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質供給釋放消費潛力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全國各地冰雪經濟熱潮涌動,冰雪消費持續升溫。從新疆等地的探索和發展看,發展冰雪經濟,今後還應重點在豐富旅遊項目、改善服務質量、加快人才培養等方面綜合發力,以優質供給持續激發冰雪消費潛力。
提供優質供給,完善硬件設施是前提。許多地區冰雪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冰雪經濟的良好條件。但隨着滑雪愛好者數量不斷增長,其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需求也隨之增多,這對雪場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雪場在雪道設計、雪場維護、配套設施等方面相對落後,難以滿足遊客需求。建議各地着眼冰雪經濟長遠發展,引導滑雪場等適當超前佈局,加大投入力度,動態完善基礎設施。
提供優質供給,提高服務水平是關鍵。近兩年,“爾濱”之所以火爆,主要是因爲使出了“真誠必殺技”,以優質服務讓遊客賓至如歸。在各類服務內容中,安全服務是基礎。冰雪項目中有衆多初嘗者,只有提供更專業的安全保障,才能讓遊客既玩得開心又玩得安心。改進服務沒有終點,眼下,一些冰雪旅遊目的地在住宿、交通、餐飲、購物等環節仍有較大改進空間,彌補這些短板,是激發冰雪消費的重要前提。
應該看到,目前冰雪旅遊項目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各地需持續推出差異化旅遊項目。差異化從哪裡來?一方面,從融合本地特色而來,比如,新疆將本地特色民俗嵌入冬季旅遊,“馬上旅遊”“雪地黑走馬”等爲冰雪經濟增添了亮色;另一方面,從豐富冰雪消費場景而來,比如有的地方開展的“跟着賽事玩冰雪”、山林滑雪、夜場滑雪等活動,有效帶動了冰雪消費。
此外,各地還應進一步重視冰雪人才培養。隨着冰雪經濟規模擴大,需要打造與之相匹配的冰雪人才隊伍,全鏈條培養冰雪高技能人才。目前,各地對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救援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滑雪巡救員”“雪道規劃師”等職業應運而生,冰雕師、雪雕師等“一師難求”。建議有條件的院校增設相關專業,加大培養力度,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作者:喬文匯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