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博館首檔「保護級」個展 探討馬來西亞原民文化
鶯歌陶博館開館以來,首檔「保護級」的個展將展開,主要探討馬來西亞原住民文化、宗教及性別議題,12歲以下孩童需家長陪同參觀的展覽現正展出中,許多家長趁機對小孩做機會教育,建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觀念,意外獲得熱烈迴響。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6日止,於1F陽光特展室展出「土神祭聲之巫─杜爾陶藝個展」。1980年生的杜爾,是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華人,曾任美術老師3年多,求知若渴的他,2012年帶着新臺幣3萬元隻身來臺,攻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杜爾以馬來西亞原住民文化爲出發點,作品深入探討生命的結束與開始,並用薰燒保留陶土原色及強烈的表現手法,震撼人們的視覺感官。由於他的作品很特殊,受到許多關注,杜爾對此表示:「用嘴包容多元,不如用身體實踐!這不單只是展覽,而是帶入一種文化」。
▼杜爾與《聚巢鼎》。
本展共展出57組件作品,展場入口及展間內的裝飾,是杜爾親手摺的紙花,含有祈福之意,同時象徵祖靈之眼,整個展場重現祭壇原貌,再依照作品的層次,循序漸進分成3個部分。《聚巢鼎》是他在創作中,父親過世後完成的第一件作品,蘊含對父親的思念、母親的虧欠及異鄉的孤寂感。《守護神獸裝置—歸》中葉子是乘載靈魂的船,12只神柱代表12個時節的守護者,營造生命盡頭之境。《唱細精龍裝置—生》則是代表生命的起始,說明原住民文化中,對繁衍的崇拜之意。其它精彩的作品,推薦大家親自來一趟,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陶博館館長陳春蘭表示,「土神祭聲之巫─杜爾陶藝個展」是開館15年以來首次推出的「保護級」展覽,因爲多件作品以男性生殖器官呈現原始意涵,爲了兼顧藝術的多元性與教育性,除了在各入口標示建議12歲以下孩童需家長陪同外,現場也加派人力,貼心地提醒參觀民衆,並希望大家以開放的心胸來欣賞本展,尊重各種不同的信仰。
▼杜爾與《唱細精龍裝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