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磨一稿,終於等來論文錄用通知

去年6月份,我滿懷期待地把一篇兩萬五千字的論文投到了L期刊。

那時候我哪裡知道,這篇論文會讓我折騰一年多。

剛投稿沒幾天,編輯部就來了第一個"下馬威":字數超了,得壓縮到一萬字左右。

我當時正準備去澳洲參加半個月的實踐活動,哪有時間改啊。等我忙完這一通,又趕上回國隔離、開學備課,一晃就到了9月。

作者 | 林棲

編輯 | 林棲

終於有空靜下心來改論文了。

但是你們能想象嗎,把兩萬五千字的論文壓縮到一萬字,這活兒有多難幹?

刪點兒這個吧,結論對不上了;刪點兒那個吧,邏輯又不通了。

我那叫一個愁啊!不過再難也得硬着頭皮改,誰讓咱想發表呢。

好不容易改完了,10月10日重新提交。這回總算過了字數這一關。

可是好戲纔剛開始。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兩個月後進入複審,又過了半個月進入主編審稿,再然後是專家評審。

一直等到今年年5月20日,整整5個半月過去了,我才收到三位專家的審稿意見。

說實話,我寫這篇論文也就用了一個月,人家審稿用了我5倍的時間,我還能說啥?

看到審稿意見的那一刻,我心裡咯噔一下。

三位專家,一個說修改後錄用,兩個說修改後再審。這意味着我還得繼續改。

第一位專家讓我再刪,要把字數控制在9000-10000字;第二位專家說我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欠缺;第三位專家更狠,直接說我的研究問題、綜述、設計、結論都有問題。

我心裡那個苦啊!

爲了寫這篇論文,我可是跑了好多趟車間,跟着師傅學了不少東西。

現在看來,這些努力還不夠,得繼續加油。

不過,既然走到這一步了,我也不能放棄。

於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修改。

這次我寫了5頁的修改說明,把專家們提出的問題一一回應。有的地方確實是我考慮不周,就老老實實改;有些地方我覺得自己沒問題,就據理力爭。

就這樣,一篇普普通通的論文,從投稿到修改,再到專家評審,前後折騰了一年多。

這期間,我經歷了從兩萬五千字到一萬字的"大瘦身",經歷了三位專家的"批評教育",也經歷了自己一次次的思考和修改。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過程很艱難,但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如何精煉文字,如何迴應專家意見,如何在保持論文核心的同時做出必要的調整。

這些經驗,對我今後的學術道路都會有很大幫助。

寫論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改進。但是,當你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最終得到認可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所以,對於正在寫論文或者準備投稿的朋友們,我想說:堅持就是勝利!

不管過程多麼艱難,只要你不放棄,總有一天,你的論文會被刊載,你的努力會得到回報。加油!

『關於林棲』