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之十六:抑鬱型神經症

抑鬱症之十六:抑鬱型神經症

抑鬱性神經症又稱惡劣心境障礙,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與病人的個性偏離有關;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爲主要特徵的神經症性障礙;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但無明顯的運動性抑制或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抑鬱症表現,日常生活、工作無明顯異常,有自知力,患者有治療要求。

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經研究發現,本症患者存在人格缺陷問題,其突出的特徵是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有較強的自卑感;遇到挫折困難容易悲觀失望,採取聽天由命、退避三舍的應付策略;有依賴性和被動性,膽小怕事、軟弱、敏感等。缺乏親密朋友和適當的社會支持,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亦有一定關係。雖然具有上述人格特點的人不至於都發展成抑鬱性神經症,但臨牀所見抑鬱性神經病者一般都具有上述抑鬱人格特點,如家庭不和、工作困難、事業受挫折、人際關係緊張等種種社會心理因素,常是促發因素。遺傳在本病中亦起一定作用,本病患者的家族中患重症抑鬱症的比率明顯高於一般居民、有人格障礙、自殺等情況及患神經症的比率也較高。

多數患者起病較早,青少年時就隱約發病,到成人時症狀明顯。抑鬱型神經症的年患病率美國爲0.5%,中國2019年資料爲1%。

患者病程至少2年以上,但從未有過持續2周的嚴重抑鬱症狀,大部分時間心境低落,緩解期每次最長不超過2個月。

除了精神症狀以外,軀體症狀表現爲全身疲乏,缺乏體力和精力,常有胸悶、心悸、腹部不適、食慾不振、便秘、月經不調等。睡眠障礙較爲突出,失眠、難以入睡、早醒、多夢等是常見症狀。不少人伴有疑病觀念和軀體不適症狀,這些症狀往往給人主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症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

關於自殺,雖不如抑鬱症嚴重,但是大多數患者有消極觀念,聲稱"活着不如死去"。少數重症患者有自殺的危險性,必須高度警惕。

診斷及鑑別。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爲誘因,慢性疾病,肯定而不太嚴重的抑鬱,伴有焦慮、軀體不適等神經症性症狀。病程持續兩年以上,人格完整,日常生活不受顯著影響。感到痛苦,有求治願望是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主要依據。

反應性抑鬱症。由明顯的精神應激因素引起,抑鬱情緒的起源有較具體確切的對象、事件,心因體驗強烈,常含淚向別人訴說自己的痛苦;病程較短,一般不復發;抑鬱性神經症雖由精神因素誘發,但其抑鬱心境與精神因素聯繫不密切,病程常遷延。

神經衰弱。部分神經衰弱患者可伴有抑鬱情緒,但程度較輕,並不持續出現在整個病程;以極多的軀體不適主訴及有較明確的病程;而抑鬱性神經症多起病於青少年時期,他們並不是呈現持久的抑鬱情緒,正常時同樣有歡樂和興奮高漲的時刻,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遇“風吹浪打”容易陷入憂傷低沉的心境。

遵循神經症防治原則,以心理治療爲主,輔以藥物治療。消除致病的各種不良心理社會因素至關重要,如正確解決擇業、家庭、工作、戀愛、婚姻等心理矛盾。

儘量擺脫誘發本病的環境因素,必要時調換工作和生活環境,放棄過高的人生追求,幫助和指導患者正確地對待現實生活,保持心理平衡。

在患者憂鬱減輕,心情較穩定之後,心理治療可推進另一層次,可採用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分析及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包括促成心情抑鬱的可能心理因素,糾正對自己錯誤的認知,正確協調現實境界的自我與“理想化自我”的矛盾,達到改善情緒的目的。

本病雖屬慢性疾病,但臨牀觀察表明,經過針對性綜合治療,近期療效尚佳,絕大多數患者可緩解症狀。如不積極治療,病程可遷延數年甚至十餘年。

(明日更新:抑鬱症之十七:隱匿性、微笑型抑鬱症)

(寫文章不易,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謝謝支持;如果不喜歡,請關注+評論,慢慢改進。儘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給各位叩首拜謝!您的態度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