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接入融資平臺經營性債務查詢權限,名單制管理再邁一步

一攬子化債舉措陸續有序落地。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近期,央行徵信系統上線了融資平臺經營性債務查詢權限。有銀行業人士表示,這一方面爲商業銀行“圈定”了受限新增債務的平臺範圍,也明確了鼓勵參與經營性債務化解支持的主體,即名單內平臺鼓勵延期、降息等債務置換或重組支持,且風險自擔,重點省份平臺嚴控新增債務。

這也意味着,在銀行參與此輪地方債化解過程中,名單制管理從隱性債務拓展到經營性債務,據悉,此前名單內企業發債已多限於借新還舊。此次新上名單系統和對銀行要求主要針對平臺經營性債務,隱債查詢仍在財政部系統,相關監管政策依然延續此前要求。

此外,最近多地開始關停金交所,加上去年三季度理財直融工具新增業務被叫停,市場對地方債務化解的關注度不斷上升。與此同時,符合條件的“統借統還”、貸款置換債券或非標債務的案例陸續增多,多家國有大行參與。有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化債控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原則一直很明確。

鼓勵經營性債務置換,名單制管理

除了市場過去主要關注的隱性債務化解,此輪地方債“一攬子化債方案”對符合條件的地方融資平臺經營性債務化解給出了多重方案,結合平臺債務壓力情況,總體“控增化存”,方向主要爲以長期低息置換短期高息。

繼公開市場發債參照名單制管理後,近期,央行徵信系統上線了融資平臺經營性債務查詢權限。據上述銀行業人士介紹,查詢系統可供銀行了解名單內平臺經營性債務等情況,系統內名單爲各地前期確認報送的存在短期債務壓力的融資平臺,但需一對一查詢。

上述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對該範圍內主體,銀行不可抽斷貸,鼓勵結合債務及財務情況,對存在今明兩年到期債務壓力的平臺進行展期、降息等置換支持,但需要風險自擔。同時,理論上不可新增債務,名單內重點省份平臺嚴控新增。

另有股份行分支行對公人士告訴記者,近期的確新上了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查詢系統,但因爲系統通道由總行接入,分支機構無法看到新系統具體隸屬哪個監管部門。

上述銀行業人士表示,此輪置換不涉及前期一直推進的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後者歸財政部主管推進,相關要求沒有變化。另有大行地方分支機構人士表示,過去涉及地方融資平臺的業務,需要先查詢財政部的隱債名單系統,該系統後來已經實現了線上化。據記者此前從部分信託人士處的瞭解,該系統在2018年第二輪地方債務化解摸底完成後關閉,此輪隱性債務化解仍在此範圍內。

2019年,在相關部門發佈防範化解融資平臺公司到期存量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文件後,商業銀行也曾參與到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當中,即以期限更長、利率更低的借款置換高成本的短期到期隱債,但公開披露的細節不多。

2022年末,貴州遵義最大城投遵義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遵義道橋”)披露了一則銀行貸款重組方案,將155.94億元銀行貸款重組後期限調整爲20年,利率調整爲3%/年~4.5%/年,前10年僅付息不還本,後10年分期還本。首次披露加上整體展期且期限長達20年,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該案例與貴州特殊的化債背景不無關係,當時,遵義道橋提到了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下稱“2號文”)、財政部印發《支持貴州加快提升財政治理能力 奮力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財預〔2022〕114號)兩份文件。

其中,在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方面,2022年1月出臺的2號文指出,當地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落實地方政府化債責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對符合條件的存量隱性債務,與金融機構協商採取適當的展期、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週轉。

近期,中信銀行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公司高管介紹了一組債務置換數據:該行已經置換地方債務155.8億元,其中退出了高風險資產55億元,減值回撥16.6億元。目前,隱性債務貸款餘額僅爲2099億元。在結構上,華東、華南、華中等經濟發展的地區佔比達70%,省級和地市級的平臺佔比是55%。地方債務中,問題資產餘額爲22億元,問題貸款率在1.05%。

更加市場化,已有銀團貸款陸續落地

多位行業人士分析,此輪置換債務範圍拓展的同時,市場化特點也更爲明顯。在資產荒背景下,銀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

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地方通過銀團貸款置換融資平臺的存量債務,包括公開市場債券和非標債務。從公開信息來看,繼去年重慶落地一筆由農行渝北支行牽頭、中行渝北支行參團,總額6億元的銀團貸款用於置換平臺存量非標債務之後,寧夏近期也完成一筆用於化債的銀團貸款。

據銀川市國資委官方微信披露,近日,銀川市抓住國家利好金融政策支持,政銀企強強聯合,協同推進,在成功爭取10億元一般地方債券資金支持債務化解的同時,完成了寧夏首單第一批共26.14億元銀行貸款置換存量債券和非標債務工作,以時間換空間,壓降債務規模,節省融資成本,拉長債務期限,優化債務結構。

