽性很強的複雜地形或者狹小場地,這極大提高了發射車的生存能力。與此同時,這也對發射車的性能、指揮通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合現場情況可以判斷,這次應該採取的是無依託野外發射的方式——隨到隨打,打了就走。

張軍社表示,這表明我們洲際彈道導彈擁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譚主還在評論區看到,有人注意到,這枚洲際彈道導彈是雙錐體彈頭,由此也引發了不少對這枚洲際彈道導彈型號的猜測。

但其實,我們在照片上看到的,只是外殼。這個外殼出了大氣層就會被拋掉,所以,這枚洲際導彈是否搭載雙錐體彈頭,我們還無法確認。

這枚洲際導彈是否搭載雙錐體彈頭還無法確認

有網友猜測,這是東風-31AG。

關於這款洲際彈道導彈的具體射程,沒有明確的官方數據。美國國防部曾經在《中國軍力報告》中給過一個判斷——東風-31A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1.1萬公里,從中國本土發射可以打擊到美國本土。而東風-31AG,比東風-31A還要新。

譚主也拿着這張圖去和軍事專家張軍社做了求證。張軍社表示,關於型號,目前還不方便細講。

與此同時,張軍社也迴應了網友們討論的雙錐體彈頭的問題,他表示:

目前,高超音速導彈也經常採用這種設計,雙錐體可以減少空氣阻力,提高飛行穩定性和穿透性。

譚主注意到,評論區不少人都提到,上一次我們在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是在44年前。

當時,“東風五號”洲際導彈彈頭在飛越8000多公里後,落入預定海域,打擊精度相當於用手槍擊中百米之外的一隻蚊子。

而此次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攜載一枚訓練模擬彈頭,同樣準確落入預定海域。

張軍社表示:

我們這次是在實戰化驗證,使用訓練模擬彈頭而非實彈,這也透露出我們在覈政策上採取的非常謹慎與負責的態度。

而這時隔44年的又一次“準確落入”,在當前變亂交織的時代背景下,也有着特殊的意義。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底氣,也是中國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決心。

圖爲導彈發射升空 劉明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