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中國的進口依賴持續加大,集中在這些領域
雖然自2014年莫迪政府上臺執政後一直強調加強印度製造,減少對於進口尤其是對中國產品進口的依賴,但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還在拉大,即印度對於中國的進口仍然遠遠大於對中國的出口。
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智庫於8月下旬發佈的《2024年上半年印度對外貿易回顧》(下稱“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印度對外貿易額(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創下8490億美元的新紀錄,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長率爲5.8%。其中,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仍然高達416億美元,反映出兩國的貿易面臨結構性挑戰,可能的原因包括印度在某些關鍵產業上對於中國的依賴度仍然高,而自身的出口競爭力相對較弱。
中印貿易順差還在拉大
報告提出,2023-2024財年,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1~6月,美國成爲了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總額增長至625億美元,同比增長5.3%。但在這種大趨勢下,中國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國,逆差規模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其中,中國繼續保持印度第一大進口國的地位——今年上半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增長至501億美元,增加了8.4%;對比而言,印度從美國的進口同期下降3.7%,降至209億美元,不足中國進口的一半。
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即中國對印度的貿易順差。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與GTRI的數據略有偏差,趨勢大體一致。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對印度貿易順差爲470.3億美元。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印度出口682.6億美元,進口115.8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8%和6.6%,也讓貿易順差繼續擴大至566.8億美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也在繼續增加。
在8月下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上,以中印貿易爲優勢業務的科裡瑞國際物流的中國區高級銷售經理鄒振華告訴第一財經,近年來印度從中國加大進口的不僅僅是大型製造設備,還有大量原材料和半成品,這讓他們的業務量每年呈現5%~10%左右的增長,2023年更是增長了12%,也促使他們從去年年底開始擴招人手。另外,據他了解,中國的船公司也在計劃開通印東航線,這進一步佐證了行業對於中印兩國貿易增長的預期。
也就在今年7月,鄒振華他們一口氣從中國向印度出口了120多個超寬超高集裝箱的光伏設備訂單,接下來還有90多個貨櫃。他認爲,從中國製造到印度製造,看到中國出口“新三樣”的蓬勃發展,印度也在模仿,並在加大相關設備和原料的採購。
在全球不確定性因素仍在加劇的背景下,上述展覽會以“集聚港航鐵空 鏈接外貿貨主”爲主題,吸引了外貿貨主賣家2500人次,其中不乏面向印度的貿易商。
位於義烏的浙江託尼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是將“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商品出口到印度。近年來,他們也在着力發展從印度進口的業務。然而,和增長較快的對印出口相比,其進口業務進展並不理想。在負責人杜躍剛看來,印度製造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目前而言,印度不管是在工業還是日常生活用品上,都還是高度依賴中國。至於進口業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因印度尚未完全恢復對中國的簽證,無法前往當地採購產生了影響。
印度近年來努力發展當地製造業,從進出口產品結構上也呈現出以工業,尤其是機械、電子產品爲主導的產業結構特點與變化。
報告稱,2024年上半年,印度的工業品憑藉61.1%的高佔比和9.9%的同比增速引領出口,電信、計算機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更是同比增長了近21%,達到了197.1億美元;機械、鍋爐、渦輪機和相關零件產品出口同比增加了12.7%,爲159.5億美元;醫藥產品的出口也保持13.5%的增長,達到了117.2億美元。
印度的進口,同樣由工業品主導,佔據了總體進口的48.2%,並同比增加超過2.5%。其中,電信、計算機和電子產品的進口同比增加13.4%;受當地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影響,電子元器件進口激增27.4%至178億美元;機械、鍋爐、渦輪機和相關零件產品進口增長5.7%;醫療和科學設備進口增長11.9%;飛機及零部件進口同比增加27.5%。另外,鑽石、黃金等相關產品的進口增加了18.6%;汽車、自行車及相關零部件進口下降了3%至36.4億美元。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此前對第一財經表示,印度從中國進口了很多中間產品,經過加工後再出口到歐美爲主的海外市場,印度在其中也是受益者,因此有必要正視逆差的原因。
未來趨勢如何
從當前來看,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還在拉大,那麼未來將呈現怎麼樣的趨勢?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佳告訴第一財經,從目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印度國內的貿易政策方向來看,中印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的趨勢應該會持續下去。
首先,中國的製造業產業鏈十分完整,而印度本身的製造業基礎較弱,印度要發展工業製造業就不得不依賴中國的產業鏈來獲得技術以及零部件等。其次,印度的營商環境還非常有待改善。此外,印度政府的政策導向依然對中國不友好,進一步影響了來自中國的投資。
如上述報告所提出的,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原因之一在於某些關鍵產業對於中國的依賴度仍然高,而自身的出口競爭力相對較弱。
在王佳看來,一方面,印度營商環境仍然存在較大改善空間,另一方面,歐美企業目前在印度的投資主要是製造業的最終產品的組裝廠,因此大量的零部件還是需要依賴從中國產業鏈的進口。
不過從長期而言,有業內人士認爲,隨着印度製造的發展和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提升,貿易逆差的擴大趨勢將會減弱,對於中國產業鏈的依賴也將逐漸調整和下降。考慮到中印兩國的人口、市場規模和快速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印之間的貿易蛋糕有望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