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教套路,害人;學套路,害己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三期(總第773期)

今天給學生講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講到下面這一段,

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一段中的“這是爲什麼?”這句話有什麼作用呢?

有同學想都不想就脫口而出:“這是個設問,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每次聽到這種套路式的回答,我都從心底升起一種莫名的悲哀與厭惡之感,然後又忍不住想要糾正他們這種閱讀上的壞習慣。

我接着追問,怎麼就激發讀者閱讀興趣了?能具體說說嗎?這回不再有人脫口而出迴應了。他們很多人不怕問是什麼,而怕問爲什麼。那些套話他們熟練得很,一到硬碰硬,要求往具體了來談談,往深入了來談談,就抓耳撓腮了。何以如此?根子還在於沒有真正理解,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是在文本表面滑行。

這種情形,不止在課堂的師生互動過程中出現,還會更頻繁出現在學生作答的試卷上。考試後,批改閱讀題,總會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同學,那些答題模板運用得非常熟練,一看就“訓練有素”。可是,到那個關鍵的談理解的部分,又常常答得驢脣不對馬嘴了。

回到《蘇州園林》這段話來做點兒分析:

實際上,真正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話,並不是“這是爲什麼”這個設問,而是這句話之前的話。

從讀者角度來看,讀過這一段話的正常反應是什麼?從廣義上來說,蘇州園林是我國建築的一部分,既然我國的建築絕大部分對稱,那蘇州園林也應該對稱,可是爲什麼蘇州園林卻絕不講究對稱,它怎麼就那麼特殊,何以會如此呢?

原來,作者做這個設問,不過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順着讀者的思維,幫讀者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又轉回作者的角度給予了一個解答而已。

那這樣的寫法,在寫作上又給我們怎樣的啓發呢?

從讀者角度來看,作者寫文章,讀者讀文章,是先後發生,完全獨立的兩個過程。先有作者寫文章,然後有讀者讀文章,在文章發表之前,作者和讀者之間並沒有任何交集。

實際情況卻並不如此。

一個經驗老道的作者,他在寫文章的過程中,已經和讀者有了交集。作者不僅僅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在他的頭腦中,已經有了隱含讀者,有了和潛在讀者的虛擬互動。所以,在行文過程中,作者常常要爲讀者考慮,轉換一下身份,站在讀者角度提出問題,然後再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一個作者在寫作時,能和隱含讀者有一個虛擬互動,那麼,文章面世後,讀者在讀文章時,也常常會覺得文章行文非常絲滑,讀者想知道什麼,作者就寫到什麼,作者就像是讀者獨立的蟲兒一樣。而相當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缺乏這種意識,自說自話,所以他們的作文時常會讓讀者(閱卷老師)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實,這種創作過程中,自覺和隱含讀者互動的意識,並不是今天的作家纔有,在古代就是如此,可以說古今無不同。

下面,以和《蘇州園林》同一冊書中的兩首詩歌爲例做一點兒進一步的說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兩句詩雖然是陳述語氣,但卻讓人產生巨大的疑問。把房屋建在一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又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這就好像在西單或者王府井蓋房子,怎麼可能隔斷絡繹不絕,熙來攘往的人流和車流呢?

正因爲考慮到讀者可能會有這種疑惑,所以詩人緊接着就代替讀者問了一句:“問君何能爾?”然後又跳回作者的身份,做了一個回答:“心遠地自偏”。要想“地偏”,不是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中去,而是首先要做到心遠,之後的詩句就是圍繞着自己如何做到心遠展開的。

從前面的詩句“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可以看到風之大,風之寒,從“亭亭山上鬆”和“松枝一何勁”也可以看到松柏就在這寒風之中。由此,從“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這兩句詩中就讀出矛盾來了。既然冰霜如此之凜冽,爲什麼松柏能終年挺立長青呢?

正因爲考慮到讀者會有此一問,所以,作者代替讀者在詩中發問:“豈不罹凝寒?”難道說松柏不像其他植物一樣,會遭受寒風冰霜的摧折嗎?作者的回答是:“松柏有本性。”原來不是沒有遭受嚴寒,而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你看,這兩首詩在關注作者與讀者互動這一點上,是不是和《蘇州園林》完全相同呢?當深入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自然就能在自己寫文章時,不再是完全置讀者於不顧,自說自話了。

明白了在寫作時,要照顧讀者的思維,要順着讀者的思維來寫這個道理,這就夠了嗎?不,還遠遠不夠。

往更深一層想,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作者並不順着讀者的思路來寫,明明作者知道讀者想知道什麼,但卻偏偏不說,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呢?當然有,當讀書讀得多了,讀得透了之後,自然會發現無窮多這樣的例子。不過,雖然看似作者在和讀者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並不是說這時候作者心裡就沒有讀者,恰恰相反,他心裡依然有讀者,而且,這個和隱含讀者互動的意識很強烈,只不過是作者換了另外一種玩法,和讀者展開一個思維遊戲而已。

以上這些思考,如果沒有具體的文本作支撐,就不容易理解,如果不結合文本細讀,就沒法深入。不管是老師教語文,還是學生學語文,都不應該只是滿足於擺弄一些概念,記住一些套路,在文本表面滑行,而要深入文本內部,培養真正讀懂文本的能力。

因此,我堅決反對語文學習中教套路,學套路的做法。教套路,害人!學套路,害己!

【自帶廣告】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