具體來看,參與此次債務置換的金融機構包括農行、中行、國開行。3月15日,中國銀行寧夏分行、農業銀行寧夏分行組成銀團,用低息長期貸款置換銀川公交公司1只3.68億元非標債務;3月20日,國開行寧夏分行置換的銀川城發集團2只債券和4只非標債務合計22.46億元貸款,也完成了各類合同文本的簽署,正式落地發放貸款。

“此次貸款成功置換存量債券和非標債務,是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財政廳、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的大力支持下,銀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銀川市國資委全力推進、多方協調,積極談判磋商,通過國開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總行大力支持、嚴格審批,高效地完成首批貸款置換工作。藉此東風,銀川通聯集團和城發集團所持有的其他債權和非標債務的置換工作,也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分管領導的全力推動下,正在全面展開債權人談判和盡調工作。”銀川市國資委表示。

下一步,銀川市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精神,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與各大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加快協商,繼續推動剩餘的融資成本高、期限短的債券置換工作,積極化解存量債務,壓降債務規模,降低融資成本,嚴控新增債務,爲銀川市國有企業“脫虛向實”、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不過,信達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一爽此前指出,由於政策要求銀行貸款置換非標和標債等經營性債務需要對應底層項目清晰、財務可持續,而很多平臺的非標和標債難以對應底層項目,這就使得銀行貸款置換融資平臺經營性債務進度整體仍然偏慢。“尤其是重點省份弱區域平臺,或者缺少底層項目的非標和債券等債務類型,置換仍未見明顯推進。”李一爽認爲,在金融支持地方化債的細則明確之前,銀行大規模推進經營性債務置換可能存在一些現實層面的挑戰。

此前,對於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債務化解,金融監管部門曾多次表態。繼去年9月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態要指導金融機構積極穩妥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建立常態化融資平臺金融債務監測機制後,10月央行行長潘功勝曾公開表示,在部委和地方兩個層面建立金融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小組,制定化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系列文件,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重點地區融資平臺平等協商,依法合規、分類施策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嚴控融資平臺增量債務,完善常態化融資平臺金融債務統計監測機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融資平臺的風險監測。

壓降平臺數量:名單內外和中間地帶

自去年7月“一攬子化債方案”提出以來,相關舉措陸續落地,華創證券研報總結爲:一是財政部指導下,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內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二是央行指導下,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化債;三是地方政府和城投企業通過盤活資產、推進平臺轉型、嚴控債務新增和加強項目投資管控等多種方式開展化債工作。

近期的新動作中,除了銀團貸款置換,已有個別省份落地“統借統還”的案例,即區域內資質較好融資平臺發債償還弱資質平臺的到期債券本金。

2月28日,貴州宏應達建築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貴州宏建”)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第一期)“24宏建01”正式掛牌,該債券發行規模18億元,票息4.8%,期限5年,評級爲AAA級。募集說明書顯示,該債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償還“18西秀01”“19西秀01”到期債券本金(含置換償還公司債券的自有資金)。從公開資料來看,貴州宏建與 “18西秀01”“19西秀01”的發行主體安順市西秀區黔城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同屬安順市西秀區城投企業,但二者並無股權關係。

貴州宏建由安順市西秀區財政局全資控股,本次發行由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擔保,後者實控人爲貴州省財政廳。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統借統還”提供一種思路,將下級政府的償債責任部分上移至上層政府,提升地方政府分擔中央政府監察職能的意願,縮短上下級政府信息差,從而提升化債資源配置效率,也有利於化債政策的進一步鋪開,控制尾部風險蔓延,但也可能導致化債資源進一步集中,爲避免道德風險需要自上而下推動。

不過,有城投研究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因爲貴州化債本身有一定特殊性,這種模式可複製性需要觀察,尤其需要考慮的是省級分配額度、協調成本,以及可能催生的尋租空間等。

2月23日召開的國常會曾指出,經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地方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爲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此前分析稱,這主要是通過財政化債和金融化債等方式實現了展期、降息,度過了短期的流動性風險。但要鞏固成果,就要從長期和源頭治理債務,會議也明確,要強化源頭治理,遠近結合、堵疏並舉、標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在高質量發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當前,地方融資平臺的名單制管理、市場化轉型,依然是投資人關注的重要方向。上述城投研究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相比債務類型,金融機構與監管部門約束主要關注的還是平臺本身,很多平臺既有經營性債務也有隱性債務。

今年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重申分類推進融資平臺改革轉型的同時,首次明確提出持續壓減融資平臺數量。上述城投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城投平臺籠統分爲三類:名單內融資平臺(包括重點省份和非重點省份)、名單外的市場化產業主體、名單外未達到市場化標準的平臺,各自面對不同程度的化債和融資支持/限制。從發債情況來看,目前已有平臺亮明自己市場化主體身份(以表明不在名單內),“不過大家短期內主要看的還是業務實質和資金用途,平臺向外披露的標籤只是可以作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