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肥胖導致⋯代謝性肝病恐成肝癌主因 醫界籲篩檢

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政府推動B肝疫苗接種、C肝普篩及治療計劃後,已逐漸式微,專家提醒,飲酒、精緻飲食導致的代謝性肝炎,佔比達肝癌致病原因1成以上,且近年比率不斷增長。本報資料照片

肝癌曾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被稱爲臺灣的國病。B肝、C肝二種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歷屆政府推動B肝疫苗接種、C肝普篩及治療計劃後,已逐漸式微。醫界專家提醒,因飲酒、精緻飲食導致的代謝性肝炎,佔比達肝癌致病原因1成以上,且近年比率不斷增長,若財務許可,國家應推動篩檢計劃,具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患者,建議每年自費篩檢。

肝臟幾乎沒有神經,肝癌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沉默的器官」。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臨牀副教授蘇東弘表示,患者若早期發現,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切除或電燒消融等治癒性治療,與亡率大幅下降,五年存活率可達7成;無法早期發現,患者診斷時期別已是末期,則五年存活率小於5%。

「肝癌與其他癌症相比,高危險族羣明顯。」蘇東弘說,不少癌症成因、風險因子不明,肝癌則已知6成爲B肝患者、3成是C肝患者,1成爲代謝性肝病患者,且患者當中有15%即使沒有肝硬化也會演變爲肝癌,卻常受民衆忽視。早期無症狀、風險因子明顯,也說明肝病篩檢的重要性,藉篩檢找出患者才能及早治療。

代謝性肝病的影響已開始出現,且逐漸攀升。蘇東弘說,代謝性肝病定義是經影像學檢查具脂肪肝,且患者同時具有代謝問題,如糖尿病、肥胖、三高等。受惠肝炎疫苗政策,B肝年輕患者減少,C肝患者也因篩檢及用藥政策幾乎治癒,代謝性肝病卻是逐年增加,原因是飲酒民衆比率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且飲食精緻化導致脂肪肝患者愈來愈多,一般民衆高達3成都有脂肪肝。

衛福部2018年端出「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推動一系列治療及篩檢措施,C肝篩檢、治療將於明年落幕。不少專家倡議,要防治肝癌國病,下一步應針對代謝性肝病患者進行篩檢。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基金會長期倡議高危險羣民衆應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若國家財務許可,樂見健保資源投入。

但楊培銘點出,健保用於超音波檢測費用,每年超過10億,一旦調整超音波檢測資格,恐引起較大財務衝擊,在執行面,衛福部必須審慎評估經費來源,才能確定篩檢對象。於此之前,建議民衆可自費篩檢,超音波費用不貴,每年只需1千元,且除了檢查肝臟狀況,若腹部如胃腸、腎臟等出現病變,也可一次發現。

蘇東弘也認同應提供代謝性肝病患者篩檢補助。他表示,肝臟篩檢方式單純,以腹部超音波爲主,但代謝性肝病患者因不符現行健保篩檢資格,多不會受檢;要對代謝性肝病患者進行篩檢,目前較清楚的對象是糖尿病患者,可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其他風險因子患者,則可在評估肝纖維化指數(FIB-4)後,若數值大於1再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