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傳聞引發藥茅閃崩,曾蜂擁而至的明星基金陸續逃離,還有誰仍在堅守?
財聯社5月30日訊(記者 沈述紅)上午10點33分左右,有“藥茅”之稱的長春高新出現快速跳水,股價一度跌超7%,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截至下午收盤,長春高新報於104.49元,跌幅爲6.05%,最新市值422.58億元。
據市場人士透露,長春高新股價暴跌的導火索,或與傳聞的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有關。但隨後長春高新迴應稱,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公司應收長春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其他應收款事宜也不屬於大股東非法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相關款項不存在壞賬風險,更不存在所謂的ST風險。
和2021年5月17日的高點相比,長春高新股價已然跌去78.75%。三年以來,除了個別指數基金依舊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往日重倉持有該股的諸多明星產品早已去擁抱新的“價值窪地”。2021年二季度末還持有該股的全國社保基金118組合和104組合,以及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馮波執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在持有數個季度後均已不在長春高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在今年一季度,共有34家機構持有長春高新,其中26家機構一季度減持了該股,2家持股數不變,4家增持,還有2家新進長春高新爲前十大重倉股。
醫藥巨頭閃崩
根據傳聞,長春高新的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可能會導致長春高新面臨被ST(特別處理)的風險。
在傳聞發酵後,長春高新迴應稱,對於投資者近期關注的公司應收長春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其他應收款事宜,公司重申:不屬於大股東非法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相關款項不存在壞賬風險,更不存在所謂的ST風險。
單從經營業績看,長春高新在過去的一年裡取得了穩健的業績增長。2023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45.32億元,同比增長9.47%;實現營業收入145.66億元,同比增長15.35%。
在營收構成上,長春高新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子公司金賽藥業的良好表現。2023年,金賽藥業營收110.84億元,同比增長8.48%,歸母淨利45.14億元,同比增長7.04%。除了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與高新地產也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相關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18.25億元、7.03億元和9.1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爲70.30%、6.73%和13.71%。
在今年一季度,該公司也有着較好的業績表現,其中營收31.77億元,同比增長14.39%;歸母淨利8.59億元,同比增長0.2%。
儘管市場傳聞不斷,長春高新依然積極回饋股東。公司近日宣佈,將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元,分紅比例升至39.93%, 公司派現18.1億元給股東,接近其10年分紅額之和。
不過,面對股價的走勢,不少投資者依然“意難平”。在5月29日的一場負面情緒頗爲濃烈的投資者調研中,有投資者向長春高新高管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股價已經跌跌不休了幾年,管理層遲遲無法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直誇誇其談,不見任何動作。這對市場信心是沉重的打擊。”“目前公司估值是常態嗎?有無更低的可能?”“強烈建議回購註銷哪怕中期分紅取消實實在在提升股價”“請不要用財報上的內容回答……”
對此,長春高新迴應,將努力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該公司還表示,從全球市場規模來看,全球生長激素行業市場規模基本保持穩定,細分產品方面,以金賽藥業生長激素銷售來看,輔以電子注射筆自2016年上市之後,水針及長效劑型市場佔有率逐年走高。
曾蜂擁而至的明星基金陸續逃離
和2021年5月17日的高點相比,長春高新3年多以來股價一路震盪走低,已然跌去78.75%。三年前高達520元的股價,以及超2100億元的市值,在當下顯得如此遙遠。三年以來,除了個別指數基金依舊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往日重倉持有該股的諸多明星產品早已去擁抱新的“價值窪地”。
例如,長春高新2021年二季度末第七大流通股東——全國社保基金118組合在連續重倉該股至2022年底後,於2023年一季度退出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全國社保基金104組合也在2021年三季度“逃離”。
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多個季度連續重倉長春高新後,於2022年一季度退出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馮波執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也與葛蘭有着類似操作,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這一產品已不在長春高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時間行進至今年一季度,共有34家機構持有長春高新,其中26家機構一季度減持了該股,2家持股數不變,4家增持,還有2家新進長春高新爲前十大重倉股。
其中,和去年四季度末相比,中央匯金依舊持有該公司642.72萬股,持股市值爲7.72億元,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減持的機構包括招商基金、易方達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國泰基金、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融通基金、華夏基金等。
不過,上述機構中,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在一季度末依舊持有長春高新106.98萬股;聶世林和張睿共管的安信新目標新進該股爲前十大重倉股。
一季度增持的機構有華泰柏瑞基金、中歐基金、平安基金。其中,華泰柏瑞基金和平安基金主要爲旗下指數基金“被動”增持。而一季度末管理規模近80億元的王健,由她執掌的中歐新動力、中歐價值成長、中歐嘉澤、中歐均衡成長、中歐嘉和三年持有期、中歐光熠一年持有,這6只產品均增持該股,合計持股數爲164.15萬股。
此外,丘棟榮、吳承根合管的中庚價值靈動靈活配置一季度末新進長春高新爲第十大重倉股,持股數爲52.6萬股,持倉市值爲6321.99萬元。
彼時,丘棟榮這樣闡述自己的持倉思路,“無論是傳統行業的供給硬約束還是新興科技的供給創造需求,我希望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供給收縮,格局持續優化,更好情況是供給引領需求;二是需求風險釋放充分或空間廣闊,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快速增長或持續高增長;三是個股基本面風險釋放,格局趨向明朗,競爭優勢突出,具有兩高特徵(盈利的高增長性和高彈性)的優質公司……”在醫藥領域,丘棟榮表示,自己關注的是基於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能夠發掘一些需求確定的細分領域。
同期,鑫元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劉宇濤執掌的小規模產品——鑫元鑫趨勢也新進該股爲第八大重倉,持倉數爲8000股,持倉市值不足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