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服務鄉村振興助農增收

今年以來,廣西審計廳派駐來賓市武宣縣鄉村振興工作隊(簡稱駐村工作隊)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守住底線、改革創新,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駐村工作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法,着眼促進羣衆增收和產業長遠發展,做實做細幫扶工作,爲促進脫貧羣衆增收,細化產業幫扶措施,逐戶開展個性化幫扶;着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幫扶聯繫村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緊密結合現有產業、整體資源的優化、擴大及再利用,精準推進項目建設,推動實現產業效益“倍增”,取得了財政資金投入成效和羣衆收入“雙提高”的良好效益,得到所駐村廣大羣衆的好評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我家門前的大圓桶,就是我的聚寶盆”

來賓市武宣縣東鄉鎮合羣村的脫貧監測戶黃業恆,她指着自家門前的一個碩大高聳的鋁皮圓桶,饒有興致地問道:“請你說說,這是件什麼東西?”“你們叫什麼都好,反正我就叫它‘聚寶盆’!”說話時,她滿臉掩飾不住心裡由衷的高興。

在一旁的駐村第一書記黃偉寧介紹說,這個大圓桶有個文縐縐的名字“庭院經濟高密度陸基養魚池”,這是近年來興起一種水產養殖模式,適用於在水源比較豐富、水質好,但缺乏土地的地方開展水產養殖。合羣村地處大瑤山餘脈,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質也很好,但這裡地少人多,天然適合這樣一種養魚模式。像這樣一個佔地僅20餘平方米左右、容積爲60餘立方米的養魚池,一年大約能養出兩批商品魚,產值能達到18000餘元,利潤達到9000餘元。

“可以說,誰家只要建有這樣一個魚池,誰家經濟收入就有了保障。”黃偉寧很肯定地介紹。

“這樣的話,我們村的水就不再是水,而是財啊!”黃業恆又大笑地插話,滿臉還是擋不住的高興勁。

黃偉寧還介紹說,爲了幫助合羣村中像黃業恆一樣的缺乏勞動力、又缺乏一技之長的脫貧監測戶能夠穩定地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共協調了201.2萬元的產業補貼資金,給18戶脫貧監測戶建設了54個養魚池。據保守估算,這些養魚池年內至少能夠給他們18戶羣衆帶來大約35萬元的收入,將大幅度地提高他們的收入,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保障。

“水渠一通,致富的財路也更暢通了”

“復旦村的這個蔗區與鄰村的蔗區是連在一起的,加起來一共有13400畝,是武宣縣面積最大的雙高糖料蔗區,也是來賓市少有超過萬畝的蔗區。種植糖料蔗的收入是蔗區羣衆的主要收入來源。這幾年來,影響這個蔗區穩產增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蔗區缺乏灌溉及排澇設施設備。在甘蔗生長前期,如果雨量偏大,又不能將雨水排出去,就會嚴重影響甘蔗產量。這次投資建設的復旦村三門斗灌溉及排水渠道項目,就能解決制約蔗區增產增收的瓶頸問題,爲蔗區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來賓市武宣縣祿新鎮黨委書記餘佩蘭指着已經建設好的灌溉及排水渠道說。

“對蔗區羣衆來說,灌溉及排水渠道一通,財路也更通了。”她又笑着補充。

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對所派駐的5個村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盤點”、摸底,結合各村的資源稟賦、現有產業發展狀況、羣衆發展意願等方面實際,在與縣直相關部門、鄉鎮政府的進行溝通對接、論證後,選取了復旦村三門斗灌溉及排水渠道、三裡鎮雙龍村大秋甜柿種植基地建設、東鄉鎮風沿村醬油產業擴大升級及蜜柚選果廠改建等6個有利於打通產業發展“最後一公里”、能喚醒“沉沒資產”、小投入能帶來大產出的項目,協調上級相關部門共投資1280萬元資金進行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後,都較好地達到了預期的產業建設發展目標,促進了各派駐村產業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蒙保宗)

來源:廣西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